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泰山历史文化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泰山的传说?

1、盘古开天东岳为首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地生活着。

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

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已然长逝。

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1、东岳大帝是道教因袭民俗崇奉的泰山神。泰山古称东岳,自古受着人们的崇拜。其后,人们将其拟人化,给它取姓氏名讳,定婚配子女。

2、开天辟地的盘古倒地后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3、,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后来,人们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

4、碧霞元君的来历凡是爬泰山的人,不论内客还是外宾,没有不拜见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据说,碧霞元君能为众生赐福,消病去灾,所以泰山的香火至今缭绕不绝,每年春天,都有许多人从外地纷至沓来.

5、泰山石敢当除妖避邪

1、五大夫松

五大夫松斜依拦住山,背靠五松亭,在这里可遥望十八盘,南天门,只见两山对峙,万仞中鸟道百折,云蒸霞蔚,迷离耳目衣袂之间,松涛阵阵,传千谷万壑不绝。

在这里还可以下望云步桥,只见水流潺潺,陡然入涧,瀑水悬流,溅花泻珠,风响水鸣,万籁俱寂,风景之秀丽之清幽以言表。

据说,秦始皇做皇帝时,发现东南有天子气,唯恐别人夺了他的皇帝宝座,就带了大队人马,从京都咸阳出发,浩浩荡荡来到泰山封禅,一是想借此报天地之功,更重要是向天下人炫耀一下他的威风,以便慑服天下。

忽然,天气骤变,乌云从山头滚下,顿时天昏地暗,风雨雷电一齐袭来。始皇措手不及,见前面有一棵松树,高达数丈,枝叶繁茂,树冠如棚,风雨不透,便急忙躲到树下避雨,随行人员早乱了套,钻洞的钻洞,爬崖的爬崖。

不一会儿,风飘云散,雨过天晴,始皇因在树下,未遭风雨侵袭,为赏松树遮雨之功,始皇当即封它为“五大夫”。

圣旨刚下,就听到树上有人言曰:“天下一统,你不以社稷为重,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大增赋税,乱派徭役,无德无仁无礼,妄受帝命,凭什么乱封左右”

始皇闻听此言,又想起刚才忽遇大雨,感到实在晦气,据说,在万历三十年,由于泰山蛟龙腾起,山洪瀑发,秦松被水冲走,我们今天看到的不是秦松,而是清代康熙时补载的。

2、望人松

五大夫松以上的山坡上,还有一棵袅袅亭亭的松树,一枝长长的树干斜向下伸展着,好像殷殷热情的泰山在企盼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许多年轻的情侣,更是将她作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在树下留影,因为她向上凝聚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阳洞附近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亲相爱,乐善好施。一天,一位外地的花匠到泰山采集花草,不慎失足掉下山崖,被丈夫救回家中,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复了健康。

他们照做了,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丽,又一次,一位石匠来他们家避雨,他们倾其所有,热情款待,石匠为了感谢他们的盛情,一夜之间凿通了上山下山的所有盘道,引来了大批的游人,使他们夫妻大开眼界,后来,丈夫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美丽,决心出到外面学习技艺。

然而丈夫走了一年,两年,三年,却迟迟不闻归期,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轻的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着,执蓍地期待着,企盼着丈夫的归来。

有一天, 她的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妻子变成了一棵松树,悲痛异常,于是在树下筑了一间石屋,日夜守护着他的妻子,把对妻子满腔的爱,都献给了泰山,为妆扮泰山,建设泰山,为来泰山的游玩的客人,做了许多的好事。

3、飞来石

在御帐崖之上,五大夫松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累卵,摇摇欲倾,上刻“飞来石”三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传,宋真宗带领千人万马来泰山封禅,行至云步桥上,只见重重山叠翠,白云压首,秦松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飞泻,犹如银河倒悬,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霁之清秀,置身涧底,捕捉玉珠琼花,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后依万古青山,好不消遥自在。

文武大臣们跑这跑那,忙得不亦乐乎。正巧,这时泰山神黄飞虎巡游从此经过,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这个无能的昏君,名为到泰山封禅,实则是游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诚,赶快轰他下山。

