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包拯清廉故事,包青天的廉洁事迹?

包公无私流芳百世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倒坐开封府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

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

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

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

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

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

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

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

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

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

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

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

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

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以民为贵开仓放粮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

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

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围受灾,百姓已缺粮断炊,而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虚报政绩、讨好上级,以利升迁,便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

不仅如此,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

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从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

现在仍然在上海地区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这件事编写而成的,并非凭空设想。

劝止食盐专卖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包拯贡砚》写了四件事,说明包拯清廉:

(1)从前端州官员都要多取几十倍的贡砚,拿去送人。包拯只造够进贡的数目。(与其他官员对比,突出包拯清廉)

(2)去任的时候。不拿一块砚石回去。(说明包拯是一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官)

(3)他平生没有私下的积蓄。(清且贫的包拯)

(4)告诫子孙:有犯了贪赃的人不准回家,死也不准葬回祖坟。(教育子孙做清官)

七斗王逵

王逵是出名的贪官。

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横行不法,随意增派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仅其中一次就多收了三十万贯。

他把搜刮来的钱财,大量贿赂京官,谋取私利。

他的吏治手段非常残忍,并且随意杀害百姓。

在他任湖南路转运使时,百姓闻风逃散,纷纷躲藏到深山密林的洞穴里,逃避迫害。

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可是他受到朝廷宠信,官运亨通,甚至升到淮南转运使的高职。

包拯为民请命,七次上书朝廷罢免王逵,有一次他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力陈利害,甚至无意之间把唾沫喷到了皇帝的脸上。

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逵终于被罢免了。

强拆违建: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

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

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

有个权贵不肯拆除。

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

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

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

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不收贿赂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

有个权贵想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

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

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

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

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

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

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

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传说里管地狱的神。)

清不过包公

①老百姓一说起包拯,就会亲切地称他为“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办案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一年,包拯惩治了驸马陈世美。皇帝对包拯一直怀恨在心,于是,他借了个名头撤了包拯的职。

2包拯被革职后,只好收拾行囊,起程回乡。包拯为官清廉,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仆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步行,却没有料到太监跟在后面盯梢。

3当时正值六月暑天,包拯出了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

这会儿包拯走到一座山下,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

可是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身旁只有一块瓜地。

为了解渴,他就摘下个西瓜,和老家仆一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两个太监早在监视着包拯咧。

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得上清官吗?我们这就逮他去见皇上。

④二人正要动手,却见包拯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说:“吃瓜给钱,那有什么可说的。”

⑤傍晚,包拯到一家小客栈歇息,两个太监也跟着进去了。包拯囊空如洗,只叫了素菜、米饭。哪知这小客栈的米饭没选干净,一碗饭里尽是稻谷。包拯只得边吃边拣,一张桌子上堆的全是谷粒。两个太监正盯着包拯呢,小太监对大太监说:“乌龟吃大麦,一粒不废,咱们捉他去,好为皇上出出气。”

⑥可是包拯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呀!大太监和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⑦走着走着快到淮河边了,包拯眼看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没抓到包拯的把柄,这怎么向皇上交差呢?于是,两人又嘀嘀咕咕商量了一个计策。包拯一到淮河边,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拯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拯一定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玷污河水的罪名。他俩把什么坏点子都想到了。

⑧谁知包拯手被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

这时他瞥眼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

他心想:这一洗手,人家可怎么饮水呢?于是,包拯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掏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

两个太监实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难有的清官啊!

就是再跟他一年,也找不到他的污点。

于是,两人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复命。

⑨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就编了个顺口溜: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事例:曾经有两位妇女为了一个孩子的归属权而争论不休,两位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于是这件事情上了公堂,公堂上,包拯说:你们两人各牵孩子的一只手,如果孩子拉住了谁的手,那么孩子就是谁的。

于是两位妇女都开始对孩子拉拉扯扯,在一番拉扯之中,一位妇女含泪松开了孩子的手。可是最后包拯却把孩子判给了这位妇女。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包拯说:谁会忍心看自己的孩子忍受拉扯的痛苦,她放手是因为她心疼她的孩子。于是众人才恍然大悟。

扩展资料:

包公真名包拯,由于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公”之名,民间也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言语。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有“包青天”之称。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赴建昌担任知县。

后因为家中父母年迈,不希望儿子在外奔波,所以包拯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直到父母去世,守孝期满后,包拯才担任天长知县。

很多人知道包拯都是因为他公正廉洁,为百姓伸冤。

很少知道的是,他在处理公事上也很出色,他注重实干,从不贪污百姓分毫,为百姓考虑,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后,被召任开封府,成为开封府尹。包拯在朝廷正直廉洁,为人刚毅,很多贵戚宦官因为害怕而收敛了很多。那时京城里也说:能做到从不行贿的,也只有阎王爷和包老头了。

包拯上任后,改变了之前的诉讼规矩,按照旧规,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

但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因此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即使身处朝廷的人,即使犯了错,他也一视同仁,上奏弹劾。

他还请求裁减内侍,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按条文督促各路监司尽忠职守,御史府可以自己举荐所属官员,减少官吏一年的休假日期,这些建议都得以施行。

包拯把自己跟百姓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所以能够感受百姓之苦,不忍让百姓如此困苦,所以做出了许多事情改变百姓的生活状态。所以包拯的名号才能言传至今。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

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

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

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传说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隔着窗棂吹喇叭──响声在外啦!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大师王延龄。

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我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漱洗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只蛋时,主意来了。

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环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烤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

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办。”“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当早点。今日,刚吃了一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只蛋竟不见了。

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不长。头尾半顿饭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

“没有。”“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问了,他们都说未见。你说怪不?”包拯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不必客气。”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包拯一见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今日,我来办案,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众人一惊,顿时,老实了。可是包拯连问三次,这些家人竟象木头桩子一样,闷声不响。

秋菊站在那里,也象无事的一样。王延龄在一旁睁大眼睛,装着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样子,眼看众人一言不发,他想:“包拯啊包拯,这事够你喝一壶了。

下一步你难道和一般官员一样动刑吗?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来,也不算高明。”想到这,故意说:“包大人,常言说,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们不说,你用刑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401121532096f5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