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左传里的故事文字版,《左传》中〈晋楚城濮之战〉原文?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楚人救卫。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

畀宋人。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楚杀其大夫得臣。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縠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 :“不卒戍也 。

”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 :“舍于墓 。

”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三月丙午,入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

且曰 :“献状 。

”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

魏准、颠颉怒曰 :“劳之不图,报于何有 !

”蓺僖负羁氏。

魏准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 且视之。

病,将杀之。

魏准束胸见使者曰 :“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

”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乃舍之。

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公曰 :“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 宋人。

楚爱曹、卫,必不许也。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 :“无従晋师。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天之所置,其可废乎 ?《 军志 》曰:‘允当则归。

’又曰:‘ 知难而退。

’又曰:‘ 有德不可敌 。

’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 :“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従之。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 :“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

”子犯曰 :“子玉无礼哉!

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

“先轸曰 :“子与之。

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 而亡之。

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

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 。

” 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

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従晋师。

晋师退。

军吏曰 :“以君辟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 :“师直为壮,曲为老。

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背惠食言, 以亢其仇,我曲楚直。

其众素饱,不可谓老。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

”退三舍。

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濮。

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

”公疑焉。

子犯曰 :“战也。

战而捷, 必得诸侯。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

”公曰 :“若楚惠何?”栾贞子曰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

子犯曰 :“吉。

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

”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

”晋侯使栾枝对曰 :“寡君闻命矣。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

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

” 晋车七百乘,革显、革引、鞅、革半。

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 :“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

”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鲁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

子玉以若敖六 卒将中军,曰 :“今日必无晋矣 。

”子西将左,子上将右。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

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

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

楚师败绩。

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

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 :“不卒戍也 。”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 :“舍于墓 。”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 :“献状 。”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准、颠颉怒曰 :“劳之不图,报于何有 !”蓺僖负羁氏。魏准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

且视之。病,将杀之。魏准束胸见使者曰 :“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 :“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

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 :“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子犯曰 :“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 :“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

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 。”

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従晋师。晋师退。军吏曰 :“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 :“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

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公疑焉。子犯曰 :“战也。战而捷,

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公曰 :“若楚惠何?”栾贞子曰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

子犯曰 :“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晋侯使栾枝对曰 :“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

晋车七百乘,革显、革引、鞅、革半。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 :“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遂伐其木以益其兵。鲁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

卒将中军,曰 :“今日必无晋矣 。”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1、曹刿论战——曹刿和鲁庄公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曹刿制止。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同意击鼓。齐军大败。庄公要追齐军,曹刿制止。他看齐军车迹,登上战车望齐军队形后,才说“可以”,就追击了齐军。

2、郑伯克段于鄢——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3、烛之武退秦师——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4、齐晋案之战——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5、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原文:

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吴伐陈,复修旧怨也。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

齐陈乞伪事高、国者,每朝必骖乘焉。

所从必言诸大夫,曰:“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

皆曰:‘高、国得君,必偪我,盍去诸?’固将谋子,子早图之。

图之,莫如尽灭之。

需,事之下也。

”及朝,则曰:“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

请就之位。

”又谓诸大夫曰:“二子者祸矣!

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曰,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君定。

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大夫从之。

夏六月戊辰,陈乞、鲍牧及诸大夫,以甲入于公宫。昭子闻之,与惠子乘如公,战于庄,败。国人追之。国夏奔莒,遂及高张、晏圉、弦施来奔。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卜战不吉,卜退不吉。

王曰:“然则死也!

再败楚师,不如死。

弃盟逃仇,亦不如死。

死一也,其死仇乎!

”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五辞而后许。

将战,王有疾。

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

子闾退曰:“君王舍其子而让群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

立君之子,亦顺也。

二顺不可失也。

”与子西、子期谋,潜师闭涂,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

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

初,昭王有疾。

卜曰:“河为祟。

”王弗祭。

大夫请祭诸郊。

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江、汉、雎、漳,楚之望也。

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不穀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

”遂弗祭。

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

其不失国也,宜哉!

