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英国人来历的故事,英国来历的故事?

不同民族集于一体形成英国,许多英国人的祖先是古盎格鲁人和古撒克逊人,还有一些英国人是诺曼血统。

约公元前700年,克莱特人分三次高潮来到不列颠岛,分别为约公元前600年盖尔人来临,约公元前400年不列吞人抵达,和约公元前150年比利其人的到达。

公元前55-54年,凯撒大帝两次名义上征服英吉利,和公元43年罗马人真正意义上的征服英吉利,给英吉利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尤其公路系统。

五世纪中叶至六世纪后叶,朱特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这三支日耳曼部落不断入侵不列颠,并建立王国,有七个主要王国合称七王国,这奠定了英国的基础。

从8世纪末开始,挪威人和丹麦人不断袭击英格兰的各个地方。后来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打败丹麦人,达成协议,规定丹麦人控制英格兰北部和西部,而他统治其他地区,建立强大舰队。

1066年,威廉在哈斯丁斯附近打败英格兰王哈罗德的军队,加冕称王,从此开始诺曼征服。征服者威廉没收几乎所有英格兰土地,将其分发给诺曼的追随者。于是,封建制度在英国完全建立。

1688年的光荣革命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不列颠诸岛上土著的凯尔特人的后代:如今的苏格兰人和北爱尔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说的是来自凯尔特文明的古老语言,这种语言至今在苏格兰都是官方语言;

2、罗马人移民不列颠的后代: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3、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颠诸岛留下的后代:后代主要生活在英格兰南部,盎格鲁、撒克逊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

英国人人种的起源是欧洲大陆和本土土著。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极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净出口国

英国的土著人是凯尔特人,将英国带入文明时代的是征服者罗马人,而最终成为英格兰主体的则是罗马人退出之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一支)。

这三大族群形成了后来的英国,而这三大力量的交织,又集中体现在了《亚瑟王》的故事之中。

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盎格鲁、撒克逊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

英国人血统的来历是来自欧洲大陆和本土土著。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到20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解体,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的地位被美国取代

现代英国人的血统来历比较复杂。英国最早的古代居民是凯尔特人,然后罗马人进来统治英国,罗马崩溃后日耳曼人再进来,占领了英国大部分地区,成为现代英国的主流血脉,凯尔特人演变成了爱尔兰人。

再后来法国人又打进来,英国的高层掺进了不少法国血统。

英国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自拥有不同的种族起源。现在大部分的英格兰人(包括威尔士地区的人)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而苏格兰人和北爱尔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

英格兰人,又称英吉利人,是英国英格兰地区的原住民族,母语是英语。

从种族角度来看,英格兰人被认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的后裔,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特征是金发碧眼。

现代苏格兰人的祖先,主要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从欧洲大陆迁徙而来的皮克特人和后来逃到不列颠的克尔特人,还有一部分是欧洲的日耳曼人。

皮克特人,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经过长期的融合,终于形成了苏格兰民族的主体。

从公元前一直到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先后有好几个民族曾到该岛上定居过。

也可以说是英国民族的诸仙伊伯利亚人:不知和时来岛。

属地中海种族。

凯尔特族:第一批为盖尔人,是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使用盖尔语。

第二批为属凯尔特人的不列颠人,是威尔士人的祖先。

不列颠遂成为联合王国国名的主体部分。

罗马人:公元前一世纪来岛。

带来了拉丁字母。

日尔曼人:公元5世纪中叶,日尔曼系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侵入英伦。

其中盎格鲁人较为强大,称该岛为“盎格鲁的土地(Angle-land),英格兰(England)一词便源于此。

盎格鲁枣撒克逊语言也是现代英语的祖先。

原有的不列颠人则被赶到威尔士及英格兰南部。

现在的威尔士语便是不列颠的语言。

丹麦人:公元9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他们并非全是维金人。

1016年丹麦人克努特征服英格兰。

诺曼人:诺曼底公爵威廉颇有名气。

他于1066年即位英格兰王,确立了贵族制开始了诺曼底王朝。

英国人的祖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盎格鲁和撒克逊人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公元5世纪至6世纪开始移居大不列颠岛,在此后三四百年间,两部落才融合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杜钢建为何说"英国人的祖先,英国人、英语或许都源于大湘西"

史海观复

前不久,在古望国遗址光明村望乘庄园举办了"古望国与印第安文化产业园专家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再次论证了英汉同源的说法。

