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看名人----诸葛亮(1)
诸葛亮(181年一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伏龙),琅邪阳都(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季汉丞相。封武乡侯,谥忠武侯,追封武兴王。后世评价他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笔者以为,诸葛亮是有史以来中国士大夫们的第一楷模,他的一生实践并实现了立言、立功、立德的垂世标准,践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说:“姚姬传氏(姚鼐,字姬传),言学问之途有三:曰义理,曰词章,曰考据。
戴东原氏(戴震,字东原)亦以为言。
如文(周文王)、周(周公)、孔(孔子)、孟(孟子)之圣,左(左丘明)、庄(庄子)、马(司马迁)、班(班固)之才,诚不可以一方体论矣。
至若葛(诸葛亮)、陆(陆贽)、范(范仲淹)、马(司马光),在圣门则以德行而兼政事也。
周(周敦颐)、程(程颢、程颐二人)、张(张载)、朱(朱熹),在圣门则德行之科也,皆义理也。
韩(韩愈)、柳(柳宗元)、欧(欧阳修)、曾(曾巩)、李(李白)、杜(杜甫)、苏(苏轼)、黄(黄庭坚),在圣门则言语之科也,所谓词章者也。
许(许慎)、郑(郑玄)、杜(杜佑)、马(马端临)、顾(顾炎武)、秦(秦蕙田)、姚(姚鼐)、王(王念孙),在圣门则文学之科也。
顾、秦于杜、马为近,姚、王于许、郑为近、皆考据也。
此三十二子者,师其一人,读其一书,终身用之,有不能尽。
若又有陋于此,而求益于外,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
其庸有当乎?”
以上,曾国藩罗列了三十四人(二程、戴东原)。“师其一人,读其一书,终身用之,有不能尽。”句句珠玑,肺腑之言。试问国内的“大师”们,你师其何人?读何人一书?
诸葛亮就在这三十四人中间。
当然,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名人荟萃,曾国藩也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罗列了一部分名人。
有的管理学书籍上,拿曾国藩和诸葛亮有一比,说曾国藩培养了李鸿章,而诸葛亮没有培养出更争气的弟子(诸葛亮培养的弟子是姜维,姜维没能继承和发扬诸葛亮的遗志。虽多次北伐中原,都是无功而返,最终国家都没有保卫住。)。以此为依据来说曾国藩更胜诸葛亮一筹。
《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说:“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这段话的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以前萧何推荐了韩信(让韩信担任三军的统帅,刘邦采纳了,果真打败了项羽),管仲推荐了王子城父(让王子城父担任三军统帅,齐桓公采纳了,果真不负众望),(他们)都是(因为)思量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两全的缘故。
诸葛亮的才能擅长理政,也许(比)管仲、萧何(稍微)差的(一些人)相当吧。
当时的名将没有韩信、王子城父(这样的人才),所以导致(统一天下的)事业衰败。
大义(难道)制止不住鬼神制造的灾祸?这大概是命中注定的吧,不是(人为)智力可以改变的。
诸葛亮也许战略方面比较有优势,战术方面比较有劣势。诸葛亮事必躬亲,导致多次北伐,无一成功。就拿管仲和诸葛亮有一比,由此就得出结论,说管仲更胜诸葛亮一筹。
说曾国藩、管仲更胜诸葛亮一筹,这个结论,我不认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薪火相传。建功立业。平安善终。这是中国士大夫们的心愿。
诸葛亮和曾国藩境遇不同。
《三国志.先主传》陈寿说:“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古至今,皇帝对臣子如此的,古今一人而已。刘备对诸葛亮那是千古未有的知遇之恩。不是第一,只有唯一。曾国藩也想报效国家,也想有个好主子。但这种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非人为能做到的。
曾国藩培养人才方面的确堪称伟绩。《清史稿.曾国藩传》:“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kun,统兵打仗的将军)帅,几遍海内。”
历史上,勾践杀文种,夫差杀伍子胥。鸟尽弓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因为当时国内国外环境的原因,曾国藩功高震主,曾国藩的才能是被限制了。他寄希望于后来者,这也是曾国藩自保和谋国两全的一种智慧做法。
诸葛亮培养的弟子,虽然没有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但也是尽心尽力,绝无苟且,努力去完成历史使命。
事亦在人为,事亦不在人为。
李鸿章能挽倾斜之大厦,姜维却不能保灭顶之季汉。
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当时,大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姜子牙在世,张子房复生,也无力回天。
曾国藩、李鸿章识时务尽人力,奋力向前,家国情怀无限感慨,维新救国仅仅是理想而已,苟延残喘一时。
在关羽刚愎自用丢了荆州之后,诸葛亮的战略就变形走样了,统一天下就不可能实现了。
诸葛亮、姜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尽人臣的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为国尽忠的精神都是一样的。
《清史稿.曾国藩传》:“论曰:国籓事功本於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不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
这是拿曾国藩和诸葛亮一比。只是说这两个人可以比肩。并不是说谁更胜谁一筹。
诸葛亮严于律己,一心为公,丝毫不苟,对己近于苛刻。这是从古至今的士大夫们想学习而又做不到的。这不能不令后人打心眼里服气和敬佩。
《清史稿.曾国藩传》:“旬月中,莠民猾胥,便宜捕斩二百馀人。谤讟(du,读,怨恨)四起,自巡抚司道下皆心诽之。”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半个月时间,坏人、奸诈的小官吏、(可能还有良民),自行决定(便宜行事)逮捕砍头的超过两百人。诽谤怨恨(的声音)到处都是,从巡抚、司台、道台以下(的官员)都从心里说曾国藩的坏话。
曾国藩为了稳住局面,苛严执法,嗜血太重。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齐桓公对管仲也有知遇之恩。但推荐管仲的是鲍叔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这是管仲说的。管仲辅佐齐桓公,可以说是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鲲鹏展翅、功成名就,人生足矣。诸葛亮也自比“管仲、乐毅”。可见管仲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此二人的确有一比。
《东周列国志》说:“桓公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桓公曰:‘善。
’于是专任夷吾,尊其号曰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
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
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齐桓公问管仲(字夷吾),我贪财,又好色,这对(我)称霸诸侯没有害处吗?管仲说:没事。
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说:不知道贤能的人,这对称霸(诸侯)有害;知道贤能的人而不起用(他),这对称霸(诸侯)有害;用了(贤能的人)但不(能)信任(他),这对称霸(诸侯)有害;信任(他)又委派小人牵制(他),这对称霸(诸侯)有害。
……
刘备放松懈怠时,诸葛亮是认认真真地劝诫的。不像管仲如此。
《史记.管仲列传》司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世人称呼管仲为贤臣,但是孔子看不起他。难道是(因为)认为周朝衰败了,齐桓公是贤能的(君主),而不鼓励他行王道,却(鼓励)他称霸,(欺负凌辱周朝王室)吗?《孝经》说:顺从他的好的(一方面),纠正拯救他的不好的(一方面), 因而君臣上下就能和睦了。这大概说的是管仲吧?
司马迁是认同管仲的。但孔子不认同管仲。
《论语》:“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直译过来就是: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返回(家)的地方,(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了开门的装置,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了开门的装置。
国君为两国友好,(在接待来宾时)(在堂上)设置了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
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孔子也许是嫉妒管仲吧。管仲的才华可以用来整顿社会、治理国家,孔子的才华只能用来教育后人。
但管仲没有诸葛亮自律。或许是,管仲行的是“霸术”而非“王道”。
自律谁又能做到呢?
其它历史名人,更是不能和诸葛亮一比了。
所以说,诸葛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