于是山神作法,将身边一块巨石朝真宗滚来。真宗这时正赏乐观景,忽听有声如雷贯耳,回头一看,见一块大石压顶而来,吓得三魂六魄都升了天,忙喊“哎哟,我的妈,赶快救驾”此刻哪里还有人应声,文武大臣早都逃命去了,忙喊:“万岁不要怕,石叟是元君派来接驾的。”

真宗闻言,果见大石耸立,像在对自己施礼,遂又回到床上,招乎文武百官,一本正经地说“奴才,一块碎石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我乃真龙天子,是元君派来接迎的,我怎能会横遭此祸?”话虽这样说,此时真宗仍心跳不止,便赶快起驾上山了。王钦若为了讨好真宗,便将此石取名为“接驾石”,把真宗憩过的石坪取名为“御帐坪”。

4、望夫山

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东岳庙会,有一对新婚夫妇来泰山进香,企盼婚后能丰衣足食,来年生个大胖小子。两个人沉醉在新婚的欢乐之中,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来到了对松山附近的盘道。正当他们兴冲冲地攀登十八盘的时候,想据为已有。

只见他使了个眼色,随从的差役便心领神会,上前来调戏她。新郎官见有人调戏自己的妻子,便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保护自己的妻子。身单力薄的新郎官,哪里是那些彪悍差役们的对手。

几个差役一起动手,一阵拳打脚踢,就连推带拥地把新郎官推到山沟下摔死了。那差役回头对新娘子喜皮笑脸地说“我们公子看上你,是你的福分,今后定有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着就连拉带扯地把她一块带上了山顶。

那公子游山玩水,又得了美人,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他兴致勃勃地来到山顶,对差役们说:“这泰山是历代皇帝老儿祭天祭地的地方,我与娘子在这里拜天地,结为夫妻是再好不过了。”说着就要与那娘子成亲。那娘子此时已悲痛至极,欲哭无泪。

只见她不卑不亢地说“要成亲也可以,只是刚才慌乱之中,我连句话都末来得及对夫君说,他就葬身山谷了”那公子听她如此说,倒以为那娘子同意与他成亲,就答应了她。

只见那娘子从容地整理了一下头上的乱发,不慌不忙地走上山头,凝视着她丈夫葬身的地方,趁身连的差役不注意,对着山谷大喊一声:“夫君,等一等,我随你来了”说着便纵身跳下悬崖,以身殉情。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忠贞节烈的女子,便把也眺望丈夫的那个山头取名叫“望夫山”。

5、岱庙天贶殿泰山众神壁画

人人都知道“泰山的神全”,真是大庙小庙遍地皆是。神仙的名目也十分繁多,上起天老爷,下至土地爷,真是无奇不有。这么多的神仙都集中在泰山上下,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江西龙虎山下,出了一个真命天子,是玉皇大帝任命的,他下凡后,取名叫白氏郎。白氏郎长大后,就到隔河的东村去上学。

他每天早晚过河,都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恭顺地自愿来背他。时间长了,白氏郎母亲就觉着奇怪,问儿子:“你为什么过河不湿鞋,脚不凉呢?”白氏郎告诉她说:“每天有个老头儿背着我过河。”母亲听后,就告诉白氏郎说:“明天你问问老头为什么背你过河。”

第二天早晨过河时,白氏郎详细地询问了老头,老头说:“我皇陛下,你是真命天子,天帝派我来给你当差,二十年后你就是一朝人王地主了。”

白氏郎回家洋洋得意地说给母亲听,母亲兴奋得不得了,就天天盼儿子做皇上。她每天在灶下做饭的时候,就用烧火棒敲着灶王爷的神像念诵:“灶王爷你听着:要是俺儿当了皇上,俺是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一天三顿饭,她就敲着灶王爷说三次。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了,向玉皇报告人间善恶,他如实地将白氏郎母亲的言行向玉帝做了报告。玉皇大帝不相信,灶王说:“天爷爷,我一天挨三次敲,若不信看看小神头上的疙瘩。”说着,他伸着头用手指给玉帝看。

