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张居正的超人智慧有多可怕,《中国(第二季)》:跟张居正学顶级智慧

《中国(第二季)》纪录片最近播出,很多人都被纪录片中的美景和故事所吸引,在这里我们先放下剧中的美景和历史故事不表,就从第五集《臣子》中明朝张居正的身上来学学顶级的战略智慧——韬光养晦,学会等待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热度非常高的朝代之一,特别是明朝历代的皇帝非常受人而明朝的臣子中却少有人去讨论,特别是张居正,臣子中严嵩、海瑞、戚继光之流的存在,更是导致张居正在明朝这个大IP中鲜有流量,但细数明朝的历史,张居正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

张居正少年成才,22岁便成为进士;24岁一腔热血的他上书《论时政疏》阐述改革主张,然而当时明朝内阁争斗严重,嘉靖帝又多年不上朝,朝中根本无人关注。

1554年,29岁的张居正对大明王朝的愈发腐败而心灰意冷,遂称病赋闲三年,三年赋闲游山玩水之间更深度的了解到了明朝的弊病,身世与历史产生的责任感与三年的自我检讨使得张居正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使命,是啊,才而立之年的他怎么能甘心就这样在老家种竹养鹤呐,内心极度坚定之后,张居正于32岁那年重返大明朝的职场,学习了自己老师徐阶韬光养晦和静水流深的为官之道,张居正再度开启了官场爬升之路。

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已然没有了24岁时的冲天之气,内心的火热理想被压抑在现实之下,表面上的他看不出任何态度,在官场左右逢源,从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1564年,39岁的张居正出任了国子监司业,从事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的二把手,并且成为了下任皇帝隆庆的老师,这一次跃迁对张居正来说极其关键:一是在这个职位上,张居正通过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的管理者积累了自己广泛的官场人脉圈子,为自己将来的改革积累了人才;二是成为了将来掌权者隆庆的老师,为将来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终于1567年,隆庆继位,隆庆元年42岁的张居正拜入内阁,先为吏部左侍郎,同年四月又升为礼部尚书,正二品。

蛰伏多年的张居正终于“直上尽头竿”了,可是对愈发老辣的张居正来说,改革的时候依然未到。

城府极深的他继续等待机会,五年光阴转瞬即逝,可怜的隆庆帝朝中中风而倒不久病逝,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在与秉笔太监冯保斗争中落败被责令返回原籍,潇潇细雨中目送高拱离京的张居正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属于自己大展宏图的时代即将到来。

万历元年,张居正于国家积弱之中登上内阁首辅之位,终于位极人臣,同年,张居正开启了中国古代为数不多成功的改革。

从张居正24岁第一次上书自己的改革主张开始,一直到1572年,47岁的他担任内阁首辅真正开启十年万历新政的改革。张居正整整等待了23年!23年的韬光养晦!23年的漫长等待!熬走了嘉靖,熬走了隆庆,送走了徐阶和高拱,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第五集《臣子》中,同时代的海瑞也是满怀天下理想,同样看到朝廷弊病的海瑞也想重塑官场的清廉风气,也胸怀改革的千年大计。

然而,同时代的他却只能看着张居正一步步位极人臣,成功改革,为大明王朝最后一次昌盛燃烧了自己,千古留名。

海瑞的锋芒毕露最后却只是沦为了朝廷树立的榜样而已,最终客死金陵任上,徒留了一世清官名声。

1557年,找回自己坚定理想之路的张居正重回翰林院,一年后,海瑞也从福建南平调入浙江淳安任知县。

看似殊途同归的两人却在这个时候一个走入韬光养晦,等待机会的坚定之路,一个坚定的步入锋芒毕露,以小博大的孤独之桥。

正如第五集开篇的画面中,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短暂的相向而行之后即是背道而驰。

然而,十年之后,坚信“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的张居正已拜内阁,笃定祖训“天下德义为重“的海瑞却因抬棺死谏《治安疏》而身处狱中。

十年风云变幻,两人的命运似乎在十年前北行之路上就写好了结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211020908061a2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