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7年8期
■华胥公子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带了二十四个亲信,离开濠州,去定远招兵买马。很快,朱元璋攻占滁州(位于今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北岸)、和州(今安徽和县)。
刘伯温识破玄机
不久,朱元璋准备派徐达和常遇春攻打陈友谅的水寨。
陈友谅一面派兵增援水寨,一面放话出去,要攻打安庆(今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安庆是军事重镇,万万不能丢,朱元璋准备增派重兵,防守安庆。
刘伯温告诉他:主公,千万别上陈友谅的当。
朱元璋相当错愕。
攻打安庆,明明是军事机密,陈友谅为什么要放出这个消息?背后的动机是什么?真相往往藏于谎言与表象之中。刘伯温断定:陈友谅是为了进攻别的地方,故意制造假象。他想进攻的地方,最有可能的就是池州,这个地方与安庆隔江相望。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安庆不必加强防守,该增强防守的是池州。
朱元璋更加纳闷:陈友谅要打安庆,为什么自己要放着安庆不守,去守池州?
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困惑,给出如下理由:
安庆目标大,陈友谅难保稳固,池州有可能从后面捅刀子。还不如拿下池州,再打安庆,可以免去后顾之忧。
朱元璋恍然大悟,陈友谅的图谋,幸亏被刘伯温识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自从刘伯温来了之后,其他谋士相形见绌,与他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个时代的竞争靠什么?人才。人才靠什么?能力。能力靠什么?头脑。
虚虚实实调兵将
朱元璋又有一个担心:安庆和池州的兵力不多,如果调集重兵防守池州,安庆就会兵力空虚,怎么办?
到底是刘伯温,脑子转得就是快,他提出一个建议:池州城外有一座山,叫九华山,山下有条江,陈友谅率军前来,必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一路走水路。陈友谅必定选择走水路,因为坐船舒服,可以少受颠簸之苦。
我军可以分两支,一支五千人,坚守池州城,另一支两万人,埋伏于九华山下。等陈友谅部队经过,放他过去。等他到达城下,城里兵马尽管鼓噪,先不出战,陈友谅大军搦战不得,就会躁动不安。待其疲惫涣散,城中人马和城外伏兵两面夹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陈友谅必败无疑。
刘伯温的这一策略叫“包抄”,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包饺子”。朱元璋相当满意,下令常遇春按此计部署兵力。
常遇春禀告主帅徐达,徐达放声大笑。常遇春问是何故,徐达得意地说:“我和主公想到一起了。”
常遇春以为这一计策出自朱元璋,结果,徐达跟着错了。只知道跟领导朱元璋想到一起是幸运的,不知道跟顶级顾问刘伯温想到一起,更能说明他的高明。
陈友谅城下中伏
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陈友谅直奔池州而来。
在陈友谅看来,朱元璋已经中了“声东击西”之计,池州兵力必然空虚,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以轻兵直取,足矣。所以,他只带一两万人,杀气腾腾奔来。
确实够了,带多了,死得更多。
徐达率五千人守城。陈友谅兵临城下,气焰十分嚣张。陈友谅想早点打完池州,去打安庆,命人拼命搦战骂阵:“徐达缩头乌龟,快快出来大战三百回合。”
不用三百回合,一个回合就够了,多了,懒得跟你玩。
徐达命手下放炮三声,陈友谅被吓出一身冷汗:不好,有埋伏。
说时迟,那时快,城头守军大声鼓噪,杀声震天,陈友谅大军惶恐不安,军心大乱。埋伏在九华山上的常遇春,听到三声炮响,立刻作出反应,全军出动。
几乎就在同时,徐达打开城门,杀将而出。陈友谅大军乱作一团,且战且走,徐达一马当先,带领部队大砍大杀。
就在此时,常遇春率军赶到,与徐达一起,对陈友谅大军前后夹击。
两万五千人包围不足两万人,饺子就是这么包成的。
谋略之间比短长
败局已定,逃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次再找你们报仇。陈友谅在部下的掩护下,坐着小船,溜之大吉,拼死逃过一劫。
战果,陈友谅一败涂地,被斩首一万多人,被俘三千人。徐达、常遇春一方大胜,死伤仅数百人。
朱元璋相当高兴,对刘伯温的先见之明、用兵之计,赞赏有加。对于怎么处理俘虏,朱元璋也很头疼,不知该杀该留。
李善长主张将俘虏全部杀掉,以免他们心念旧主,日后再为陈友谅效力,到时再杀就难了。
刘伯温的意见截然不同,主張将三千人全部释放。自古“杀降不祥”,何况战争刚刚开始,不能杀戮太重,以免丧失民心。自古不杀战俘,应该恩威并重,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
眼看他们争执不下,朱元璋明白,该自己出马了。
从民心的角度考虑,他跟刘伯温站在同一战线上,采纳刘伯温的意见,释放三千俘虏。他的理由跟刘伯温一样:正是战事之初,杀戮太重,不利于团结群众,不利于队伍的发展壮大。
这是刘伯温作为新人,进入朱元璋公司,与资深同事李善长的第一回合PK,结果是,刘伯温胜,李善长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