这下玉皇可生气了,认为真要叫白氏郎坐了天下,他母亲这个做法还了得吗?就命令雷公电母,到明年六月六日,下凡到江西龙虎山,抽掉白氏郎的龙筋。

第二天早晨,白氏郎又去上学,来到了河边。那个背他过河的老头说:“我就背你这一次了,以后我就不来应差了,因为你以后不能再做皇帝了。”白氏郎很惊奇,就问他为了什么?老头儿就将灶王爷向玉皇大帝告状的事说了一遍。

白氏郎吓坏了,他恳求老头给他个解救的办法。老头嘱咐他,明年六月六,若有暴雨急雷,切记住:“紧闭嘴,咬紧牙,虽然龙筋被抽,不能再成人主, 还可留个金口玉牙,说句话还有灵验。

千万不可忘记。”白氏郎最后问老头是谁,好铭记他的恩德,老头说:“我乃玉皇驾前,太白真人是也。”

第二年的六月六,雷公电母奉玉帝之命,来抽白氏郎的龙筋。这一天,白氏郎按照太白金星的嘱咐,闭紧了嘴,咬紧了牙。一阵急骤的雷电后,白氏郎软瘫在地上,他用力地保住了他的金口玉牙。

白氏郎身体康复后,恨透了灶王爷,心想:我还金口玉牙有灵验,说了算数,他找来一个葫芦,想把灶王装到葫芦里,叫他永远不能出来。于是,他就手拿葫芦头,来到灶王的神像前,大声喊道:“灶王毛神,装进葫芦。”就见一道火光,就把灶王爷装进去了。白氏郎就盖上了葫芦塞。

白氏郎一看,他的金口玉牙真灵验,就想:天下这些小毛神,都不是好东西,他发誓要把这些小毛神通通都装起来,也好消除被抽筋的愤恨。

于是他便从江西一路北上,随走随装,江南所有的神仙,都无一逃漏。后来,他听说泰山老奶奶有道业,又很灵,他就又发狠,再把泰山老奶奶也装起来。

白氏郎一上泰山,老奶奶就掐算好了,她也做了一番巧妙的安排。六月的泰山,在太阳的曝晒下,燥热极了,溪流里干涸得连一点水都没有。白氏郎背着他装神的大葫芦,艰难地在山路上行走着,口渴舌燥,嗓子眼里都快要冒烟了。

在这时,突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嬷嬷,提着一桶水,从山下走来。白氏郎见了水,怎么能不喝呢?他向前施礼,要求老妈妈给他口水喝;老妈妈因泰山天热缺水,不给他喝。他再三苦苦哀求,老妈妈说:“你要喝水,必须给我磕头,叫我三声亲娘才行。”

白氏郎果真趴在地上,磕了个响头,大声喊了三声亲娘,就趴在水桶上喝了个饱。老嬷嬷说:“白氏郎你喝了我的水,可别忘了我是你娘啊!”白氏郎再三道谢满口应承。

喝足了水,白氏郎有劲了,一口气就上泰山顶,要到碧霞宫去装泰山老奶奶。当他走到神座前,拔开葫芦塞要装神的时候,就听神座上的碧霞元君喊道:“白氏郎, 白氏郎,你忘恩负义丧天良,拿着葫芦来装你娘。”

白氏郎抬头一看,神位上坐的正是那个他磕头叫娘给他水的老嬷嬷。若真装了她,不就的是忘恩负义了吗?他又生气,又懊悔,就把手里的装神葫芦向地上一摔,摔了个粉粉烂碎。

那些被装的神,这才见到了光明,解除了羁困,爬起身来,向泰山上下,四面八方逃走了。这些逃神,在泰山上一个个都安上了位置,所以,到今天泰山的神,才多才全哩!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据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万物,是人类的始祖,他的呼吸化成风,他的眼光化作闪电,他开心时就是晴天,他郁闷时就是阴雨天,盘古去逝时,巨人轰然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成了南岳衡山,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两脚变成了西岳华山,眼睛化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的头部变成了泰山,因此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

泰山的历史典故:

