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红楼梦女性人物汇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你最喜欢谁?

我喜欢薛宝钗。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

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

比如,《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而她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

她天资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在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跟环境下,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有广泛的涉猎。连以“杂事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

曹雪芹在写宝钗时,极力的突出其朴互淡雅的性格,显示出其的恬淡。

如第八回对其住所环境的描述“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还有四十回写蘅芜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己。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俗话说“观人行,知人性”,从一个人的爱好就可以看出几分该人的性格。

这就是宝钗不喜欢涉及是非,不喜欢争风出头,所谓“藏拙守愚,安分随时”,想来和这有极大的关系的。

还有,在五十五回中,王熙凤说她“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有人用这种明哲保身式的处世之道说明宝钗的虚伪和世故。然而宝黛也是不喜出风头,不喜有涉是非的。三人同样了解世俗的浊恶。为何宝玉、黛玉成了正统的叛逆,可宝钗却成了正统的信徒呢?

再一个,就是宝钏比较宽厚,尽管黛玉一次次的挖苦讥笑宝钗,可是宝钗却“浑然不觉”,从未心存芥蒂。

后来连黛玉自己也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

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从上面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待人的宽厚,为人的真诚。所以说,我喜欢她。

当然最喜欢林黛玉。

她倾国倾城,有两弯似蹙非蹙柳叶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行如弱柳扶风,气质非凡。

她性格看似小家子气,实则天真烂漫,真性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怕得罪人,活得真实。

她才华横溢,腹有诗书,最喜欢她那篇《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孤傲的菊花,同样开花,你为什么不和别人同流合污,却要开得这样迟?这里问菊,其实也是问她自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

她和贾宝玉一样,是封建主义的叛逆者,两人心意相通,志同道合,在风霜雨雪的封建社会,这样的叛逆,虽然终将牺牲,但是虽败犹荣,给那个年代的历史史册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人的爱情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是这样的叛逆精神将永留史册。

犹记得贾宝玉为晴雯写的耒文,“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林黛玉前去安慰,这或许是两人最后一次的交心倾诉,晴雯的遭遇也预示了黛玉的遭遇。

小时候看不懂,长大了看到泪流满面,桃树下两人同看着一本书,画面是多么美好,但任他如花美眷,也敌不过这似水流年。

一切仿佛梦一场,数不尽的风月情浓,叹不完的良辰美景,仿佛不曾有过,却仿佛在书中成为了永恒。

最喜欢或者说最欣赏贾探春。

对比王熙凤,探春有着出色的管家才能,就连王熙凤自己都承认的,比她更厉害了一层。

探春不仅是管理能力出众,更主要的是识文断字,有着长远的见识,眼见思想不比男子差。

这样的玫瑰美人,将来嫁人后,可以想象必定比王熙凤管家更加出色,不会出现王熙凤的放印子钱,黑心黑肺的为了钱财害人性命。

就从赵姨娘来要银子的事就能看出,探春管家必定做到知人善任,公平公正,除兴利弊。

对比林黛玉,探春性子要积极向上,有着一股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劲。

这种勃勃的生命力是林黛玉所没有的。

长久生活,是愿意面对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还是面对一个整天在哭泣悲伤,自怨自艾的病美人呢?林黛玉是神仙中人,可远观不可亵玩,现实中还是探春才是良配。

出身见识都有,健康的身体,出色的容貌,卓越的能力,远见的思维,怎么看都是最合适的妻子人选。

再对比薛宝钗,那就更要说了,比薛宝钗多了份人气,薛宝钗太过完美,也太过冷漠,始终感觉不到她的情绪,她的思想,毕竟没有谁愿意面对一个先生过日子。探春就不一样了,她善良活泼,就拿悄悄的赠玉佩给邢岫烟,来说,懂得照顾他人的体面又给与了帮助。

在对比惜春,在检抄大观园时,探春对于手下人的信任与维护让我动容,跟着这样的主子才能有好的未来,对比惜春的冷漠无情,可不是温暖多了。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惜春可以冷漠的无视,生恐带累了自己,更不会求情了。

探春则不然,她对于身边人的维护与信任,是建立在绝对的管控能力上,约束的了身边的人。

这样有情有义的姑娘才招人喜欢。

更不用说迎春了。这样看来探春这样的女孩,如何不让我喜欢,要才有才,不止是管家才能,更有文采,更有见识。善良仁慈,能怜贫惜弱,爱护身边的人。活泼可爱,美丽动人的玫瑰花儿,总是最动人的。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贾巧姐、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成功的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的经典艺术群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靓丽的风景线,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金陵十二钗”中我喜欢林黛玉多一些,更多的是怜爱。

