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左传故事一百字左右作文,一百字复述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2、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曹刿论战》是《战国策》中的一篇著名的外交策略文章,讲述了齐国大夫曹刿在会盟时,通过分析楚国的实力和心理,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最终使齐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

曹刿在文章中强调了“兵不厌诈”的原则,认为在外交中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以达到最大的利益。

这篇文章不仅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对现代外交策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通过观察敌我双方的战术和策略,提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论点,最终帮助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军。

1、 曹刿论战是一篇古代兵法经典之作。

2、 曹刿在论战中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观点,强调了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3、 曹刿进一步了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指出了兵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他强调了军队的训练和士兵的素质,以及合理利用地形和资源的重要性。

4、 曹刿还提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包括如何选择战场、制定作战计划和指挥军队等方面的内容。

5、 曹刿论战的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层面,对于理解和应用兵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曹刿论战是一篇古代兵法经典,内容丰富而深刻。

2、 曹刿在论战中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军队的实力、指挥的水平、地理环境等。

他强调了军队的整体实力和指挥决策的重要性。

3、 曹刿论战的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层面,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

这意味着在战争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对手的实力,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和战术,取得胜利。

4、 曹刿论战的思想对于现代军事战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战争中,了解敌人的情况和自身的优势劣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因此,曹刿论战的思想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曹刿论战,也称曹操论兵,是中国古代《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长板会战中。

故事中,曹操与关于如何应对敌军的长坂坡阵势进行讨论。

曹操认为要击破敌方阵势,必须采用诈败的战术,让对方有所麻痹,然后趁机实施反攻。

而曹操的谋士曹刿则提出了“围魏救赵”的战略,即避开长坂坡,攻击赵国的其他地方,迫使敌军离开长坂坡而来攻打曹军。

最终曹操接受了曹刿的建议,成功地摆脱了长坂坡的困境,打败了敌军,实现了战略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灵活运用策略和智慧,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曹刿论战》故事复述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论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曹刿论战被视为其中的经典之作。

曹刿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论点,强调了战争中变化无穷的局面和应对变化的重要性。

他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强调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

曹刿论战成为了中国古代兵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的军事思想和战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记载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曹刿在战争中,通过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国家取得了胜利。

在战争中,曹刿对敌方军队的战术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他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派出奇兵队和运用火药等武器,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方军队。

曹刿论战的事迹传颂千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案例之一,也成为了后人学习战争智慧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素材。

曹刿论战是《史记》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曹刿在战争中的智慧。

他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军队的实力、将领的能力和策略的巧妙运用。

他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观点,强调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曹刿还强调了军队的士气和统一指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士气高涨、指挥有序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

这篇文章通过曹刿的论述,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对于指导战争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故事是《寺人披见文公》,说有两个人要害晋文公,寺人披求见,晋文公不见,并且训斥他,说当初别人让你来两次谋杀我,你来得倒快,一天就到了,我被你斩断的袖口还在呢。

你还是走吧。

披回答说,臣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尽力为国君除掉有危害的人,意思就是您当时并非国君,现在您是我的君主,我当然会效忠您。

就像齐桓公抛却恩仇,重用管仲一样。

您如果不学齐桓公,那何必驱逐我一人,想逃跑的人太多了。

晋文公听了他一番直言进谏,心悦诚服,请披进来,于是披向他汇报了叛乱的情况。

这个故事里寺人披忠君,对事,不对人,其实也体现了孟子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与亲疏有关的问题,就难以客观冷静地去看,老话说“帮理不帮亲”,其实是很难做到的,那希望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冲动地为亲朋好友出头之前,先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选择更好的方式帮助他们。

另外呢就是看破与说破的关系。

这个故事是子贡观礼,他说首先仪式在一月,这不合规矩,两位国君一个仰着脸高高地把玉举起来,另一个谦卑地脸朝下接受,他认为两者其一骄傲太过,接近动乱,另一个衰败接近疾病。果然不久,谦卑的鲁定公就过世了,孔子却认为,子贡说中了这件事,是子贡多言。

