文·段宏刚
《道德经》是老子用一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名著,全书总共5162字,也称作《老子五千文》。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5000多字不过是一部短篇小说的体量,阅读起来很容易。但是,面对《道德经》,从来没有人说它好读,只因为《道德经》艰深晦涩,古今中外,即使是多么有名的大学问家,在它面前都显得孤陋寡闻。
如果有人宣称他能给《道德经》的每句话给出准确的解释,不用理他,就当他吹牛好了。
白居易当年阅读《道德经》时,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无奈之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曰: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诗中“知者”的意思跟现在的“智者”一样。
连白居易这样的大文豪都读不懂《道德经》,现代人读不懂它算不上丢人,毕竟,《道德经》享有“万经之王”的美誉,它以哲学为根基,深刻地探讨了修身、政治、用兵、养生等方方面面的学识,若没有强大而全面的知识储备,确实很难读懂。
再加上汉语本身具有多义性,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就更加增加了《道德经》的阅读难度。
历史上,《道德经》的版本有很多,每个版本之间的差异相当大。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版甲本《道德经》,字数为5344字,被国内学者公认为最接近老子原文的版本。
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是在帛书版《道德经》的基础上,经过历朝历代的文人多次修改后成型的,被改动的地方足足有700多处。许多字词和句子被改动后,含义跟老子的原文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甚至造成了相反的含义,这是当今没有人能真正读懂《道德经》的根本原因。
《道德经》为什么会被篡改?篡改的目的又是什么?
可以肯定地说,是为了满足“儒家思想”的要求,因为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符合统治者的意志。
归纳起来,篡改《道德经》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为了精简,二是为了避讳,三是另有企图。这些改动大多发生在西汉之后,除过为了精简而改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之外,避讳而改与另有企图而改都转换了原文的意思,也改变了老子的初心。
其一,为了精简文字而改,看似无伤大雅,但或多或少地改动了老子的思想。
现代版《道德经》的第一章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帛书版的首句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后人为了精简文字,将句子中的“也”字去掉后,让句子读起来更顺口一些。
史书记载,这个改动发生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因为刘恒的名字里带有“恒”字,为了避讳,将“恒”字改成了“常”字。
可以看出,句子虽然精简了,但语气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恒”与“常”的含义有明显的不同,“恒”有“永恒”之意,含义更深广一些。
《道德经》第二章有“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句话,帛书原文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除过把语气助词“之”字去掉,还把“长短相形”变成了“长短相较”,“高下相盈”改成了“高下相倾”,很显然,这样改动让含义变得突兀起来,丧失了呼应关系。因为老子的哲学方法论是环环相扣的,是从无到有的,这样改动的话难以体会到老子的思想精髓。
其二,为了避讳而改动的情况在《道德经》里出现得非常多,虽然用近义词来代替,但还是改变了原文的本意。
《道德经》第十八章有这样的句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汉朝帛书版句子是: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忠臣。
改动后的句子不但去掉了助词“焉”,还把“邦”字改成了“国”字,是因为这个改动发生在汉高祖刘邦时期,为了避讳刘邦的名字而改。
《道德经》五十六章第一句写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实际上,帛书版里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这是为了避讳汉昭帝刘弗陵的名字。
从“弗”字改为“不”字后,虽然“弗”含有“不”的意思,但确切地说,“弗”的本义是纠正、矫正,改成“不”后,意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老子的本意是说:智慧的人言语谨慎不会轻易说话,话多的人往往缺乏必要的智慧。
在老子眼里,“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轻易能说出它就不是“道”了。
类似的改动非常多,都是因为某些字词跟当朝皇帝的名字撞了车,认为是对帝王的不敬,所以才被迫而改。
《道德经》里因为跟帝王名字撞车而被迫改动的地方多达100多处,这样的改动,等于把老子思想的精华部分给过滤掉了,距离真实的道家思想越来越远。
其三,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者是贬低道家思想而抬高儒家思想,另有企图的改动。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立马就确立了下来,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达到政治目的,御用文人对《道德经》进行了大刀阔斧地篡改,使其意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下句子前者是原句,后者是改动后的句子。
《道德经》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目明——五色使人目盲。
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二十一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虽然这些句子只有一、二字的改动,但把关键字转换后,让其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道家思想的传播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儒家思想推崇圣人的示范作用,把圣人当作楷模来看待,认为圣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儒家喜欢“厚古薄今”,倡导人们要向古代圣贤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垂拱而治”,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可以说,这种篡改是伴随着“儒道之争”长期进行的,最终,儒家思想取得了最后胜利,现代人只能看到被“儒化”了的道德经。
史册号网友观点:友友文章写的很棒
但我认为, 《道德经》帛书版出世,并没有揭开谜底,只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目前,尽管帛书版出世,但大多数人,包括官方,对《道德经》的理解还是停留在传统解读上。
正如你所言,现代人还是读不懂《道德经》。
究其原因,或许,让百姓“愚”一点,社会才更和谐,人们的幸福感会更强吧,原文已经被篡改,后来那些百般解读《老子》的人,是不是有些可笑,还自称深懂老子,真的读懂了就能得道追随老子去了,注定是一部让绝大多数人不懂的经书。
正确断句应为: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忠臣。
焉,不是语气助词,是怎么可能的意思。
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是在帛书版《道德经》的基础上,经过历朝历代的文人多次修改后成型的,被改动的地方足足有700多处。
人各行其道,对道的认知各有差距,形成品德的高低善恶,道德教育,制定行规,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
不少现代年轻人继承了西方的享受主义,把佛家的术语活在当下歪曲的理解为享受当下。
佛家经典和道家经典很多精髓都是是相通的。
用享受当下的思维模式去读道德经自然是偏离了本意,道德经,必须具有丰富生活阅历和哲学天赋,不然很难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问:笛子为何能吹响?答:有眼哩。
再问:筛子底纯眼,为何吹不咱?答:……,文章说的夸张了,其实改动是些微的,并没有改变原意,反而显得更加简洁符合音律,如道可道非常道读来富有诗意易于背诵,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免成”,改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到成就了一个积极意义的成语“大器晚成”,应该不是另有企图的改动,估计是传抄中“免”“晚”形近误抄;从全句“无”“希”对应来看,“希”还是含有“有”的意思,只是“少”而己;所以,“免”是与“希”相照应的,与“无”相对,也不应该是“不要”成的意思,应该是能够有成的;但“免”“晚”古并不相通,只能是因形而误了;而“免”古同“勉”,推之帛书“免成”或为“勉成”之意,即可成大器尚未成大器状态下,勉之即成;这样,与大音并非无声,而是声少相照应对称了起来。
那么此四字的意思就是:大器通过努力可成。
笔者之意笔者知,读者之意笔不知,读者之意非笔意,读意胜于笔意识。
道德经就是道经与德经,道为德本体,德为道外在体现。
无形为有形万物主宰,比如说精神于人。
观其精神可窥其实伪,而不惑于形貌言行。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本质都是身外的事物,并且填满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而道德经是修心的书,是向内寻求答案的工具。
所以现代人一个是被外物已经填满了整个内心没发装进别的东西了。
另一个是长时间向外驰骋,已经养成习惯,让他去感悟与之相反的事物真的很难。
这就好比你用右手吃饭写字习惯了,明天开始让你用左手吃饭左手写字。
你肯定特别的反感。
不是到了你不用左手吃饭写字就杀了你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你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改的。
这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哲学著作,应该让它恢复原貌,不能让谬误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