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英国被羞辱,最伟大的英国人为什么羞辱英国?英国政局对中英关系有何影响?

英国媒体透露,约翰逊在离职前向白金汉宫提交了一份50人名单,誓要把首相的最后一丝权力用尽。根据英国制度,首相在离职前可以向白金汉宫举荐一些“杰出人士”,英国则会按照这份首相的“册封名单”授予荣誉、职位乃至爵位。为了这个名单,英国又吵起来了。

英国历任首相在离职前都递交过“册封名单”,约翰逊的出格之处在于他举荐了50个人,数量很夸张。如果全部落实,英国现存的大部分福利性岗位与福利(薪水更高但没什么工作的协会主席、上议院议员等),都要被约翰逊举荐的人占尽了。

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约翰逊一口气分走了50个福利,其他人能得到的好处就少了,英国能不吵吗?《新政治家》杂志甚至用“对英国最后的羞辱”(下图),来形容约翰逊的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媒体在评论约翰逊时提到了一位一百年前的英国首相,称约翰逊是“第二个大卫·劳合·乔治”(一些中文媒体译为戴维·劳埃德·乔治,但大卫·劳合·乔治才是这位首相真正的中文译名)。

大卫·劳合·乔治是一位怎样的首相?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约翰逊以及当下的英国吗?

约翰逊对英国最后的羞辱

大卫·劳合·乔治在1916-1922年领导英国的战时内阁。这个时间,这个国家,大卫·劳合·乔治无疑是一位影响世界的大人物。没错,与二战时划定世界秩序的丘吉尔类似,劳合·乔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分世界秩序的三巨头之一。

横向比较。1919年的英国既享有世界霸主的余晖,又承载着主导一战胜利的军事荣誉,劳合·乔治的地位远超于未来的丘吉尔。

英国、法国以及美国并称三巨头,但所有人都清楚,劳合·乔治首相才是巴黎和会最主要的操纵者,是《巴黎条约》最主要的缔造人,是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创造者。

凭借着一战期间以及一战后的功绩,劳合·乔治的评价在历任英国首相中排名第三,在2002年的调查中成功入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这样一位最伟大的英国人,为什么会在离任前提交一份极为膨胀的“册封名单”,以至于被英国记恨了一百年,成为了约翰逊“羞辱英国”的历史锚点。

最伟大的英国人为什么要这么“羞辱英国”?

一切还要从一战期间说起。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由自由党把持的英国内阁很快面临着军械不足、兵源短缺、战事不顺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问题越来越严重和突出,阿斯奎斯首相领导的自由党不得不与保守党联合组阁。问题就出在阿斯奎斯身上。阿斯奎斯此前是劳合·乔治的“恩主”,是劳合·乔治的主要支持者。不仅在担任首相后安排劳合·乔治接任财政大臣,还和劳合·乔治一起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大事情。

例如1909年-1911年期间,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和首相阿斯奎斯一起推动财政改革,并在这一过程中废除了英国上议院的否决权,夺走了英国贵族最后的政治权力。

阿斯奎斯和劳合·乔治在过去的合作非常亲密,劳合·乔治摆明就是阿斯奎斯的继承人,很可能会在阿斯奎斯之后接任自由党党魁和首相。但在一战过程中,两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分歧,甚至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

阿斯奎斯

阿斯奎斯是一个传统的英国式政客,讲求离岸制衡,对发生在欧洲的冲突比较冷漠。一战前夕,各国早在7月28日之后就开始互相宣战了,但英国一直试图保持中立。直到德国军队入侵比利时之后,阿斯奎斯首相才宣布英国对德国开战。

一旦德国拿下比利时,德军就会对法军形成包夹态势,法国就危险了。

作为最后的宣战国,英国的表态揭开了一战帷幕,可阿斯奎斯首相仍旧漫不经心地对待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战争。也许是并不了解战争,也许是态度上趋近保守,阿斯奎斯很少发表对战争的看法,也很少以战局变化为依据调整英国决策。

与之相对的是,劳合·乔治对待一战的态度在当时来说非常激进,双方的分歧非常大。特别是在兵源问题上,劳合·乔治要求取消英国过去的“志愿兵制”,改为征召国民的征兵制,以此弥补英国军队在战争中的牺牲。与之相对的是,阿斯奎斯首相带领的自由党极为反对这一点。

自由党在英国曾盛极一时

围绕“志愿兵制”还是“征兵制”的政治角逐在英国持续了很久。阿斯奎斯领导大部分的自由党人通过“夸大民众不满”等种种手段阻挠“征兵制”,身为自由党要员的劳合·乔治则和大部分保守党人走到了一起,共同推动“志愿兵制”。

随着“征兵制”的胜利推行,这次政治分歧的结局奠定了英国未来的基调:阿斯奎斯带领自由党退出舞台,劳合·乔治则和保守党一起主导英国政务。

极为戏剧性的一点是,彻底割裂两人关系的居然是一纸“议和书”。1916年11月,一份阿斯奎斯建议与德国人公开谈判、停战的备忘录在内阁流传。阿斯奎斯不想看到英国男人牺牲在战场上,可劳合·乔治无法忍受首相的软弱。

议和就能换来和平吗?这一幕与南宋时多么相似。不同的是,劳合·乔治极具野心。短短一个月之后,劳合·乔治就联合了除自由党以外的英国各势力,共同向阿斯奎斯首相逼宫(劳合·乔治12月1日极具创意地提出组建战时内阁,建议由四人组成,但不包括首相)。几天之后,阿斯奎斯首相辞职了。

阿斯奎斯虽然输了,但这位政要并没有交出自由党,他依旧是自由党的党魁,这一更具戏剧性的一幕为劳合·乔治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战争时期,劳合·乔治通过战时集中权力的方式把权力集中在首相身上,与少数的保守党成员一起执掌英国。“首相负责制”让劳合·乔治不再依赖自由党,但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

一战胜利让劳合·乔治走上神坛,可盛极而衰,没有党派支持的劳合·乔治很快陷入到了孤立无援的困境(逐渐衰弱的自由党不支持他,保守党更倾向于自己人)。保守党与劳合·乔治的分歧在战后逐渐加剧,失去保守党支持的劳合·乔治只得在1912年10月递出辞呈。

劳合·乔治为什么要在辞职后交出一份厚厚的“册封名单”?一方面是这位“孤家寡人”急于获得支持,需要用利益与掌握权力的政要交换;另一方面是当时的英国政坛正处于关键的混乱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力量相对均衡),劳合·乔治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劳合·乔治在辞职后依旧致力于政治活动,多次参加英国竞选。可惜当时的保守党很团结,而自由党已经彻底分裂、势微,劳合·乔治的多次努力以失败告终。

目前的两位英国首相候选人

劳合·乔治的“册封名单”是为了再次竞选,约翰逊的最终目的很可能也是如此,这也预示着英国政坛局势很可能与一百年前相同。

如果是单纯的利益交换,50人的名单意义不大。约翰逊目前正是众矢之的,闷声获利才是正确的选择,他完全可以用20人名单获得相近的利润(只要提高每个名额的“单价”就可以了)。不是为了物质,那很可能就是为了政治。

假设1个人能关联1位议员,50人名单就意味着约翰逊为归来准备了50张议员票,这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同样的,这种可能也意味着英国保守党正处于混乱状态,没有真正服众的首相候选人,最后有可能选出一个“拜登式”的“摆件首相”。如果英国政局真的如此发展,中英的双边关系很可能会进入到一个以中方为主、以自己为主的阶段。英国那边没人说了算,政策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方自然只能先做好自己、先照顾好自己的利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30918183012e531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