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刘伯温和诸葛亮比较是不合适的。
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军队中担任辅导员,相当于刘邦的张良,唐太宗的房玄龄、曹操的郭嘉。
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是蜀汉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即宰相。
相当于刘邦的萧何和朱元璋的李善长。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一个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的人物,相当于汉昭帝统治时期的霍光和明朝神宗皇帝统治时期的张居正。
在古代,皇帝在军事师的帮助下统治了这个国家。 例如,周文王有姜太公,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有刘伯温。 尤其对于后两者,有一种民间说法,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谋士,特别是在像三国那样动荡的时代。 谋士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国的局面。
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也从一个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来到了蜀地,建立了蜀国。 在后世的传说中,诸葛亮被进一步影响,成为智慧的体现。 刘备死后,诸葛亮继承了刘备托孤的重要任务,进行了六次北方远征,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也成为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大约1100年后,另一个聪明的人出生了。 他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49岁出山后,帮助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建立了明朝。明朝建立后,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制定了一些稳定发展的措施,这对明代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有了美好的谈论。 这也是对诸葛亮和刘伯温最大的赞美。 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一种著名的经典语言。
诸葛亮生于徐州琅琊杨渡。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官、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 在诸葛亮早年的时候,诸葛亮和他的叔叔诸葛玄一起去了荆州。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 后来,刘备邀请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军。 形成三国,夺取荆州。
建安十六年,益州被征服。在那之后,刘备打败了曹军,赢得了汉中。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宰相主持大局。蜀后主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仍然大权在握。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 诸葛亮勤政谨慎,大事小事必须亲自处理,奖惩严格,与东吴结盟,改善与西南各民族的关系,开展实地,加强战备。
中原北伐前后六次,多粮无为。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刘禅给诸葛亮谥号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称诸葛亮。 东晋皇帝因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而追谥他为武兴王。那么话说回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为什么诸葛亮和刘伯温在一起比较呢?
首先来说,两人都是精通易经之人,古代的时候,人们研究易经是非常正常的。其次,古人研究易经并不是为了算命。时至今日,大部分人是不懂得易经的。易经大部分已经失传,其次易经学习的难度太大,因此很少有人能够精通易经。易经最高深的地方就在于,只有聪明人才能学得会学得精。
一门学问如果不具备实用性,早晚会被束之高阁,时间长了就会烟消云散了。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易经学者,又都是匡扶社稷之人,所以他们被放在一起做比较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只是一统天下不代表就比三分天下要强。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比,在权力方面,明显是诸葛亮更胜一筹。
作为千古名相,诸葛亮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军事方面,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后,平定蜀汉内部战乱,将支离破碎的蜀汉拼凑在一起以后,又带兵多次北伐,给曹魏予以沉痛的打击。政务方面,诸葛亮实行依法治国,将蜀汉打造成了一个法治的先进政体。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能力的确是全方位各领域都做到了极致。
对此三国志记载了&34;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
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4;根据这样的记载来看,诸葛亮将各个方面做到了极致,与刘伯温相比,刘伯温只能够为朱元璋出出主意,所以当朱元璋建国以后,刘伯温只被封为伯爵。
要知道,诸葛亮是侯爵,侯爵与伯爵的区别是很大的。
诸葛亮和刘伯温相比,诸葛亮的能力肯定是与刘伯温不相上下的。
刘伯温最大的功绩就是为朱元璋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朱元璋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当时的朱元璋犹豫不决。
于是刘伯温说到:“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
这样的话奠定了朱元璋下决心打败陈友谅的决心。朱元璋在这个时候能够下定决心跟陈友谅打一仗,刘伯温起到了关键作用。只看聪明才智方面的话,那诸葛亮和刘伯温之间,其实还真的不好做一个权威的比较。从大局来说,刘伯温要逊色很多,毕竟刘伯温没有管理明朝,诸葛亮可是在刘备驾崩后,管理蜀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