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两汉 魏晋,两汉魏晋史学术研究书单

《豪族社会研究》马彪著 中国书店

豪族作为一个外来词,首先发源于日本,后传入中国。

早在二十世纪初,何士骥氏《部曲考》的发表及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的出版成为了中国学界豪族研究的先驱,受到刺激,日本逐渐也对秦汉时期的豪族研究重视起来,其中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就是在杨氏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研究“。

作者认为汉时期豪族社的存在会是一个时代特征,社会脱离了宗法氏族制的束缚,下启六朝贵族制度,豪族制度的形成必然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统治者的意志有关。

地域特征与庶民晋升是豪族社会的一个风向标,代表着毫无官职品秩也可以通过通经入仕进入官场,以至于累世经学,达到累世二千石的情况。

《豪族社会研究》

《东汉文坛点将录》徐公持著 中华书局

受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影响,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爱看点将录形式的书,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和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的出名自不必赘述,徐公持《东汉文坛点将录》也当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此点将录与上述点将录体例不同的是,作者并非罗列一百零八将,而是按照汉光武帝中兴二十八将之说,设为四七之数,从桓谭到祢衡,大可一览两汉文坛之盛况,亦可作为消遣。

《东汉文坛点将录》

《汉代财政史》马大英著

中国目前为止,对秦汉财政史研究成果最丰富者是高敏先生,高先生去世后,秦汉财政研究这一领域亦是百家争鸣,成果迭出。

作者这本书梳理了两汉时期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原因和过程,其中关于税收的有田租、徭役、更赋、算赋等,关于商业的有盐铁、酒的专卖等,具体参考桓宽《盐铁论》,可一观西汉的商业经济。

还有比如鬻爵卖官、赎罪等不合法收入。

支出包括俸禄、军费、民生、教育、祭祀、赈灾、皇室等,对两汉屯田和漕运也做了梳理。

《汉代财政史》

《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杨玲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当初入手这本书的时候,兰州大学萃英班的龙飞宇学长就曾在我说说底下评论,说作者是他的老师。如今龙学长保研复旦了,不愧是银河学者......

咳咳,正经点,这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作者在后记中也说了,是她二十年来的研究心得和成果。

既然是论文集,那就不同于专著一般成体系,却包罗了两汉文学与文化的内容。

我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篇论文讲讲。

现在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的现象,即研究做的好,同时标题也要取的好,而近年来关于取名的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作者一篇《从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名、字、号与文集名看<楚辞>的传播与接受》脱离了男性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罗列、归纳了了几十种诗文集名,以及作者的名、字、号,总结出“兰”字的出现频率最高,达32次;兰之外,入名较多的是蕙字;芷的次数仅在兰与蕙之下,并由此得出结论:自古以来,花花草草给人纤弱、柔静之感,与古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恰好吻合。

同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两句堪称《离骚》“香草比兴手法,在诗文中被频繁引用或化用,还频频以之起名字、字、号。

《先秦梁汉文学与文化研究》

《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王焕然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焕然的名字对我来讲很陌生,翻开第一页,我靠,导师詹福瑞,大佬,他的弟子肯定也差不到哪去,赶紧细细品读一番。

本来以为皇皇巨著,结果一读下来大失所望,用辞就不谈了, 挺差的,严谨性方面待商榷的实在太多,并且对于西汉年间“辞赋不分”的现象直接含糊过去,导致我纠结了好久屈赋在汉初是否应该被称为“赋”。

但不能因噎废食,兰艾同焚,其博士题目为“士风与赋风”,从士人心态入手进行研究,还是有一定建树的,至于什么建树,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第四章东汉前期和第五章东汉中期,写了谶纬与宗教传播对士风与赋风的影响,还是有可参考的地方的。

《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

《魏晋南北朝官员惩治与复起研究》付开镜著 学苑出版社

大晚上的我就稍微放荡一点了,这本书是从咸阳职院图书馆流出来的,辗转到我手上,专著的价值一向都是随出版年代和出版数量而上下浮动,本书的切入点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可以说是耳目一新。