《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

有此冀方,今失其行。

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

’”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阚止知之,先待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冬十月丁卯,立之。

将盟,鲍子醉而往。

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曰:“受命于鲍子。

”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

”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悼公稽首曰:“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

若我不可,不必亡一公子。

义则进,否则退,敢不唯子是从。

废兴无以乱,则所愿也。

”鲍子曰:“谁非君之子?”乃受盟。

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

去鬻姒,杀王甲,拘江说,囚王豹于句窦之丘。

公使朱毛告于陈子曰:“微子则不及此。

然君异于器,不可以二。

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敢布诸大夫。

”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以齐国之困,困又有忧。

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庶亦能容群臣乎!

不然,夫孺子何罪?”毛复命,公悔之。

毛曰:“君大访于陈子,而图其小可也。

”使毛迁孺子于骀,不至,杀诸野幕之下,葬诸殳冒淳。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晋献公在位的时候,想扩张自己的势力,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邻近的虢国,他想以虢国经常骚扰晋国的边境为理由,派强兵入侵虢国。

但是在虢国和晋国之间,还夹着一个虞国,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晋献公自己有些拿不出主意,想找一位能为自己提出合理建议的人。

而荀息便是他要找的这个人,他告诉晋献公:“虞国的国君头脑简单,我们只要赠送他一些价值昂贵的礼物,比如好马和美玉,他一定会让我们从虞国过路的。

”晋献公觉得有道理,但是还是有点舍不得自己珍藏了好久的东西,荀息似乎看出了晋献公心中的犹豫不决,又告诉他:“当我们占领虢国后,虞国对我们还有威胁吗?大王的宝马和美玉也只是暂时存放在虞国那,到时候就又会回到大王手中的。

”晋献公听取了建议,将宝马和美玉送到虞国。

果不其然,虞国的君王看到晋国送来如此珍贵的礼物,心里高兴极了,什么也没多想,不就是借个路过一下嘛,立马答应了晋献公的求助。

宫之奇,虞国的能将,感觉出了不对劲,劝说虞王:“大王,这怕不是借道那么简单,我们和虢国都是小国,彼此之间相互帮助,才能留存下来,如果虢国灭亡了,我们也会处在危机当中呀。

有话说的没有错:‘唇亡齿寒’,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嘴唇,那么他的牙齿还会有什么用呢!

我们不能让晋国从我们国家过去虢国呀。

”虞公不以为然:“晋国这么大的国家,现在给我们送来这么好的礼物,想促进两国的关系,这么好的机会,让别人从我们国家过一下,算得了什么大事?”

宫之奇无可奈何,预感到虞国很快也会灭亡,带着一家人离开了。最后宫之奇果然没有猜错,晋国将虢国收入自己的国土后,立马将自己的目标转向了曾经借道的虞国。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於诸侯。得志於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故事是《寺人披见文公》,说有两个人要害晋文公,寺人披求见,晋文公不见,并且训斥他,说当初别人让你来两次谋杀我,你来得倒快,一天就到了,我被你斩断的袖口还在呢。

你还是走吧。

披回答说,臣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尽力为国君除掉有危害的人,意思就是您当时并非国君,现在您是我的君主,我当然会效忠您。

就像齐桓公抛却恩仇,重用管仲一样。

您如果不学齐桓公,那何必驱逐我一人,想逃跑的人太多了。

晋文公听了他一番直言进谏,心悦诚服,请披进来,于是披向他汇报了叛乱的情况。

这个故事里寺人披忠君,对事,不对人,其实也体现了孟子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与亲疏有关的问题,就难以客观冷静地去看,老话说“帮理不帮亲”,其实是很难做到的,那希望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冲动地为亲朋好友出头之前,先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选择更好的方式帮助他们。

另外呢就是看破与说破的关系。

这个故事是子贡观礼,他说首先仪式在一月,这不合规矩,两位国君一个仰着脸高高地把玉举起来,另一个谦卑地脸朝下接受,他认为两者其一骄傲太过,接近动乱,另一个衰败接近疾病。果然不久,谦卑的鲁定公就过世了,孔子却认为,子贡说中了这件事,是子贡多言。

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看破,未必要说破,需要衡量利弊。就像《韩非子·说难》中提到的“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一方面“说破”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规划,那么另一方面“祸从口出”,不要做一个多嘴多舌的人,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子贡,他预测君主的命运,其实在那个时代,就是僭越了“礼”的范畴。

庄公八年

【经】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传】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

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

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

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j202309111308086d2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