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刘伯温历史人物介绍,刘伯温的历史资料?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授诚意伯,明初著名的政冶家,文学家,谋土。浙江青田人,与宋谦,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郁离子》,《卖柑者言》。

刘伯温 - 历史资料:

中国明初大臣,文学家、军事家。

字伯温。

浙江青田人。

元至顺间举进士。

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

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

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

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朱元璋比之为张良。

刘基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四年,赐归。

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

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

后涂节谓其死实为胡惟庸投药所致。

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

刘伯温

中文名:刘基(1311年~1375年)别称:刘伯温、刘青田、刘文成、刘诚意字号:字伯温国籍:大明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文成南田镇武阳村(旧属青田)出生日期:1311年7月1日(辛亥年)逝世日期:1375年5月16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等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元勋,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代表作品:《诚意伯文集》、《卖柑者言》等爵位:诚意伯谥号:文成

刘伯温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浙江青田(今文成)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和首席谋臣,被誉为“明朝第一谋士”和“明朝诸葛亮”。

刘伯温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幼时聪颖好学,元统元年(1333年)考中进士,历任县丞、儒学副提举、总管府判等职。

至正十九年(1359年),应孙炎之邀辅佐朱元璋起兵反元,为其出谋划策,参与平定江南、江西、湖广等地的战役,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洪武初年,担任上护军御史中丞,封诚意伯。

洪武八年(1375年),因病去世,追赠太师,谥文成。

刘伯温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著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火龙神器阵法》等多部著作,在散文、诗歌、戏曲等方面都有建树。

他与宋濂、方孝儒合称“明初散文三大家”,与宋濂、高启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民间神奇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刘伯温的《救劫碑文》又名《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是在一场地震中震出来的。

明朝大臣刘伯温简介:

刘基(故称刘青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元至顺间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其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洪武四年,赐归。洪武八年去世。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在文化造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就指是刘伯温、宋濂与高启。

1360年,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的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打江山而出谋划策。

朱元璋多次将刘基称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见刘伯温有相当高的政治策略头脑。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

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已完全不同,猜疑之心非常重,所以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京城,用意十分明显,朱元璋也会将这些老臣之子召集起来,嘘寒问暖。

还乡后的刘伯温行事非常低调,但也触及了朱元璋的某些禁忌,有谣传说刘伯温所选的墓地的地方有君王之气,结果朱元璋听闻后就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刘伯温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

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

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

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

谥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

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

刘伯温本名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506130410b74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