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看破,未必要说破,需要衡量利弊。就像《韩非子·说难》中提到的“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一方面“说破”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规划,那么另一方面“祸从口出”,不要做一个多嘴多舌的人,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子贡,他预测君主的命运,其实在那个时代,就是僭越了“礼”的范畴。

我们熟悉的左传故事有:

1、曹刿论战——曹刿和鲁庄公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曹刿制止。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同意击鼓。齐军大败。庄公要追齐军,曹刿制止。他看齐军车迹,登上战车望齐军队形后,才说“可以”,就追击了齐军。

2、郑伯克段于鄢——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3、烛之武退秦师——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4、齐晋案之战——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5、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如:曹刿论战。

        故事: 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强大的齐国出兵进攻弱小的鲁国。

鲁庄公和曹刿带领军队到前线去抵抗。

齐、鲁两国军队在鲁国的长勺地方相遇,摆下了阵势。

齐国军队首先冲锋,鲁庄公想马上擂鼓迎击,曹刿劝他说:“等一下”。

一直等到齐军擂过三次鼓以后曹刿才说:“可以擂鼓冲锋了。

”鲁军战士随着鼓声奋勇冲杀出去,齐军大败,纷纷散乱逃走。

         战斗结束后,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这样做。

曹刿回答说:“打仗全凭勇气。

第一次擂鼓时,敌军士气最旺盛;第二次擂鼓时,敌军士气就差些了;第三次擂鼓时,其士气就己经没有了。

敌军擂过了三次鼓,我军才擂第一次。

这样,敌人的士气不存在了,而我们的士气却正饱满,所以一举胜敌。

        后来人们就用“一鼓作气”来表明战斗开始时鼓足勇气,也用来形容做事鼓足干劲,勇往直前。

左传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中收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以其精湛的文化内涵和精彩的情节,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左传中的故事,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文化。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和思考。

例如,《左传》中记载的邹忌让梁惠王三思而行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谨慎思考,不要冲动行事。

又如《左传》中记载的晋国文公八年之变和齐桓公三次访问晋国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外交策略。

所以可以说,《左传》中的故事,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学习经验教训、提高人生观念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回答如下:《左传》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中讲述了许多历史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故事:

1、 齐桓公和管仲: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贤明君主,他和管仲是一对好朋友。管仲曾经帮助齐桓公推翻了国内的权贵,从而使齐国变得强大。后来,两人因为一些小事闹翻了,但最终又和好如初。

2、 晋献公和介子推:晋献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非常信任他的大臣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却私自与晋国的敌人秦国通信,导致晋国遭受了重大损失。晋献公最终将介子推处死。

3、 楚庄王和屈原: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他的大臣屈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但是,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屈原被楚庄王流放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著名的《离骚》和《天问》等诗篇。

4、 鲁哀公和孔子:鲁哀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君主,他曾经邀请孔子到鲁国做官。但是,孔子在鲁国的官场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机会,最终离开了鲁国。在他走之前,孔子告诉鲁哀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句话成为了孔子思想中“三畏”的重要内容。

5、 郑国夫人和乐毅:郑国夫人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女性,她因为丈夫被害而决定投靠敌国秦国。在秦国,她结识了将军乐毅,并且帮助他攻打了郑国。后来,郑国夫人又回到了郑国,但是她在郑国被人唾弃,最终自杀身亡。

左传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之一,收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

其中最知名的故事为《左传·僖公十三年》中介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讲述了三个族姓恶意分割晋国的情节,并以此阐释了“分而治之”和“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中著名的典故之一,多次被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所引用。

春秋时,齐国接二连三地消灭小国,惹起小国逸民的愤慨,鲁庄公十五年夏,原遂国的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请戍守在遂地的齐国将士吃饭,齐军将士醉酒,被遂人杀死。齐国以更残忍的手段进行报复,将遂人歼灭。