天禧年间,宋真宗封禅泰山,大兴土木修建岱庙,动工那天,全国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请来了,大家不分昼夜,紧张地忙碌着,其中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整天在工地上转悠,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可从不见他伸手干一会儿。

许多木匠虽然有些不满 ,可又看到他这般年纪,也不好把话说明,都无可奈何地说:就让这老头儿混碗饭吃吧。

这一天,老头吃完了饭,对大伙说:我不能光闲着,做几个墨尺给大家用吧,“不一会儿,老头就做了几十个,趁大伙休息的时候分给了大家。许多人都觉得好笑

这老头真是的,墨尺谁不会做,总共不过一拃长,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做几个,谁稀罕!许多人接过来就扔了,只有一个姓李的木匠细心的收了起来。

过了几天,李木匠的墨尺断了,就拿出老头给的墨尺来用,奇迹出现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头上划线,木头即刻顺着墨线分成了两半,大伙一见,都纷纷去找自己的墨尺,哪里还找的到,大伙这才明白,原来那老头就是鲁班师傅。

从那之后木匠就开始把墨尺叫做斩木剑了。

可笑凡人俗世目,不识神仙真面目。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它雄 伟壮观,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沉 淀十分深厚,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名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山上的岱庙,是一组规模宏大 的古建筑群,秦始皇以后的不少皇帝都曾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

泰山还特别 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孔子登山后,写下了 “登泰山而天 下小”的豪言壮语;“诗圣”杜甫写出 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 绝句。

有关泰山的传说故事:吕祖洞

泰山东麓的 王母池,是 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庙的后面是风景清幽的 小蓬莱。

这座庙的东楼,下临溪谷。楼上有块匾,上书"山不在高"四个大字,取"有仙则名"的意思。 楼下有个不大的水湾,清澈见底,山雨大作之时, 咆哮如雷,浪花四溅。这个水湾,名叫虬在湾,俗称虬子湾。

相传, 小蓬莱有一条神虬,在溪涧中修炼,不知犯了什么天条,被 王母娘娘囚禁在这个小水湾里。它在这湾浅水中,既不能兴风,也不能作浪,终年蜷缩着它那细长身子,过着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自称姓单,人都称他单道士。他白天游山玩水,化缘讨斋,晚上住在虬在湾东岸的石洞里。

这年中秋节的夜里,皓月当空,王母池内外,寂静清爽。

单道士带着一壶酒,拿着一支箫,还带了文房四宝,来到虬在湾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会酒,吹一会箫。

悠扬的箫声,引得潜藏在水底的神虬跃身水面,还不断向老道点头朝礼。

这时,老道用竹箫敲着石坪,大声喊道:"功业已满,就此飞升,此时不走,还待何时?!

"道士拿起毛笔,在虬头上点了一笔。

再看那条虬,在水中一滚,立刻化做一条墨龙,腾空而去。

泰山上空,马上乌云翻滚,大雨倾盆。

风雨过后,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从此单道士也就在泰山上失踪了。第二天,人们在石坪上见到了一首墨迹飞舞的大草字,写的是"昔年此地我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虬蛟识吾面,使我踪迹不沉埋。"后面大书"回回翁"三字。

以后人们从单字的两口和回字的两口,恍然悟出了,这是吕字的变形,知道这是 吕洞宾专门来泰山解脱 神虬升天的。因此人们就把他所住过的石洞,称做 吕祖洞了。

有关泰山的传说故事:天贶殿

天贶殿踞 岱庙正中,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它重彩描绘,古朴典雅,重檐叠角,若苍鹰展翅欲飞;清风徐来,风铃响动,使四周显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旷神怡。这富丽 唐煌的天贶殿,无论就规模还是形式,都与北京的 金銮殿相差无几,据说它们之间,还有 万缕千丝的联系呢!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仅仅是个小山神庙,周围是断壁残垣,而且年久失修,透风漏气,不避风雨。庙里的道士为此十分着急,官府又不给拨钱,他就下决心自己攒钱修庙。

一晃一年过去了。

道士把香客扔的钱和化缘得来的银子统统收起来,藏在山神的神台底下。

一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静,道士把钱拿出来一查,修庙的钱已经够了。

他虔诚地跪在神像前说:"山神爷,我给你老人家修庙的钱够了,过不了多久;你就甭担心风吹雨淋,跟我活受罪了。

"没想到,道士的举动被一个前来投宿的小偷看见了。

等道士睡下以后,小偷把神台底下的钱一文不剩地全偷走了。

第二天,道士发现后,像丢了命一样急得直哭。

抬头一看,山神爷还依旧笑眯眯地坐在那里,就埋怨道:"山神爷呀山神爷;我都快急死了,你还笑!

