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书,历史上有名的家书?

曾国藩家书: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诸葛亮家书”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位及蜀国军师、丞相。

政务繁忙,但他不忘教诲子孙、外甥,《太平御览》《诸葛亮集》中收录其《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家书,后人统称为“诸葛亮家书”。

1 马援家书

2 郑玄家书

3 班固家书

4 孔融家书

5 诸葛亮家书

6 姚信家书

7 羊祜家书

8 陶渊明家书

9 舒元舆家书。

《傅雷家书》,里面蕴含了许多人生道理,是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期盼,也包含了很多父母对孩子这样的希望。

修身立志——《诫子书》

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这位广为世人流传,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政治家给其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文字谨言简练,充满智慧的家书——《诫子书》。

这份全文仅85个字的家书,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做人的行为操守,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中表达出做人需明确志向和修养性情,最后又通过“将复何及”结尾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劝诫和关怀。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您们此刻的工作还顺利吗?为了我们您们不得不出去打工。此时,您们必须在担心我们有没有认真学习,请您们不要太担心,我必须不会让您们失望的。

您们不在我身边,姐姐住在学校里,家里晚上就只有我一个人,只要有一点点声音,我就害怕。

以前,您们说:没有什么,不用怕。

我也说:我不怕。

其实,我是口是心非,我是怕您们担心我。

我有点想您们了,想您们就在我身边,哪怕是听听您们的唠叨我经常梦见您们回来了,我好开心,笑着醒来,才明白又是一个梦。

于是,我就哭了,枕头都被泪水打湿了。

前几天,邻居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一齐去上街,看着她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样貌,我真羡慕呀!

别人的孩子放学回到家,就能够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而我只能自己做给自己吃,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吃饭都没胃口,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要是爸爸妈妈在家,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该有多好啊。

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睡觉,好孤独,好难受啊!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书·武帝纪中》:“皇后寝疾之际,汤药不周,手与家书,多所求告.”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吾父素不通外信,今有家书,心然国中有事.”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207172610480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