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
范雎出道之前的经历,称得上坎坷。
他虽能言善辩,怎奈家境贫困,只能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混饭吃。
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
齐襄王听说他口才很好,便送给他金十斤及牛、酒等物,范雎没敢接受。
但须贾认为,范雎一定是向齐国透露了魏国的秘密,才会得此重赏。
于是,他向魏国相国魏齐作了报告。
魏齐大怒,命人将范雎抓来,打了个半死。
最终,范雎装死逃了出来,并设法来到了秦国。
当时的秦国,主政的是宣太后与穰侯魏冉,秦昭襄王并没有什么实权。
范雎初到王宫,正好遇见昭襄王。
宦官呵斥:“大王来了!”范雎却回答:“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穰侯。
”昭襄王听出话中有话,便将他引入内室。
范雎担心周围有太后与魏冉的耳目,没有直言,而仅仅献上“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
昭襄王见他说的有道理,便任命他为客卿,一同谋划军事。
过了一段时间,范雎见昭襄王已经非常信任他了,才趁机说:我担心大王死后,拥有秦国的可能不是您的子孙了。一席话,说得昭襄王连连称是。经过精心谋划,昭襄王发动宫廷政变,废掉了太后,将魏冉等“四贵”逐出关外,收回了朝廷大权。范雎因此被任命为丞相,封为应侯。
就一个谋士而言,范雎劝说昭襄王夺回权力,无可厚非;相反,还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
但问题是,范雎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取魏冉而代之。
更何况,昭襄王是在宣太后和魏冉的帮助下才成为君主的,秦国也在宣太后和魏冉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魏冉虽然擅权,但对昭襄王还是忠心耿耿的。
范雎为了一己私利,挑拨昭襄王废掉太后和魏冉,用心未免过于险恶,手段未免过于毒辣。
范雎掌握秦国大权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仇。
恰好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故意穿得破破烂烂的去见须贾。
须贾不知道他已是秦国的丞相,见他还活着,大为吃惊,但念在故旧之情,不仅留他吃饭,还送了一件棉袍。
范雎恢复身份召见须贾,对他说:我今天之所以没有杀你,就是看在你送我棉袍,还有故人之意的份上。
你回去对魏王说,赶紧把魏齐的头送来,不然我就血洗魏国的都城大梁。
须贾回到魏国后,将范雎的话告诉魏齐。
魏齐无奈,只好逃往赵国,躲在平原君赵胜家里。
长平之战后,秦国借机扣押平原君,要赵国交出魏齐。
魏齐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平心而论,范雎与那些只会空谈的舌辩之士不同,不仅肚里有才学,而且胸中有韬略。
长平一战,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用反间计使赵国撤掉老将廉颇,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秦军在名将白起的指挥下,在长平全歼对手。
但是,范雎担心白起会取代自己,竟又向昭襄王进谗言,导致白起被迫自杀。
之后,他推荐郑安平率军继续进攻赵国,但郑安平兵败投降。
按照当时秦国的法律,如果被推荐的人犯罪,推荐者也要受到连坐。尽管昭襄王没有因郑安平等人的事情追究范雎,但范雎自感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他听从他人建议,辞去了丞相的职务,因此而得以善终。这也算是对他有自知之明的回报吧。
司马光对范雎作出“差评”,其实正印证了他在《资治通鉴》开篇就提出的观点: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再有才干的人,如果品德有亏,即便得意于一时,也不能表率于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