《左传》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善于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体现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著积累。

2、《左传》在铺叙事件过程中,第一次展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累了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提供了难得的启示、重要的借鉴。

3、《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4、从总体看,《左传》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许多久经传诵的佳作,其中不少业已成为后世人们称文的典范。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堪称“观止”的优秀古文,所收《左传》各篇(节)竟达三十三则之多,可见一斑。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矛盾纷繁复杂,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它上承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下启列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

这时,先前铁板一块、神圣统一的帝国,分裂成了五颜六色的碎块,盘根错节的古代宗法制度开始分结解纽。

伴随着礼崩乐坏、王室衰微, 日益强大的诸侯们再也按捺不住称霸的野心,于是,中原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刀光剑影、肇鼓动天的征伐景象。

《左传》以其娴熟的驾驭文字的技巧,展现了一幅幅错综纷纭、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而晋楚“城濮之战”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之一。

晋楚两国何以会爆发这场大战呢?这要从当时诸侯列国的形势说起。自春秋第一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凋落,而晋、楚两国逐渐强盛,羽翼日丰。

此时的楚国,国力雄厚,领土广袤,内有贤臣辅佐,外有陈、蔡等国归附,大有囊括中原之势;而晋国则在晋文公重耳及手下谋士的苦心经营下,蒸蒸日上,已露峥嵘之相。为填补齐国衰落后遗留的霸权真空,晋楚两国磨刀霍戳,等待时机。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为争夺宋国而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城濮之战的帷幕。

宋国位于中原腹地,是晋楚争霸的要冲,谁征服宋国,谁就占据了向外扩张的前沿,所以宋国对于晋楚两国就显得十分重要。泓水之战后,宋迫于楚的强大而与之结盟,后见晋日益强盛,转而投入晋的怀抱,这就招致了楚率蔡、陈、郑、许等国之师对它的征讨。

宋寡不敌众,求救于晋。晋国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取威定霸”的天赐良机,意欲出兵,但鉴于晋当时的实力尚不足以与楚正面抗衡,所以决定采取攻曹伐卫,迫使楚国从宋撤军的战略。

晋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于第二年春出师。曹、卫很快溃败,但迫使楚国从宋撤军的目的并未达到。宋再次向晋告急,这使晋文公左右为难。《左传》对晋文公的心理作了描述: “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中军统帅先轸献上一条妙计:让朱贿赂齐、秦两国,请它们出面调解,并扣留曹、卫国君,把曹、卫的部分土地分给宋国。

楚和曹、卫是盟国,其国土被分,必不肯接受齐、秦的调解,这样就会惹恼齐、秦两国,促使它们加入晋的阵营。

于是晋就采用“喜赂怒顽”的外交手段,离间了齐、秦与楚国的关系。

楚成王见形势于已不利,急令主帅子玉从宋撤军,子玉却拒不从命,坚持要与晋军决战。

这是为何呢? 《左传》在此之前,记述这样一则故事:子玉任楚国令尹之初,曾在口地训练军队。

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鞭打了七个人,又用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以示惩罚。

训练结束后,大夫们纷纷前来向前任令尹子文道贺,称誉他举荐了一位贤才。

唯独一个叫口贾的人不以为然。

子文问其原因,口贾说: “你让我贺你什么呢?子玉刚愎自用,狂傲无礼,不仅缺乏理政的才能,连统兵打仗恐怕都难以胜任。

显然,子玉之所以坚持同晋交战,是想借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回击口贾等人的批评。《左传》记述这一情节,意在说明楚国用人不当,导致城濮之战楚军溃败,同时也使行文前后呼应,结构谨严,显示了《左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的特点。子玉攻宋不下,晋军又不前来交战,情急之中,子玉采取了激将法。

