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者研究自己的本土文化,通过亲自去实地调查研究、再思考总结成书。这比从未生根于此的旁观者来研究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通过现象看本质。
《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那么研究时间就比之更早。岁月的长河涓涓不息地往前又奔走了近百年。在这近百年的历史中,我们的乡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费孝通先生所著《乡土中国》是由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组成的,读完整本书并不费时间。如果说《江村经济》是从实际生活的细处着眼来写中国农民的生活,那么《乡土中国》则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读完《乡土中国》,我自行将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传统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第二部分是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层面来谈中国社会现象。
相比于第二部分,我对第一部分更感兴趣,体会也更深刻。一边阅读一边将对我有思考和启发的句子摘抄了下来,于是便有了这份读书笔记。
1.我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2.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起了最大决定作用的,就是谁是你的父母。
绝大部分人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生无忧富贵满门。“富二代”、“红三代”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词了。有的人却出生寒门,家境几代一贫如洗,一生都要靠自己打拼。
有一对“是贫是富、是好是坏”的父母,对于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都是无法用意志决定的。是否起到了最大决定作用不好说,但谁能否认,某种程度上,父母对下一代的人生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呢?
3.孩子碰着的不是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
4.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礼貌”、“文明”或是“慈善”;“礼”更早指的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合“式”,而非合“适”。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被人用火烧死。
即使在今天,在地球的某些角落,“礼”的内容用现代标准看,可能是残酷的。但是残酷与否并不是合礼与否的问题。
5.规矩不是法律。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6.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什么是“差序格局”?指的是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是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会发生联系。
7.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未了的人情,可以从一直盛行的“份子钱”、“礼金”、“吃喜酒”这些活动中看得真切。一旦收了别人的“礼”,收礼的等着时机还礼,送礼的等着机会收回礼金。还礼的礼金价值,至少得等同于当初收到的礼金价值,否则礼尚往来的关系必会受到影响。
于是,一来一回,永远是拖欠着未了的人情,这些人情也促使了亲密社群的团结性。一旦人情不在,社群的亲密性和团结性就逐渐被淡化。
8.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很难存在的。交易都是以人情来维持的。如果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谈钱,就很伤感情。书中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隔壁邻舍都走上十多里路到街集上进行交易,然后又大老远地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家门口不是就可以交易吗?作者提到:因为在门前大家是邻居,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清算是陌生人之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笑?
9.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
10.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
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
11.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障碍;经验等于顽固的落伍。
文化就是传统。传统又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在乡土社会,每个人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怎样去应付人生道路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了。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似乎也愈值得保守。书中说到:
抗战时期,在昆明乡下,刚出生的孩子整天啼哭,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房东老太太。老太太一听到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婴儿吃奶就会痛,不吃奶又会饿。老太太不慌不忙地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婴儿的口腔,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生这种病,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
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像这一类的传统,只要照办,不必知其原因,生活就能得到保障,久而久之,就被“魔力化”了。总觉得这背后含有一种不可知的神力,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
12.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探索;
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理解。
“男女的共同生活,越向着深处发展,求同的阻碍也越来越大。
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需更强大,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作者的这番话挺让人深思的。
貌似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总在求同,实际上男女有别,求同是事与愿违的。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
这种摸索的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却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事业。
换句话说,真就是:不折磨不可活。
13.一个只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奴隶的。
仔细一想,这句话精辟。活在世上,想做个奴隶都不容易。如果不能创造一定的价值,做奴隶都没有人肯要。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奴隶制社会。但是反过来思考一下:难道我们不更应该为了已经拥有的生活过得更有创造性吗?活得更有意义一点不好吗?
14.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
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费老先生在本书的后记中写道:我着眼于发展的模式,但没有充分注意具体的人在发展中是怎样思想、怎样感觉、怎样打算的。由于没有摆脱“见社会不见人”的概念,对于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忧虑和满足、追求和希望没有说得清楚。(从这一段话可见,费老先生对这一点是有先见之明的。)
这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学是一门新学科,在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年代,距社会学的诞生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再者,中国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首要解决的是温饱、生产等民生问题,哪有心思关注思想和感情、追求和希望呢?
今天,人们的物质丰富了,精神食粮却跟不上脚步。俗话说:精神上的疾病更难治。所以,现在的社会学者是不是应该将目光转移到人们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上来呢?如何让人们不那么焦虑,不那么抑郁?如何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追求?
「斯人已去 生者如斯」
后记:
在我读到《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部分时,有那么一瞬间,我脑海里有一个身影,走在雨后宽阔笔直的道路上,步伐不急不缓。阳光穿过古树繁枝茂叶的缝隙,打着绚光照耀在他的脸上和胸前。他,面色凝重而坚定。阳光追随着他的身影向前缓缓移动,这让我很安心。
史册号网友观点:存在就合理,我采取接受现实态度接受现在发生的一切为小姐姐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