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拯救清朝的英雄

清朝末期,东北发生的一场瘟疫差点遍及全国,也差点使清庭遭受灭顶之灾,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人,正是此人凭借着他高超的医术和准确的判断才挽救了清政府。

事情发生在1910年,哈尔滨的冬季格外寒冷,两个猎人打猎归来住在了一个旅馆里。

到了晚上,店小二起夜发现大厅中躺着两具尸体,店小二当时吓得不轻,为了弄清状况,店小二壮着胆子走了过去,凑近了一看,发现死的正是白天进店的两个猎户。

店小二也纳闷,白天还喝酒谈天的两个人怎么突然就死了?人命关天,店小二赶紧报了官。

官府查验后发现现场并无发抖,也排除了其它可能,最后以发生意外而草草结案。

本以为就此了结,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就在猎户死了几天后,当初与他们同住的人也突然死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人们接二连三地死去,有的甚至全家都死光了。官府也害怕了,赶紧派了仵作(相当于现在的法医)去查验。

仵作对尸体都做了检查,发现尸体身上并无外伤,也没有中毒迹象,但每一具尸体身上却都有紫红色斑点。这让仵作不觉得倒吸一口凉气,他想到这可能是瘟疫。

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社会,瘟疫无外乎是一场屠杀,实施者不是人,而是一种病毒。

此事上报到了朝廷。因为时近春节,返乡之人甚多,这无疑会加快传播,也会使瘟疫散布到全国各地。这让清庭慌了神,此时,日俄两国站出来想要施以援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是要借此事来瓜分我们哈尔滨啊,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时任外交部右丞的施肇基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叫伍连德,正是此人将拯救大清于危难之间。

伍连德被清庭任命为“大清防疫总医官”,他立即动身,连夜坐火车去了哈尔滨。

当满心期待的哈尔滨百姓官员看到他的第一眼,希望就破灭了,因为那时的伍连德太年轻,让人看了感觉不靠谱,觉得朝廷是在糊弄他们。

百姓不知道,这个看着过于年轻的伍连德可是在24岁就获得了剑桥医学博士学位,就连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都对他赞誉有加。

伍连德到哈尔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清这是哪一种瘟疫。因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学的也是西医,要弄清病源就得从尸体下手,西医需要解剖才能知道是哪种瘟疫。对于“死者为大”的思想,古人更是根深蒂固,当伍连德提出解剖时,所有人都反对。反对也得办,于是偷偷找了一具尸体进行解剖,没想到刚开始就被发现了,还差点被打死。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本以为也就到此终结了,没想到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个日本女人突然死了,这让他又看到了希望。

那时的日本观念很超前,于是伍连德就去和日本人商量,并最终对日本女人进行了解剖,提取了病变组织。

回到实验室后,在显微镜下伍连德发现了求“鼠疫杆菌”。

于是命令全城开始捕鼠。

最后老鼠都捕没了,但鼠疫却没停止,反而死的人越来越多,伍连德对老鼠进行了检查,发现老鼠身上并没有携带这种细菌。

就在大家一头雾水,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有人想到了死去的那两个猎人,于是顺着线索一查,发现旱獭身上就携带这种病毒,而这种病毒的来源却不是哈尔滨本地,反而是与哈尔滨离得最近的俄国。

因为俄国太冷,俄国人又都买不起貂皮,只能用旱獭皮来御寒,没想到效果差不多。

俄国人开始了大肆的捕杀旱獭,哪怕是生病的也不放过。病毒就是这样通过回国的在俄劳工带了回来。

弄清了病源,开始治疗,伍连德采用隔离法进行治疗,就像我们现在的新冠治疗,但没起到作用,反而越来越坏。

伍连德经过观察发现,此次疫情不同于原来,这次人得了鼠疫后大概一天就会死去,而原来的鼠疫不会这么快。

这让他想到了那个日本女人,解剖时发现病变的只有肺部,其它组织都完好,于是他总结出这次鼠疫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得出这一结果后,伍连德做出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口罩:两层纱布中间夹着药包,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

那次鼠疫经过了五六个月才结束。是伍连德不顾个人安危将一场危机化解,更是将外国列强的阴谋扼杀在了他们的腹中。

今天的新冠病毒与那场鼠疫何其相似,又是何等厉害,带走了多少人的生命。正是有许许多多不顾个人生命安危的白衣天使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自由与安全。

感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21105203204549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