作者抛开以往从法制史、政治史、犯罪学的角度去剖析去研究魏晋南北朝官员的惩治,从而阐释这一时期法制的运行规律,但作者另辟蹊径,专门从政府惩治官员的程序、政府对惩治决定执行的管理、被惩官员复起等问题入手,进而达到对司法决策程序和执行情况、具体运作与特点、官员失官后重入仕途等问题的一个深入和完整的研究,尤其是复起,学界很少有人涉及相关问题,而作者专门罗列复起的时间、品级即效应,以达到条缕清晰的效果。

《魏晋南北朝官员惩治与复起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童岭编 中西书局

本书和我算是有很深的间接渊源,本书主编童岭老师是南大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我朋友李点的导师。点君上个学期也推免本校南京大学了,我再蹭一波热度祝福一波。然后一月份去袁老师家蹭饭,袁老师拿着这本书问我看过没,说这本书是当下学术的顶尖,我说19年年初就买了,因为既要潜心做学问,也要密切盯紧当下学术潮流。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或者更确切点说,是集领域内的中国学者之力,对海外学人之巨擘翘楚成果的译作集。

本书之目的与当下南大文学院一贯的学术方向:域外汉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童岭老师在京都大学宇治宿舍写的编后记当中有这么一句话“远承江侠庵的《先秦经籍考》,窥一斑而见全豹,让恪守‘段王之学’的日本经学家重新进入中国方兴未艾的经学史研究之视野。

按照惯例,我择一篇进行简短的介绍。

田原利国著,马云超译,陆胤校的《侠气与复仇——<春秋公羊传>的研究》的标题最为新奇,我至今仍记得当初把公羊传的“十世之仇犹可报”当邪教来看,本文却从侠气的礼赞入手,重新利用史料组合史实,并与《左传》的内容进行条文对比,从两传冲突之处,从主客观两方面竭力剖析公羊传要表达的侠气的礼赞与对复仇的认可,并认为司马迁对任侠的赞美一方面源于自身不幸遭遇的特殊情感,同时也继承《公羊传》朴素感性的要素。

《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研究史略》曾昭聪著 语文出版社

对词语、语法的研究兴趣源于当初看吴金华的《三国志校诂》,堪称检索奇才,又看了他弟子王彤伟的博论《<三国志>同义词研究》,惊为天人。后来这本书也出版了,还是硬精装的,我买了一本收藏,刺激。

这本书脱离了训诂学史、汉语史的范围,把在我国一直滞后的词源学史单独拎出来进行研究和梳理,开创之功是可以肯定的,尤其魏晋隋唐的经注罕见词源研究的成果,尔后冒出的”右文说“又成为异类而不太被重视,作者想的是溯本清源,词源学作为西方的产物流入中国,导致中国的词源学研究也被全盘西化了,他要宣扬传统词源学的研究,从郭璞注到中古三部农学杂著中的词源,一直到徐楷《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每一章都是专题研究,且每一章的研究成果都堪称一流。

吹爆曾昭聪了。

同时作者总结出如果要研究词源学,应当注重音义关系,名实论,连绵词、外来词的词源、汉字形声意的关系、目验等方面。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研究史略》

《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韩树峰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不可谓不大,拙作《汉文帝时期刑律之改革——以出土简牍为中心》在18年上半年成稿,就是受本书影响。

我之对于学术的态度也与作者大抵相同,他说:”拘泥于传统的思路和方法继续研究证实只是,可能不会有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多的只能是亦步亦趋、因循守旧。

”因此对老本行政治史心生厌倦,未见异,先思迁。

我也秉承着类似的态度。

我是自学制度史和社会史出身,大谈完方法论后就想脱离条条框框的束缚,给自己定位于某一领域并从一而终未免过于无趣,因此近年兴趣方向从制度史、社会史慢慢移步到法律史,再到民俗学、近期热衷于饮食史,一边开阔视野尝试新的东西,一边精深自己的学问岂不美哉?青年人就应该朝气蓬勃并且放肆一点,不用害怕世俗的眼光和带来的责骂,积累越深,年岁越久自然能做出举世侧目的成果来,学问考究眼光那是天才的事情,在此之前更多的应该是保证基本功的扎实。

