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灯塔后浪,历史趣闻:曾经的国际大型灯塔,遮浪灯塔的秘密趣闻

汕尾红海湾的哲朗半岛像一只巨人的手臂,一直延伸到广阔的南海和太平洋。半岛尽头岬角周围的茫茫大海覆盖着错综复杂的暗礁。该海域位于新加坡南洋至香港、汕头、厦门、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和大连至日本繁忙的远东和西太平洋的主要国际航线的必要范围内。

这座灯塔过去建造得很漂亮

茶郎半岛尽头岬角海图上的符号是赤浪点(香港媒体翻译为“麒麟点”或“赤浪点”)。

清朝末年,1900年至1902年间,国际航运组织(又称“万国公司”)在此岬角上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灯塔,取名为赤浪灯塔。

其规模和排名仅次于南非的好望角、南美洲的合恩角以及伦敦和纽约港口的几个一流的一级灯塔。

这些信息包含在国际航海文献中。

所有的建筑设备、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都是从海外运来建造这座用于挡浪的灯塔,据说两年后就完工了。从那时起,这座20层楼高的圆柱形纯白色灯塔,全部由花岗岩制成,矗立在海边的岬角上。

灯塔还配有完整的配套工程,包括员工住房、业主专属接待室、阅览室、健身娱乐室、厨房、餐厅和仓库等。所有配套工程都是花岗岩,就像灯塔一样,抗风能力强,即使遇到12级以上的台风波浪也不会损坏。

此外,还有一个网球场和一个专用码头。看守灯塔的监工是“万国公司”派来的一艘远洋轮船的退休老船长,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灯塔雇佣的员工都是徐在柘朗的家人。久而久之,就成了徐家的“世袭”职业。

那些关于灯塔的美丽幻想

灯塔的光束很远。在离它二三十公里的家乡,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它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宁静的天空,这让我产生了许多美好的幻想。

1936年我在海丰县上中学的时候,跟着在日本留学的林老师去参观灯塔。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林老师和看守的外国人交谈,了解了很多灯塔的情况,加深了我对灯塔的印象和兴趣。

1938年底,我乘坐太古公司的客轮“江苏号”回到香港汕尾。我算了一下航程和时间,特意半夜一个人走到甲板上,向船的左舷望去。果然,挡住海浪的灯塔的光束扫过来了,我着迷地观察到这三束光束顺时针方向扫过海面,然后三秒钟又扫过来了。重复拍摄直到天亮。

这是灯塔本身的独特信号。在深夜里的茫茫大海上航行,看到家乡灯塔发出的慈祥光芒指引着我们安全前行,我的内心顿时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幸福。

走近一点,感受灯塔的礼物

从1939年到1941年,我在柘朗工作和生活。每个周末,都没有好地方可以在海浪中放松。我和同事经常租船去灯塔玩。当时,灯塔的看守人是一艘退役远洋船的老船长,一位名叫g .豪威尔船长的英国人。浪人称他为“范子豪”或“覃浩”。

老船长曾经亲自带我们参观过灯塔,并做了详细的讲解。

进入塔内,沿着镶嵌在石墙上的螺旋形、抛光扶手铜梯,蜿蜒而上,直至塔顶。

这是灯塔的中心。

一个用透明玻璃密封的大密室,在房间中央,有一个像西爪一样的巨大装置,由二十多根长度两米多的镰刀形三角晶柱组成,装置底座的底盘里装满了液态水银。

该装置根据预设的速度、间歇时间和频率定期旋转。

在西瓜形状的装置内部,一组结构复杂的仪器围绕着一个亮度极强的光源。

每天晚上,扫过大海的光从这里反射。

当时我也去了塔顶的了望台,欣赏栏杆边的海景。老船长架起高倍望远镜,凝视着海上驶过的船只。他说,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定时观察几次,详细记录经过这条航线的船只的名称、航向和准确通过时间,并及时通过电报直接向“万国公司”总部报告。他说这项工作必须自己做,别人不能替他做。

灯塔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给庇护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渔业。

每天晚上从塔上发出的光线扫过广阔的海面,把海洋中趋光的表层鱼类引诱到灯塔周围的海面。

在捕捞旺盛的季节,渔民只需要开一艘小船,用一个带手柄的大网兜,从装满鱼的海里捞起鱼,满载后迅速运回岸边,再回到海里重新捕捞。

日出时,渔获物被摊在沙滩上晒干出售,利润丰厚。

这可以说是灯塔送的礼物。

灯塔历史上的秘密轶事

在灯塔建成后的最初几年里,各种在天空中飞行的喜光鸟成群结队地飞向灯塔并被杀死,躺在周围的地上。第二天早上清洁工收集的死鸟装满了十个大篮子,倒进了海里。几年后,这种现象没有再出现。

20世纪20年代,一艘装饰豪华的荷兰航海学校实习船载着一群来自欧洲的学生,在这座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灯塔中参观实习,在国际航海界享有盛誉。

这些北欧青年,穿着奇装异服,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也上岸到海滩上练习,参观附近的渔村。

他们的举动引来了村民的好奇、围观和欢迎,互相击掌大笑,做着滑稽的鬼脸和动作,用手势、动作和笑声表达喜悦。

我在柘榔工作的时候,一个叫梁的老渔夫来看我。

坐下后,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布袋里拿出一个盒状的东西递给我。

他小心翼翼神秘地走近我的耳朵,低声问我:“这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经过仔细检查,我确认这是一台精密的相机,但被海水腐蚀后无法再使用。

原来,几年前的一个雾蒙蒙、雷雨交加的下午,一架小飞机在低空盘旋,飞来飞去寻找平坦的海滩降落。

突然,他撞上了灯塔,掉进了海里。

灯塔完好无损。

几个月后,这位姓梁的老渔民从海上跳入镜头。

历经磨难和沧桑的灯塔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南洋和东南亚大片地区,日本军舰在海上横行。远东和西太平洋原有的海上航运格局被彻底破坏。灯塔的外籍守卫全部撤离,灯塔由剩下的姓徐的工人看守。不久后,驻扎在柘朗的***军队残忍地炸毁了灯塔。

第二次***结束后,国际海运迅速恢复,但挡浪灯塔从未重建。

因此,***经常发生在该地区有许多珊瑚礁的海域。

最严重的海难发生在1946年,当时载有2000多名乘客的新加坡“和丰”公司大型客轮“风清”号失去航向,沉没在柘朗附近的礁石上。

当时,香港派出救生艇和直升机及时营救。

所有乘客都不允许带着行李单独离船,所有乘客都安全逃生。

然而,这艘巨大的船一直躺在海底。

很快,另一艘荷兰客货船“万福社”号也失去航向,误入礁石区搁浅。渔民们在被海浪覆盖的海面上找到了两艘“万福社”救生艇,交给汕尾水产学校供学生进行海上航行训练。此外,事故经常发生,影响了该地区的安全航行。解放后,党和政府重建了灯塔,然后它被重建成现在的形状。

制作不易,感谢点赞关注历史趣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40418161033bd6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