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我想看一下海南琼剧,百科|你不知道的海南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海南省海口市、定安县等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代咸丰年间,琼剧在吸纳外来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更新,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军戏、青楼戏衰落,并入琼剧班,形成文武大班的体制,琼剧中分出文戏佬倌和武戏佬倌两大系统。

民国时琼剧编演文明戏,变革唱腔,向写实靠拢。

新中国成立后,琼剧迎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行当体制精简为生、旦、净、丑、末五大行。

粗狂质朴是琼剧唱腔的特点,腔由字生、音域宽广。

不仅有着优雅舒展的腔调、悠扬宽阔的旋律,且体裁丰富多彩,既有高亢激越,也不乏委婉缠绵。

起源与发展

琼剧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而在琼剧界最有名的说法是岑家梧提出的,他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

所谓“无中板,即无琼剧”,就是此说的佐证。

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

《琼剧史略》中也有说:“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

”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

自从乾隆年间海口就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

咸丰年间(1851—1861)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有很大的发展。

1950年初,岛内只有七个戏班活动。

至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

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二十余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

1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作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

文化特征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

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三十多种,而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

清末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国后,兼学北派武打。

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锣、鼓、唢呐三乐师和乐器)。

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

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

“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如厅坐、宫廷、楼阁、山水等),并按剧本场序起落。

服装原来只用汉、明两朝冠服。

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

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

建国前后始作改革,按剧本需要设计冠服。

代表剧目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

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

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四百多出;

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n20230315012006d2d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