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500字,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安平桥导游解说词(下)

中亭(石将军、泗州佛)

中亭原名“泗州亭”,又叫“水心亭”,因位于安平桥晋南两地分界,大家习惯称之为“中亭”,原来供奉泗州佛,后改供观音菩萨。

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重建的,这里保留由历代重修安平桥石刻碑记14方,及眼前这副著名的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还有这两尊守桥的石将军。

石将军身高约1.6米,是宋代原物,从石雕像五官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的闽南人与现代闽南人的外貌特征很相似,高颚骨,宽脸颊,低鼻梁,宽鼻翼,下巴宽厚。雕像做工精细,栩栩如生,你可以从他们的脸部表情上看出他们俩性格上有什么差异吗?

这两尊石将军曾两次被盗,但都转危为安,人称“不肯去石将军”

第一次被盗发生在1993年,两尊石将军都已经装船了,准备偷运去台湾,似乎是将军显灵,船行至石井海面时竟然在原地打转,原来贼人想把石将军直接推入大海,但又心有余悸,只好又将石像运回来,匆匆放在安水公路旁。

第二次被盗是1994年,贼人也是联系了台湾买家,定金也收了,他们这次从漳州龙海出港,船开出不远就遇到台风了,只好返航,将这两尊石将军藏在乡下一间对方柴草的杂物间,不料台风将杂物间的门吹走了,因而被人发现,石将军才又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亭子外面这座三层六角塔叫“窣堵波(sūdǔbō)塔”,第三层塔里就有一尊坐南朝北,戴长头巾,僧袍右衽,持“法界定”手印的佛像,他就是被泉州人誉为“爱神”的泗州佛,也是中亭最早供奉的佛像。

泗州佛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代高僧,法号“僧伽”,何国人,就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于唐龙朔二年来中国,后来在泗州修行,就是现在以小龙虾而闻名全国的江苏盱眙。

为什么这外国和尚会成为闽南人崇拜的“爱神”呢?

这与观音助蔡襄造洛阳桥有关。

传说蔡襄在建造泉州洛阳桥时资金不够,观音菩萨化成一美女站在洛阳江中的小船上,说是谁用银子抛中,她就嫁给他,泉州很多大款就使劲往船上砸银子,船仓都装满了也没有一个人抛中,一个泗州人看着新奇,虽然只有一枚铜钱,也想试试运气,这时八仙中的吕洞宾正巧云游路过,他是八仙中最喜欢捉弄人的,故意要让观音菩萨难堪,就把手上的拂尘一挥,那枚铜钱正好抛中菩萨,这下好了!观音菩萨有言在先,不能言而无信吧?小船一靠岸,观音撒腿就跑,泗州人紧追不舍,一路追到水头大盈塘,这时候观音停下脚步,化成三头八臂,青面獠牙的忿怒相,问泗州人:“我长这样,你敢娶我吗?”泗州人吓坏了,这时吕洞宾也赶到了,观音变回原貌指着吕洞宾责怪道:“都是你多事!”吕洞宾笑道:“今日年轻人也算为造桥筹资尽了一份力,菩萨慈悲,就别怪小仙了!”观音对泗州人道:“五百年前的善缘,今日我带你修炼正果,也算了却一桩功德。

”从此泗州人被观音菩萨度化成保佑人间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的“泗州佛”。

民间传说,假如你爱上了一个人,只要在泗州佛的后脑勺挖一点土,偷偷地撒在爱人身上就能得到美满的姻缘。

据说泥塑的泗州佛后脑勺部位因经常遭到恋人的偷挖而至“残废”,不得不以木雕、石雕塑像,这也许是恋人们爱得太深造成的。也有记载说,泗州佛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下一个导览点:“公定界止”柱)

中亭“公定界止”柱

在中亭的右前方有一根立柱,上刻有两行楷书:“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者,罚戏一台”。“籴”(dí)字现代用的频率不高,但对于闽南人来说却是个常用字,闽南人买米,现在还是叫“籴米”(diáh bbǐ),与之相应的是“粜”(tiào),粜米,闽南话叫tiò bbǐ。

这两行字是有关贸易规则和市场管理的公约,据说是清代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刻的。

为什么会在中亭的这石柱上刻这条公约呢?

大家都知道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帝从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手里再次收复了台湾,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这次统一台湾之战的主帅是晋江衙口人,靖海侯施琅,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澎湖海战中,蓝理作为“前部先锋”,身先士卒,激战中肚破肠出,依然猛勇陷阵,为统一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施琅将蓝理的事迹以“首功”上报朝廷,受到康熙帝的嘉奖和接见,被誉为“破肚将军”。

蓝理是漳浦人,现在漳州市新华北路还保留有康熙帝的御书“所向无前,勇壮简易”牌坊。

收复台湾后,蓝理升任福建陆路提督。

在清政府统一台湾前,朝廷为了切断在台湾的郑成功与大陆的联系和经济来源,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实行“迁界禁海”政策,就是拆毁民居、庙宇,强迫东南六省沿海居民内迁30里,到了施琅收复台湾,蓝理到任福建陆路提督时,虽然朝廷已经宣布“复界”,但“迁界禁海”政策施行了20多年,东南沿海经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当时位于安海镇西垵村的西埭已沦为海滩,为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蓝理组织军民重新修筑西埭,并将围垦西埭的淤泥土方填在中亭两旁,营建一里长的“中亭街”,筑有店屋168间。

