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元史 被称为正史中的第25史?
《新元史》共二百五十七卷,广泛参考了西方史料和清代钱大昕以来各家研究《元史》的成果,可谓总其大成。所以,书成之后,即由教育部呈送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由他颁令,将其列入正史。章太炎则评价说:“柯书繁富,视旧史为优,列入正史可无愧色。”
新元史被称为正史中的第二十五史
二、中国元史的优点和缺点?
《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钱大昕则是不满者中持激烈否定态度的一个。
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开国功臣,首称四杰,而赤老温无传。
尚主世胄,不过数家,而郓国亦无传。
丞相见于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传者不及其半”“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
明朝的徐一夔也说:顺帝在位三十六年的事,既无“实录”可据,又没有参考书,只凭采访写成,恐怕史事未必核实。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
但是,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它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
①元代的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下来。
②《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去全书一半,而本纪占全书近四分之一,《文宗纪》竟多达一年一卷。
有人批评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这种作法却起到保存上述失传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由于元代史馆的资料就不完备,汉族文人常有碑传可资参考,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无从搜寻,因此立传有详于文人,略于蒙古将相大臣的现象。如丞相见于表的有五十九人,而立传的不及一半。
太祖诸弟、诸子仅各有一人有传,太宗以后皇子无一人立传。可是就见于列传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后世对这些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只能通过《元史》才能了解。
③纂修者违反了修史的惯例,没有删去儒家学者认为不屑一提的史实。
如有人批评“作佛事则本纪必书,游皇城入之礼乐志”。又批评它“列传则先及释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遗规”。但这些保留或增加的内容,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会内容的史实。
此外如《地理志》附录河源、西北地、安南郡县等项,《祭祀志》附国俗旧礼,《食货志》增创岁赐一卷,这都是根据元代实际情况保留下来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