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称为殷商王朝,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实证了殷商王朝的事实存在。
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共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
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因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殷,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
对于商王朝,甲骨卜辞、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尚书》《史记》等文献称呼商朝为“殷”,这两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
元明时代的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
在先秦文献中,《尚书·召诰》用“大邦殷”称呼商国。
虽然在安阳殷墟发现了殷商王朝的考古遗址,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商”与“殷”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这是《三字经》中记述的中华文明历史,已经刻录在中国人的记忆深处。
商汤灭夏后,《史记》记载“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虽然说明商汤在灭夏后没有即时迁走夏社,但是《三字经》却明确表述,作为夏王朝文化国都代表的“夏社”最终还是被商王朝迁往它地,标志着延续四百载的夏王朝正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不论是作为中华文明起始的高度发达代表夏王朝夏文化,还是夏王朝四百多年发展积累下的高度物质文化,亦或夏王朝国都所依据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农耕环境条件,夏朝国都发展所依赖的农耕人口资源,做为夏王朝的国都都不会被商汤所毁灭,而是做为商王朝的一个统治管理“夏民”的中心,成为商王朝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
商王朝前期曾历经多次迁都,不论是作为商王朝正式都城,还是临时性都城,或是代理性都城,做为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前朝夏王朝国都,都会成王商朝迁都中的一个最优选择。
《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因而,夏朝国都遗址,必定在亳、嚣、相、邢、庇、奄、北蒙之一地,其中奄曰“商奄”,北蒙曰“殷”。
“大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的尊称。殷墟甲骨文有很多“大邑商”的记载,如:“王今入大邑商”、“王才在大邑商”、“告于兹大邑商”。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周武王克服“大邑商”标志着商王朝的正式灭亡。
“人方”是商王朝时期与商王朝对立的氏族部落,帝乙、帝辛时曾多次抗殷。
人通“夷”,“人方”即夷方。
据殷墟所掘人头骨片所记载,人方抗殷过程中遭受到殷商强力军事打击,根据其骨片上“人方伯”甲骨文字样,不排除人方首领方伯的头骨被殷商用于祭祀占卜可能性。
“人方”作为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学者多认为属东夷。
《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商末与东夷长期战争,帝乙、帝辛时期有很多伐人方的卜辞,青铜器小臣艅犀尊等亦有征人方的铭文。
“人方”其地一般认为在淮水以南。
现根据殷墟甲骨文卜辞的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破解商朝国都“大邑商”的具体所在地理位置与遗址所在。
《殷虚书契前编》2.24.5:“己亥卜,贞:王于淮往来亡灾。”亡古通“无”
乙未〔卜〕,□貞:立史(事)于南,又〔从□〕,中从 ,左从曾?《合集》5504
癸卯卜,黃貞:王旬亡?才(在)正月。王來征人方,才(在)攸侯喜鄙永。《合集》36484
“丁未卜,在[左上凵,凵中有丶,左下木,右丮]贞:王其入大邑商。”《殷契佚存》987
“王今入大邑商。”《殷虚书契续编》3·24·1
“王才在大邑商。”《殷虚书契后编》上18·2
“告于兹大邑商。”《小屯殷虚文字甲编》2416
“癸巳卜:在黄林[左㠯,㠯上有丿,右姊去女]…天邑商公宫衣…”《甲骨缀合编》182
合集36485+合集36504+合集36932+英藏2524(合集41753)
释文:癸亥王卜,贞[旬无]祸,在九月,王征人方,在雇。
癸酉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王征人方,在树。
[癸未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王征人方],[在]□。
癸巳[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王征人方,在□。
癸丑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又一,王征人方,在亳。
癸卯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又一,王征人方,在商。
癸亥王卜,贞旬无祸,在十月又一,王征人方,在□。
癸酉王卜,在攸,贞旬无祸,在十月又二,王征人方。
