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将相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将相和的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讲蔺相如完璧归赵。

故事的起因是:秦国自恃强大,假意用十五个城换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到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秦王对宝玉赞不绝口,但就是不提换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借此骗回和氏璧,并用撞碎宝玉逼秦王答应交城。回到宾馆,蔺相如派人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故事的结果是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讲秦王和赵王渑池之会。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出谋,自己跟赵王前行,廉颇率军做好抗秦准备。在会见中,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以此侮辱赵国和国君。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让人记录下来。

故事的结果是:赵王、赵国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第三个故事讲廉颇负荆请罪。

故事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升得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为避免和廉颇发生矛盾,多次相让,并跟手下谈了相让的原因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

故事的结果是:将相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完璧归赵

赵惠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二、渑池会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

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

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

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

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

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3、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劳苦功高,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

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

”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

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1完璧归赵。秦王知赵王得到和氏壁,说以秦国十五座城与之京换,赵王怕其中有诈。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不辱使命。和氏壁顺利返回赵国。

2渑池会。秦赵两王在渑池会盟,蔺相如出色才能以及廉颇严阵以待。使赵王不受辱。

了负荆请罪。渑池会盟之后,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在其上。相如以大局为重,不与廉颇起冲突,最终感动廉颇。

完璧归赵: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随后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

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

负荆请罪: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挑衅。

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

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总结最后: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很简洁吧,主要内容也概括住了,给分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305221148079d5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