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贵州名人的作文?
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生于浙江,成道于贵州.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并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以其极富反叛精神的“异端曲说”向程朱理学发起猛烈轰击.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扎》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在龙冈形成,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在贵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贵州人对他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在修文阳明洞,有彝族土司安国亨的题字,大书“阳明先生遗爱处”.这“遗爱”,是无限的爱,是永恒的爱,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与安亘慰》的两封书信表达了他与少数民族之间情真意深,永志难忘.他所写的《居夷诗》百余首,还有《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记述了他在贵州期间的心迹,是王阳明思想转变的历史见证.他开启了贵州自由讲学之风,以后的文明书院、正学书院、阳明书院、南阜书院、学古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对贵州的教育与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在修文阳明洞,在贵阳扶风山,都建起了王文成公祠,如今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阳明园.
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兼三不朽”.
二、关于贵州的历史人物故事?
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
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
他提出芦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这个历史进程而中国大利之萃也”[8] 。
朝廷准奏,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筑。于是,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八月,调署湖广总督,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
在中,在张之洞本人的具体策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
不仅是湖北地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9] 同年冬,张之洞到了湖北。首先是筹建汉阳铁厂。张之洞办企业,也曾闹过一些笑话。
他电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
张之洞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
英国厂主只得从命。
结果,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不能炼焦,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
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资560万两,还没有炼成钢。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
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
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
汉阳铁厂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光绪十九年(18汉阳铁厂93年)建成,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3000,采煤工人1000。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
三、有关四史的贵州人物故事?
贵州历史名人故事
孙应鳌一代帝师
孙应鳌(1527-1586),字山甫,号淮海,溢文恭,明朝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
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
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喜读诗文,善作文章。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晋四川右参政,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为朝廷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即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兼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后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
他当官勤于体察民情,善于调查研究,知识渊博,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视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