商纣王帝辛,十祀征人方之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段:一、以占卜“己亥卜,贞:王于淮往来亡灾”决定征人方;二、十祀九月甲午,以“正人方•告于•大邑商”开始出师,至十一月已巳南下至攸;三、十祀十二月癸酉自舊返至攸侯鄙永;四、十一祀正月癸卯四月癸酉,由攸返商,由商至云奠河邑。
商纣王所在的都城在黄河之北的殷地,“人方”其地一般认为在淮水以南。
商纣王帝辛欲远征淮水以南的“人方”,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决策,在占卜后得到 “己亥卜,贞:王于淮往来亡灾”,帝辛往来于淮水无灾的吉卦,决定征伐人方,开始了伐人方的征程。
商纣王先后经历了“在雇”“在树”“在□”“在亳”“在商”“在□”“在攸”的征程。
从这一征程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在商”已经是远离殷墟,靠近淮水,接近人方的所在。
理所当然,“在商”的商地为商王朝所管辖之地,是与商王朝有着密切隶属关系,能够代表商王朝与商文化的文化地标;否则,在占卜卦辞中就不会以“在商”作为地名。
因此,确立“在商”之所在,是破解殷商王朝与商文化的关键问题。
“王今入大邑商”、“王才在大邑商”、“告于兹大邑商”,表明了商纣王的“在商”之“商”地所在,实为“大邑商”之地;同时也向我们表明了“大邑商”非殷商王朝国都殷墟之地。
“入”字为进入、由外至内的含义,具有一种从遥远距离而来、非经常性的含义。
“王今入大邑商”、“王才在大邑商”表明这是一次临时性、短暂性的行为;“告于兹大邑商”表明了商纣王与“大邑商”的生疏感与距离感、威慑感。
这些都说明了此“大邑商”非商纣王常居、统治、生活的殷墟都城,而是一个靠近淮水,控制淮夷,征伐人方的殷商王朝重地。
其地位之重要,是与“殷”地平列、与“殷”文化并列,共同成为殷商王朝的称谓。
“商”甚至比“殷”更重要,成为殷商王朝的简称,而称之为商朝。
这种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商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杰出历史贡献,在夏商周历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商”与“殷”成为殷商王朝的称谓,“商”与“奄”也是“商奄”之地的共同称谓,因此,以地名称谓来说,“商”与“奄”实为同一地名的历史存在。
在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叛淮夷的历史记载中,《竹书纪年》如此记载:“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
夏四月初尝麦,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
周公东征伐淮夷的第一目标是先王“入奄”“王在奄”,与甲骨文记载的商朝商纣王“王今入大邑商”、“王才在大邑商”、“告于兹大邑商”“在商”如出一辙。
《左传》云“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周公东征“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因此证明,商纣王帝辛征伐东夷淮夷以南的“人方”与“周公东征”的淮夷的目标是相同的,商纣王的“入大邑商”“在商”与周成王的“入奄”“在奄”实为同一地方、同一城池。
“商”即“奄”,“奄”即“商”,“商奄”即“商”与“奄”,一个商周时期征伐东夷、淮夷、人方的前沿重地。
《诗经•商颂•长发》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诗经•商颂•殷武》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诗经•北山》云:“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诗经•何草不黄》云:“何人不将,经营四方”;《诗经•何草不黄》云:“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诗经•皇矣》云:“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等等,表明淮水之地的四方湖古城遗址,即是商周之际,商王朝与西周王朝“经营四方”的“商” “奄”之地“商奄”,一个印证商王朝历史与西周王朝历史的“商”与“奄”。
“乙未〔卜〕,□貞:立史(事)于南”,“立史于南”即是商朝写史于南、记史于南,而非“立事于南”商朝只在南方做事。北方的殷墟考古遗址发掘,证明了殷商王朝这段历史的真实存在;商朝历史的书写与记述,却是在南方的“商”地、“奄”地、“商奄”之地“大邑商”——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综上所述,黄河之北的殷墟遗址考古发现证明了殷商王朝历史的存在,南方淮水之滨的四方湖古城“商”“奄”遗址证明了商朝文化的正统性;以四方湖古城“商”“奄”所代表的商文化,是上承夏文化,下接周文化的历史文化存在;夏商周的历史与文化,也就是“四方之极”的淮夷四方湖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南方四方湖古城的商文化与北方的殷墟文化,是殷商王朝时期的南北两地的代表文化。
史册号网友观点:好文章,赞!
有夏,可称夏人夏民族,而历史称的\华夏”中的\华\字从何而来?请老师指教。
华是陕西发音,夏是河南发音,实指一个源于黄土高原的部落群。
我现在一直无法明白划与夏后面收口音-a的的来源?,华是陕西发音,夏是河南发音,实指一个源于黄土高原的部落群。
我现在一直无法明白划与夏后面收口音-a的的来源?,有甲骨文才有今天的汉字,中华的文明一直延续。
古人的智慧深远博大。
相信随着考古的越来越深入,华夏文明的脉络一定会更加清晰。
另,殷商之都是今日河南省安阳吗?夏之都之一是今天河南省洛阳二里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