他派人同晋谈判,提出楚国退兵的条件:晋复卫成公王位,归还曹国土地,楚即释去宋国之围。楚国的意图是要激怒晋国,使其南下与之交战。而晋则将计就计,再次施用离间计。晋私下允诺曹、卫恢复其国家,条件是脱离楚国,并扣留了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诱使其放弃围宋,北上与晋决战。

楚军果然中计。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逼近了晋军驻地。晋军则后退三舍,以骄其军。双方在城濮摆开了决战的阵势,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傍晚,楚军使者到晋营下达战书,晋军慨然应战。这段情节, 《左传》描述得甚为精彩: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來枝对曰: “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患,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楚使的话,态度狂傲而不失礼仪;晋方的答辞,委婉含蓄中透露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大战一触即发,而交战双方的使者却依然用温文尔雅的语言表达决战的要求和应战的态度,为决战前夕的紧张气氛,带来一丝舒缓的情调,也使行文有了张弛相间的节奏。

第二天决战开始,晋军首先击败了由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右军,接着晋采用疑兵之计,佯装溃败,诱敌深入。

楚军中计,遭到晋军的前后夹击,左军大部被歼。

楚军统帅见左右两军崩溃,急忙收兵退出战场。

这样,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而结束。

城濮之战,使晋国声威大振。

以前与楚结盟的国家纷纷转向晋国,连周天子也亲往祝贺。

晋文公由此登上了霸主的地位。

《晋楚城濮之战》作为《左传》中的名篇,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对城濮之战这样复杂战事的叙写,作者能够做到委婉周详,有条不紊,事件环环相扣,结构谨严而又层次清晰。作者首先从交战之前的状况入手,晋国接到宋国的求援请求,分析了形势,决定攻曹、卫,以解宋国之围。

接下去写楚国子玉率师与晋军的接触,如何锐意求战,而晋文公则退避三舍,以骄其兵。

再写到具体战斗中,对方的阵势、进攻的方法等等。

最后是战争的结果,从晋军缴获的战利品,到楚国子玉被迫自杀的结局,以及这次战争对当时整个时局的影响,都作了明确的交代。

全篇不过两千余字,而将一场波及数国、震撼华夏的大战,交代得清清楚楚,纤毫悉备。

这种叙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再说郑世子掘突嗣位,是为武公。武公乘周乱,并有东虢及郐地,迁都于郐,谓之新郑。以荥阳为京城,设关于制邑。郑自是亦遂强大,与卫武公同为周朝卿士。平王十三年,卫武公薨,郑武公独秉周政。只为郑都荥阳,与洛邑邻近,或在朝,或在国,往来不一。这也不在话下。

却说郑武公夫人,是申侯之女姜氏。

所生二子,长曰寤生,次曰段。

为何唤做寤生?原来姜氏夫人分娩之时,不曾坐蓐,在睡梦中产下,醒觉方知。

姜氏吃了一惊。

以此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

及生次子段,长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

姜氏心中偏爱此子:“若袭位为君,岂不胜寤生十倍?”屡次向其夫武公称道次子之贤,宜立为嗣。

郑伯和共叔段的故事出自《左传》,郑伯是郑庄公,他的母亲武姜生他时难产,受了磨难,因此不喜欢他。

后来武姜又生了共叔段,并且非常宠爱这个儿子,甚至想要她的丈夫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是郑武公拒绝了她的请求,最后还是让郑庄公继位。

武姜想让郑庄公把制这个地方赐给共叔段作为封邑,庄公拒绝了母亲,并让共叔段居京城,并且放纵他的弟弟越矩的行为。

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他宠爱他的弟弟,所以不在意这些行为,实际上他是抱着“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心态,让他弟弟一步步犯错,不加劝阻,最终他弟弟造反,而他明正言顺地处置他弟弟。

最后共叔段战败出逃。郑庄公想要杀自己的弟弟,所以故意惯着弟弟的恶习,以至弟弟膨胀,犯下死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309111232100d8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