我省吃俭用一年有余,好不容易攒了这些钱,你自己都看不住家,这庙还怎么修?!

"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朦胧中,只见山神笑着向他走来:"别着急,庙自然要修,还不用我们自己动手。

现在京城里皇帝的女儿,得了重病,请了各地名医都没治好,我有三包香灰,你拿去给她诊治。

到那时,庙自然就有了。

"说完,从袖中掏出三包香灰递给道士。

道士一睁原来是个梦,可手里确是三包香灰,于是,他便收拾收拾进城。

一到京城,只见城门前许多人都在围着看告示,一打听,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生了一种怪病:脸上长满了疮,丑陋之极。

皇上下令谁能治好公主的病,将满足这个人的任何心愿。

道士这可高兴了,他伸手就把告示撕下,大摇大摆地进了皇宫。

到了后宫,道士一看公主的病,和山神说的不差分毫,可是他想到治好疮就能修庙,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等他把香灰敷上。

就这样,道士连上了三天,那疮第一天就合了口,第二天结了痂,第三天就完全好了,而且一点疤也没落。

皇上得知爱女的病治好了,非常高兴,就把道士召进金銮殿,要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可是道士一概都不要。

皇帝很纳闷,世上还有见了财宝不动心的人,忙问:"你想要什么?"道士就把他攒钱修庙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只要求皇帝修座小庙。

修座小庙还不是小事一桩,皇帝便一口答应了,向道士要修个什么样的。

道士哪里见过世面,他向四周环视了一下说:"我看你这屋不错,就修个这样的吧。

"一个贫道穷僧,怎能和皇帝住一样的 金銮殿呢?可是皇帝已有言在先,要什么给什么,怎能失信于民?就很不情愿地说:"好吧,就修个这样的,可要比我的金銮殿矮三砖才成。

"矮三砖就矮三砖,道士没说的,连忙向皇帝叩头 谢恩。

所以,现在的 天贶殿和北京的金銮殿一样,只不过矮三砖而已。

 石敢当”是住在泰山上的一位壮士,靠狩猎、打柴为生。曾从师习武,英勇过人。一天他进城卖柴,见贴有王员外的告示:谁能为他家降妖,愿将女儿许配为妻。原来王员外有一千金小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幸被一妖精作祟,王员外请牛鼻子老道设坛捉妖,被妖精一脚踢下坛来,跌得头破血流 ,无奈才张榜求救。

石敢当见义勇为,决心除害,他持宝剑藏在小姐房中,当妖精进来时,他举剑大喝一声:“泰山石敢当在此!

”妖精一听,吓得驾起妖风狼狈逃走。

事后,王员外并不像《西厢记》里的老夫人———贼走关门不认账,令张生空喜一场,而是把小姐亲自送上泰山,和石敢当成了亲,小两口过起了美满日子。

谁知妖精逃走后,又跑到别村去祸害。

村民听说石敢当能驱妖,便来请他。

可是,石敢当往这村赶,妖精又跑到那村去,人与妖展开“游击战”。

后来,聪明的妻子对他说:“何不把你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放在宅墙上,兴许能驱妖呢。

”石敢当听了觉得有理,忙把这主意告诉大家。

于是家家立起了石碣。

传说,"石敢当”是住在泰山上的一位壮士,曾从师习武,英勇过人,靠狩猎、打柴为生。[7]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直钻姑娘的屋里。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

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石敢当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对童男童女。

一人一面锣。

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 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

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

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

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

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

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

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 ,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

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

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以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304020006159cd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