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百家讲坛之名臣包拯,包公是文官还是武官?

包公就是包拯,文官。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担任了开封府、枢密副使、礼部侍郎、三司使等官职。包拯还曾经做过河北转运使,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市长。包拯最为人熟知的官职是开封府尹,府尹总领府事,掌管京师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包拯是文曲星君投胎下凡,所以是文官。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以清廉公正著称于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枢密副使、瀛、扬等州知州,开封府知府等,他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并推行了许多精明的政策。

1、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宋仁宗时期中进士出任建昌知县,后因父母年迈,于是为照顾父母而辞官归故。

2、父母去世后,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调选担任天长知县,后因功绩卓著被提升为瑞州知府。

3、包拯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时,注重实干、不畏强权。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因病去世,享年64岁。

历史上的包公是公正不阿,不畏权贵,不包已私的人,包公(北宋清官包拯)一般只包称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包公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它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脸形象,也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他以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断案如神著称,因此被世人赞誉为“包青天”。

包拯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他于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了进士,这一年的金榜被称为“宰执榜”,从状元王尧臣、榜眼韩琦,到赵概、文彦博、吴育等人都在盛年之时荣登东西两府,成为朝廷的顶级大臣。

相比之下,包拯的仕途就要惨淡许多了。包拯是个大孝子,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他辞去了建昌知县之职,到家乡合肥附近担任没什么前途的监税官。后来又干脆辞去所有公职,回家赡养父母。

当时的人认为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会真心实意地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因此才有了“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包拯生卒:999年-1062年7月3日,

主要成就: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少年在福建惠安生活。

简介: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

历史上的包公是公正不阿、不畏权贵、不包己私的人,包公(北宋清官包拯)一般指包拯,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其实,包拯是依推理法作出的判断:既然有人要害别人,那么别人犯法,那人一定要乘机告状,所以包拯叫农人干脆把牛杀了,以引诱割牛舌者来告状。

包拯,字希仁。

庐州合肥人。

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令仪

包拯义父是北宋名臣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字肃之。包令仪自幼刻苦攻读,于24岁考中进士。历任福建惠安县知县、朝廷虞部员外郎,掌管冶炼、茶、盐的生产;又曾做过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留守等。天圣八年左右卒,葬在合肥东门外的螺蛳岗。后朝廷追赠太保。

包拯根本没有义父,而是哥嫂带大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40405172419ae9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