扯的稍微有点多了,我再简略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以及对我研究带来的影响。

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系统化的研究了汉承秦制后,汉朝各种刑法的演变过程,并且提出“复合刑”这个概念,即最基础的完刑、耐刑与徒刑几种基本的刑法,根据定罪和爵位,可以叠加复合,比如说髡钳城旦舂,加刑后服刑时间也相应加长。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剖析刑法类型,下篇则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主要是根据出土简牍的内容,比如说长沙走马楼吴简、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薛菁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与韩树峰教授的书最大的不同是,韩教授是研究具体法律的具体概念、内容及使用范围,而作者这本书主要是从体制、体系入手,去构建一个型制体系,用来证明自己“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刑法发展史上关键的时期”这一观点

可以了解的是,韩树峰教授是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深入研究,而作者则是已具备刑法原则、刑律体系这些基本概念,然后再一步步利用材料去填充自己的体系。

作者构建体系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从刑律体系的演进,社会、制度对明文法的影响到刑法的沿革及改革,润色鸿业,蔚为大观。

其中还对魏晋南北朝刑法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肉刑复废之争、儒家化的刑法原则、封建五刑体系等问题溯源探流,廓清体系,不乏真知灼见。

通过立法频繁这一历史现象牵一发而动全身,亦可谓大家气象。

《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 李小树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从制度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发轫到逐步成熟的阶段,因此厘清这个时期监察制度的形成及演变确该是当务之急,不去梳理就无法深入了解这数百年监察的理论与实践,也无法了解这其中带来的丰富教训和深远影响。

作者分六章对监察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省略了学术回顾,第一章为中国监察制度的建立,对先秦时期监察职能的出现和监察制度的萌芽、监察机构的建立于监察制度的创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直接切入主题,二到五章是以时间顺序进行研究,从西汉到南朝与北朝,梳理了一遍各个朝代、时期监察制度变化、机构的调整,以及监察的兴起、强化、衰弱。

作者认为世家大族强盛对两晋监察的式微有很大影响,一旦权力落在世家手上,那么即使监察制度多么完善,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监察机构对他们的横行无法都无力限制,监察很难发挥其本该拥有的作用。

作者有一个坑点我无法忍受,就是这一节里对世家、士家不加以区别,概念模糊且混为一谈,不是搞政治史、社会史的,这个错误虽能理解,无法原谅。

第六章对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监察人物进行了梳理,水字数的,可看可不看,但也勉强算是一番成果吧。比较出名的比如诸葛丰、虞诩、李膺、刘毅。

《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

《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 张鹤泉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张鹤泉,大佬;本书,代表作;牛逼!

这本书唯一肉眼可见的缺陷是没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但是无伤大雅。

作者对曹魏时期都督的设立及其职能不同进行了划分,分为征伐都督、镇戍都督、州都督三种,曹仁为征伐都督,作为征讨军最高军事统帅,为临时设置,不常置。

而镇戍都督、州都督都是常置的,镇戍都督主督外军,镇守一方占领区的防卫,没有设置具体地区,但却有一个屯驻地点。

州都督负责一州防卫。

汉魏嬗代后,魏文帝曹丕正式建立都督诸州军事制度,划分了各自都督区。

具体内容参考本书。

我只能说牛逼,作者分十九章,对魏晋南北朝所有国家,没错所有国家,都进行了研究,对都督的设置、称号、相关职官、权力职能、具体都督区、与将军职的结合,乃至到行台幕府僚属的设置和征召都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三国时期一直很模糊的持节、使持节、假节、假节钺这种节制与都督制结合进行研究,堪称天人,吹爆。

内容太多我就不细讲了,经典的学术专著需要自己去感受,最后再次推荐一波,研究魏晋制度史,尤其是官制的人必看,必看!