林妹妹倾国倾城,体弱多病,虽然表面看起来冷冰冰,多愁善感的 ,其实心底非常善良。

虽然拿当今社会的观念来评判,黛玉爱使小性子,性格不开朗,缺点不少,但那是她那个时代所造就的。

通过黛玉葬花,我们又发现了她内心的善良,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归土最干净,于是写了《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怜花其实就是怜自己,用花来比喻自己的处境,体弱多病的她担心自己的生命有一天也会像这花一样凋谢,所以感伤流泪。

黛玉在贾府的地位,虽有贾母和宝玉的疼爱,依然是寄人篱下。

父母双亡,没有至亲疼爱,总觉得风霜刀剑严相逼,自恋之心常有,见落花而感身世,倍感满目凄凉。

落花虽美,却伴随着一缕消逝的悲伤和遗憾。

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只有黛玉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敢于和命运抗争。

作者把他心目中女子的形象都赋予在黛玉身上,加上宝玉的倾心,我们得到了一幅永恒的画面。

薛宝衩

这个人物最复杂也最纯粹,最入世又最出世,最温柔善良又最坚贞不屈,最智慧又最叛逆,最和光同尘又最卓尔不群,是文学史上最美好的人物形象之一。

复杂是她懂得多,知道得多,小小年纪就要帮扶母亲料理家事,知道世事艰辛,所以凡事特别成熟,思虑特别周全。纯粹是她虽然有着这些心事,但是从未失却纯真女儿心态,比如扑蝶,比如和姊妹玩闹,比如拿着哥哥送的糖人看出了神。

温柔这个不用说了,书里每一处都写得明明白白,唯一一次发火是因为宝玉确实太过分,但即使大怒也不肯过分,看二玉羞了就一笑揭过了。

善良也不用说,黛玉湘云岫烟等人都得到过她的无私帮助,探春李纨惜春迎春等人也得到过她的支持,连尤二姐也得到过她的同情。

坚贞不屈是说她在最后都没有被悲剧命运压倒,历尽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

就算宝玉离去,就算家族崩塌,但还是坚强生活,直至独自终老。

大家都知道宝钗的象征花是牡丹,牡丹其实并非富贵花,而是最坚贞的花,武则天游洛阳,下令百花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屈,武则天下令焚烧牡丹,并并弃之荒野,但是牡丹却开得更加艳丽,世人赞叹其傲骨,称之“焦骨牡丹”。

另外宝钗房间里唯一的装饰是两株菊花,菊花也是一种不畏寒冷的坚强的花,所谓“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双重意象都在证明宝钗的坚贞高洁。

智慧是说她懂得多,知识全面,然后善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凡事用学问提着”。

说叛逆是因为她不畏世俗权势,勇于讽刺时弊,不向命运低头,螃蟹诗,柳絮词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

还因为房间布置寒素得罪贾母,在抄检大观园之后立刻搬出去以反抗王夫人,多次讽刺凤姐贪婪,讽刺贾雨村钻营,讽刺世上官员全都是不能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庸碌之辈。

可以说她才是最有叛逆精神的一位金钗。

和光同尘是说她对所有人事都很得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对长辈有礼,对平辈友爱,对下人和蔼。就算对最被鄙夷的赵姨娘和贾环等人她也一样待之以礼,有什么礼物也都均分给所有人,不会厚此薄彼。心胸宽阔,容得下最高尚的君子,也容得下最卑劣的小人。当然还有她从不与人正面冲突,善于用柔和的手段化解矛盾。

以上所有的品质加起来,足以让她当得起卓尔不群这个词,虽然她一直不露锋芒,不与人争名夺利,但她的人格光辉是无法掩盖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宝钗是整个人类文学史上最美好的人物形象之一

喜欢林黛玉不仅仅因为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她的弱不禁风楚楚动人的形态,更是因为她的不趋炎附势玲珑剔透的心。

她有学问但不是世事洞明,她会文章却不懂人情练达。

她像一枝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暗香发。

她像一颗莲,出污泥而不染。

她对晴雯对紫鹃这些丫鬟的怜爱体现出了她的善良,对宝玉的痛彻心扉的却又爱你在心口难开展示了她对爱情的含蓄而又执着。

她的心是玻璃心面对落花也伤心落泪同病相怜。

她的身干净地比水还干净,即使贾宝玉说了一句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她也恼怒怪嗔。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捧净土掩风流。

她不是人她是仙,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林黛玉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因为她是悲惨的;史湘云最能让人想念,因为她是活剥的,女儿中的男儿,一股英气,尤其她说的那句“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更让人疼惜不已;还有“醉卧芍药荫”更是让人觉得娇憨无比,可惜天妒红颜,湘江水逝楚云飞!奈何奈何,红颜薄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211181730331b1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