英汉同源就是英国人和英语的渊源都在英国。这一说法早在杜钢建提出的时候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杜钢建的这一论点有他自己的论据,他说:"中国历史上就有个英国,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它的名字起源于《山海经》中一个叫英山的地方。"

于是,他认为在英山生活的古中国人就是今天英国人的祖先,英国人、英语或许都源于大湘西。

英汉同源的依据

2017年,杜钢建出版了《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里面的内容让人吃惊,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古代历史、文明和世界的认知。

在这边书中,直接指出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根据杜钢建的说法,他认为早在先夏时期,皋陶的后代被分封到英山,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英县,这就是英国人的起源。

在上个世纪,国际比较语言学界的学者就已经在研究英汉同源的问题。

如今,杜钢建根据史书《山海经》《史记》的相关记载,论证了英国人的祖先皋陶和伯益均在大湘西地区辅助禹王在今张家界崇山开启了夏朝。

因为古桂国、古苍梧国、还是古吴国等,在古代它们的政治中心都是在现在的湖南辖区,所以杜钢建用大湘西这个概念来概括。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因素,根据考古证明,中国的文字已经有万年以上的历史,尤其是古彝族文字,至今还在使用。

在古英国人的迁徙中,他们丢了文字只留下口语,为了便于书写,他们不得不借鉴彝族的古方言,用字母拼音,标注口语。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平果县甘桑遗址的发现,杜建钢通过研究甘桑石刻证明了,无论是腓尼基文还是希腊文等等,它们的源头都是夏朝的文字。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绳索文字,而绳索文字的发明就是在大湘西地区。从文字这个方面追溯,英汉同源有理有据。

文字的影响之后是政治的影响,在《隋书·西域传》中就有记载,苏毗人继承了上古湘西双女王治理的传统,在苏毗国中,一人为女王,一人为小女王,共主国政。

随着时代的变迁,苏毗人移居到了欧洲,其女王制度直接影响英国女王制度的形成。除此之外,苏毗人的双王制度也影响了罗马等国家的双执政官制度。

在中国古代的英国人向西迁徙途中,也将城市建筑技术带到了欧洲。人类建筑的第一座城市是伊甸园的东边诺德之地,根据杜钢建的研究表明,伊甸园就在大湘西地区。

说到西方的"工匠历史",无论是从《圣经》《古兰经》,还是根据希伯莱文的经文,西方民族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距今7000年左右.

那么它之前的历史为何是模糊不清的呢?杜建钢表示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文字记载有限。

而中国的工匠史却可以清晰地追溯到上万年,从穴居到巢居,从伏羲氏渔猎工具的发明到神农氏农具的发明,再到6000年前黄帝时期城市的筑造等,历史脉络十分清晰。杜钢建从这个方面详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从法典方面来研究,中国古代英国人的祖先皋陶与其前辈伯夷父都在大湘西地区从事法典编制工作。根据杜钢建的研究发现,伯夷父的法典继承了黄帝朝法典。

在古英国人的迁徙途中,伯夷父法典被带到了巴比伦和埃及,换句话说,巴比伦法典和埃及法典都受到了华夏法典的影响。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的说辞,而是有着文字记载的,比如古罗马凯撒的《高卢战记》、阿庇安的《罗马史》、古代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提的《黄金草原》等著作中都有英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法律文化的变化。

苏毗人迁徙到欧洲后,苏毗文化对不列颠文化、古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文字语言和各种文化方面都可以证明英汉同源,那么人种方面该怎么解释呢?英国人和中国人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肤色,属于不同人种。

对此,杜钢建给出了一个解释,他说:"夏商周,都是白人政权"。这个言论直接推翻了历史课本上那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大禹、诸子百家等画像,这与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简直是背道而行。

"战狼学者"

杜钢建把湘西地区重新定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也是华夏人创造的,人们都把他与那些夸张性抬高中国文明地位的学者称为"战狼学者"。

"大同思想网"创始人枕戈曾这样说道:"中国学者不仅要做战狼,更要做雄狮。"

不得不说,这种带有夸张性的语言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只要有关注度就会有知名度,在这个方面,他们也算成功了。

为了重塑世界历史,这些战狼学者们频繁成立座谈会,比如"中国国际前沿教育高峰论坛"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促进会秘书长翟桂鋆还曾用十分幽默的字眼重新解释了英汉同源。