《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

《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 汪清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书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能创出新意的人很少,作者就是很典型那种推陈出新的学者。

比如他对“州“、”部“混同的社会原因进行考察,提出了东汉州制呈阶段性发展的观点,对三国两晋南朝的州制也做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东晋世袭领州制“这一命题并进行了初步的论证,对东晋的典型门阀政治研究从新角度理解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本书第四章可配合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起看。

本书就分为四章,没错,很薄的一本小册,也是时间线顺延,从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开始进行辨析,并且对“异体”监察、西汉中后期刺史越权现象以及西汉后期刺史州牧反复罢置进行研究探讨,然后到东汉州牧制的分裂,三国时期三国不同的州制与遥领州制、两晋南时期“罢州郡兵”、“军州分置”对中央集权的影响,最后以南朝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州地位的下降作为一个结束,总结出从两汉到南朝的制度史发展、沿革、演变,到南朝各代对州刺史内削其权,从而使州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剥离了两晋世袭领州制的束缚,导致皇权衰弱的特征渐不明显, 对隋唐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带来了历史经验。

《两汉魏晋南北朝》

《魏晋宗王问题研究》鲁力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是牟发松先生的弟子,武大三至九研究所出身,这个课题是所长唐长孺先生给了作者以启发,唐先生认为:“魏晋南北差欧式宗王势力特别活跃的时期,想西晋那样重用宗室的情况,既不见于秦汉,也不见于唐以后,但却在不同程度上通行于南北朝,甚至延续到唐初,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结构有关。

作者立足此论,由此而阐发出与魏晋南朝宗王有关的若干问题所作的相关探讨。他概括总结魏晋南朝宗王的政治活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宗室分封、宗王出镇、宗王入辅、皇位继承。其中最能体现宗王政治作用的是宗王出镇,作者结合万斯同、吴廷燮、秦锡圭等人编的魏晋南北朝各代的方镇年表,结合史料进行研究。

其中有新意的还是曹魏的研究,他认为曹操设立的四等爵主要是承袭汉代的“列侯制”,从渊源上看曹魏爵制分为三类十六级,宗亲的封爵和都督地方也有一定关系,这是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导致的,具体见书,兹不再赘述。

但是随着司马氏设立五等爵以来,司马炎削弱州实力以达到中央集权,当时皇权与世家亲近、靠拢,导致藩王的权力在一段时间急剧膨胀,宗王出镇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维系政权的纽带,与都督制相结合,导致地方实力过剩,当中央决策者无法统筹局面,藩王又拥有一定实力时,就产生了“下克上“,”八王之乱”,就是由于宗王出镇导致的。

除了宗王出镇之外,作者还通过对南朝刘宋的方镇格局、南朝“行事”的设置对皇权的影响、藩王僚佐与南朝政治等问题的研究,呈现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刻的研究成果。

《魏晋南朝宗王问题研究》

《三国志丛考》 吴金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从事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成果,由十篇文章组成。作在爱弁言中提到了易培基的《三国志補注》,这部书在大陆见不到,在台湾能见到,我当初托在台湾上学的朋友找这本书,在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能见到馆藏本。台湾的很多学术研究成果都没有流入大陆,这是一个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作者当初被我戏称为“检索大师”,其实中国的检索大师当为洪煨莲先生,因为最早的中文古籍库就是洪先生带着学生们在哈佛一个字一个字录入的。

当然,当然,这也是称赞作者学识之博,用力之深,他的“晋写本《魏志 臧洪传》残卷初探”一文是利用出土写本和中华书局陈乃乾点校本三国志进行对校,发现语句文字方面的诸多不同,并一一进行解释研究,对以后出土残卷与通行本比对研究校勘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参考贡献。

其《<三国志>斠议》参考易培基《三国志補注》会校的方法,易氏以吴氏西爽堂本为底本,通校明南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的通史,上溯宋元刻本,古写本残卷,而作者则以陈氏点校本为底本,结合百衲本、殿本,进行正文与注文的比照进行一些校勘,也算是成果。

我最早的版本学启蒙就是看作者的《三国志校诂》,虽不敢说精通,但也能知晓中日十几种三国志的版本,此书亦可当做研究三国历史的入门书籍看,如果真的对校勘确实有需求的,不妨去看赵幼文《三国志校笺》,如对校勘方面还不满意,巴蜀书社2014年推出的《今注本三国志》利用各类三国志版本、类书进行字句汇校,大概可以满足要求。

《三国志集解》虽好,也仅是毛氏汲古阁本与局本互校,卢弼功在罗列前人学术见解,博采宋元明清学者论说,拾遗补缺,但在校勘方面并不存在优势。

《三国志丛考》

史册号网友观点:做人与处事是需要用生命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只有生命终止研究和实践活动才能结束,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为了使研究和实践少走弯路,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狗血一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1113133008539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