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为什么古时叫“金陵”?有什么历史典故?
“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
古代地方志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时的钟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石头山当时是金陵山余脉的一部分,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
唐代《建康实录》对此有明确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二、金陵的历史传说?
南京城墙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在南京至今,还能看到老爷爷在城墙下给孙儿"说古"的动人情景。这些传说故事世代相传,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却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南京城墙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明初建造南京城,所需巨额费用大部分摊派到江南富户的头上,其中浙江吴兴的大富翁沈万山单独认捐了洪武门至水西门的造城费用。传说聚宝门建筑之初,城墙屡建屡坍。有人献计要朱元璋使用沈万山祖传的聚宝盆,朱元璋用计强行征用,并把它埋在第一道瓮城东面的墙下,城门果然修成。于是人们将这座城门称为聚宝门。
在南京水西门到中华门之间有段城墙,高度比别处城墙矮得多。
传说原来这段城墙是安徽太平县人负责修建的。
太平县土地贫瘠,民工缺吃少穿,大家敢怒不敢言,消极怠工。
眼看期限已到,城墙还未完工,民工对负责检查工程的官吏谎称说;"不知是破了什么风水,我们这儿的人个个得了黄病,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
"那官吏看到他们脸色蜡黄,就连忙回宫向皇上禀报。
实际上民工们是拿荷叶将脸擦黄的。
皇上随后下了一道圣旨:为体恤太平民工,城墙没完成的就不罚了。
不过,既得了黄病就要忌盐,从此太平县再也没有官盐供应了。
对这段城墙,人们称之为矮城。
在金川门和兴中门之间,有一段百余丈长的城墙,传说这是朱元璋的一位宠臣负责督造的。
这位大臣不把造城墙的事放在心上。
眼看到最后期限只剩十来天,要备料、派工、挖土、砌墙等等,时间根本来不及了。
这位大臣急坏了,想出一个主意,用大毛竹把这百余丈地方搭成一个大栅栏,筑在城外一道宽阔的河边上。
完工的期限到了,朱元璋带着文武大臣从聚宝门一路巡查,查到这里,由于河道太宽,他们远远观看,谁都没有发现问题。
大臣刘基还夸赞道:"皇上,城外挖一道护城河,这个办法太好了!
应该命令城外都挖,与这里连接,出入城门要过桥,岂不更加安全!
"朱元璋一时高兴,赏赐了那个宠臣。
可事隔不久,事情败露,朱元璋大发雷霆,以欺君之罪杀了那宠臣等一帮人,拆掉了竹栅栏,补筑了那段城墙。
不过,这栅栏门的地名却一直传下来了。
南京城墙自通济门到三山门的南段,几乎全用石材加工成条石砌筑。为建造南京城,明初石匠们被迫从事奴隶式的艰辛劳动。传说石匠每人每天须向监工交出三斗三升石渣,如达不到定额,就要被处死。现在南京东郊汤山镇仍有一个地名叫做坟头,据说就是明初集中掩埋那些被处死的石匠(包括后来开采阳山碑材石料的石匠)的地方
三、秣陵城典故?
南京在古代被称为金陵,后来又称秣陵,原因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南下途经金陵,陪同的术士见金陵四周地势险要,便对秦始皇说:五百年后金陵有王气。
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怒,当即派人凿断方山地脉,令淮水流贯金陵与长江汇合,以泄王气,后又下令将金陵改为秣陵。
四、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里面的典故?
典故:
“欲破”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语。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好像欲与江流抗
“秦皇”二句:《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瘗(yì),埋藏。佳气,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王,通“旺”。
黄旗入洛: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气象,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 此处说“黄旗入洛”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所以说“竟何祥”。
铁锁横江: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锁,均被晋兵攻破。
四海永为家: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句,指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