"商铺"的英语发音基本就是汉语"商铺"的发音,"黄色"是秋天落叶的颜色,英语发音是"叶落"……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这些言论被媒体报道出来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尊重,反而全是无情的批评声。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都不会接受"大湘西起源说",毕竟这与历史常识相悖。

"战狼学者"仍旧存在,那么该怎么看待这一群体呢?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言论是一种夸大性的自我肯定。

从大的背景去解释,那就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赶超各大国,国人的自信感也因此提高,在文化方面也是。

时间倒退几十年,那时候的国人为了生存埋头苦干,谁会有时间去欣赏字画,关心文化?现在不一样了,国画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汉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各种文化的节目也频频出演,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文化正在回归。当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但"战狼学者"的某些文章无疑是在挑战人们的底线。

在信息飞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要么是无底线地贬低自己,要么就是盲目的夸大自己,这两种极端例子存在各种舆论中。

诚然,学术言论是自由的,但像"大湘西起源说"这种言论只是收集了古代各家文集,然后全部糅杂在一起,这是一种学术论点吗?

学术研究不是"大杂烩"

学者要秉着一种端正的态度,任何学术研究都不能张嘴就来,更不能把前人的研究都推倒,这不是一个学者该有的风度。

杜钢建显然已经引起了学者界的"讨伐",他的《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把20世纪的考古发现全都推翻,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甚至可能改写世界历史的教科书。

杜钢建在书中为强行证明自己的论点,仅仅靠一种符号或一个图案就认定为一种文明的起源,这种草率的学术行为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不满。

在没有文物考古和论证不足的情况下,杜钢建就想当然地认为德意志民族起源于战国时期,这也是一种荒谬。

在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不能靠习俗传说,必须有确凿的文物证据,杜钢建显然忽视了这一点。

早在1930年,"中国考古学之父"就批评了这种"唯有文字才有历史价值"的文学偏见。台湾学者王汎森在论及中国近代新旧史料观时,也批评了文献为导向的古史重建。

这种对文字资料的"迷恋"认为只有记载在经书上的文献知识才是知识的源泉,这种研究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文学问题依旧无法得到正解。

杜钢建的重建世界历史观受到了重道轻器理念的影响,这种文化弊端在中国史上早就存在,才会导致一小部分学者只喜欢谈论抽象难懂的义理玄机。

缺乏把知识和经验系统化规范化的思想意识,这是一种缺乏深思的科学精神,不值得提倡。

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学术研究不能张嘴就来,更不能把"大杂烩"当作是自己的学术论点,不然只会贻笑大方。

在崇尚科学的现代社会,文学研究更要谨慎,尽管哗众取宠的文字能瞬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最终也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文化自信而盲目自大,这种学术研究也只能昙花一现。想要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肯定自己国家的文化即可,不可夸大。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英国的人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早期是原始社会状态,12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建立,进入封建社会。

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公元五世纪—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两部都有人群南渡北海移民大不列颠岛,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两部落才融合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通过征服、同化,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大不列颠岛的“土著人”(凯尔特人),再加上后来移民的“丹人”、“诺曼人”经长时期融合,盎格鲁-撒克逊的数个王国陆续建立。在艾塞斯坦(924年-937年在位)统治下,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形成英格兰。

BEN 是一个人的人名,是当时“大本钟”项目的负责人,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伦敦锺塔Big Ben,又习惯以大笨钟称之。大钟的名字Benjamin,也许是从当时著名的拳击手考特 (Benjamin Caunt)而来,或随大钟的建造者霍尔 (Benjamin Hall)而命名。

英国现在的正式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不过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707年时候成立的是“大不列颠王国”,吞并爱尔兰后1800年改的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没有“北”)1922年之后才是今天这个名字

“大英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等可以说是通俗的叫法,但和包括“英国”在内的这个称呼,都有不科学的地方。

大不列颠,我们已经知道他只是今天英国的一部分(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而已。而“英”是指英格兰,也只是一部分。而且严格说,英国是个“王”国也非“帝”国。

所以,其他国家更多习惯称英国为“联合王国”,英国的简写也习惯是UK(United Kingdom联合王国)

英国人种族的由来是欧洲大陆和本土土著。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英国的土著是凯尔特人,将英国带入文明时代的是征服者罗马人,而最终成为英格兰主体的则是罗马人退出之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一支),这三大族群形成了后来的英国,而这三大力量的交织,又集中体现在了《亚瑟王》的故事之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3032719100900a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