当时为了解决水头、安海两岸民众生意上的纠纷,因此在这根石柱上镌刻这条规则公约。

蓝理提督府遗址就在水头镇巷内村顶三房的公厅“跃鲤堂”,水头当地人称之为“新府”。

蓝理这人可以说毁誉参半,水头人骂他欺男霸女,贪婪好色,残酷无情,但他在任福建期间抓治安建集市,发展经济,做了不少好事,厦门南普陀寺就是蓝提督协助施琅重修的,还有普陀山普济寺、法雨寺、南天门、清凉庵在“迁界禁海”时也遭到破坏,也是在蓝提督的主持下修复的。

(下一个导览点:郭沫若诗碑)

中亭 郭沫若诗碑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纵全消。

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谟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

复台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右《游五里桥》 --郭沫若

这首七律诗是1962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游览安平桥时写的,刊登在1963年2月21日的《泉州报》上。

我们就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五里桥成陆上桥:

因安海湾港路淤积,海岸线不断前移,安平桥以东,安海一侧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围垦“政府埭”,后停工,1952年重兴围垦工程,取名“解放埭”,并开始种植番薯、甘蔗等农作物。

据知情人介绍,当年郭沫若从安海白塔出发步行,因遇雨,走了不久就返回了,所以他看到的并非横卧在碧波荡漾海湾上的安平桥,而是沧海桑田的“陆上桥”。

郑藩旧邸纵全消:

“郑藩旧邸”指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1604-1661年)在安海建造的藩王府,根据记载中片言只语,其旧邸约在现在安海镇兴安路“东斗夫人妈宫”一带(未考证,仅供参考)。据郑成功之孙郑克塽《郑氏附葬祖父墓志》记载,郑家祖居“南安县杨子山下石井乡”,后移居安海。

英雄气魄垂千古,

劳动精神漾九霄:

当时安平桥以西的水头段在“围海造田”运动中,正在围垦位于现在“新兴宫”一带的“林柄埭”。郭沫若借称赞郑成功的英雄气魄来赞颂劳动人民战天斗地“围海造田”的精神。

不信君谟真梦醋:

这里讲的是北宋蔡襄(1012-1067年)造泉州洛阳桥的神话传说,“君谟”是蔡襄的字。

传说,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建造洛阳桥时,因江心风大浪急,每次投料筑墩,石料都被激流卷走,造桥工程难于进行。

蔡襄修书一封祈求海龙王保佑,可谁能下海与龙王送信呢?蔡襄张榜告示“谁下得海,赏银百两”,但无人应征。

一天,一位名叫“夏德海”的青年酒醉后也来看榜,围观时听到有人念其名字,便去揭榜,面见太守,当他知道真相时后悔不已,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怀揣书信,喝得醉醺醺地躺在海滩上等死,潮起潮落,等他酒醒时发现自己没死,身上的书信变成了一张黄色的信牒,牒上只有一个“醋”字。

蔡襄见字拆解,“醋”字为廿一日酉时,就是下午17:00-19:00。

果然,当日潮退见底,桥墩如期筑成。

爱看明俨偶题糕:

郑成功(1624-1662年),名森,乳名福森,字明俨。父亲郑芝龙,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郑芝龙第二位夫人。因南明隆武帝赐郑森以国姓“朱”,赐名“成功”,永乐帝封他为“延平王”,所以后代尊称他“郑成功”、“国姓爷”。

郑成功虽出生在日本平户(现长崎县平户市),七岁回国,接受的却是传统中华文化教育。这句“爱看明俨偶题糕”中的“题糕”则是个典故。

据宋《邵氏闻见后录》记载,有一年春节,有人请唐代诗人刘禹锡以“糕”作诗,诗豪“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而拒绝了。郭沫若引用“题糕”典故来说明郑成功虽为儒生,但却有不拘一格,打破常规的胆识与勇气。

复台诗意谁能识:

《复台》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文: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诗中“田横尚有三千客”是引用《史记·田儋列传》里“田横五百士”的典故。

开辟荆榛第一条:

诗中的“荆榛”原指灌木荆棘丛生,这里引申为驱逐荷兰侵略者,开辟荒芜的台湾。

(下一个导览点:水心亭)

水心亭、澄渟院、白塔

水心亭为清道光年间所建,当时因为安海人感到中亭(水心亭)烧香多有不便,而在此建一小宫,分奉中亭水心亭的观音菩萨,因此把这亭子名称也叫成中亭一样的水心亭。

水心亭南边原来是安海的码头。

据《安海志》记载说,原来白塔前有座明代永乐十七年重建的超然亭,是为了纪念续造五里桥的泉州太守赵令衿而建,祀奉观音菩萨,后来安海筑城时拆了,所以水心亭与超然亭是绝然不同的两座亭子。

我们回过来讲一下赵令衿。

我们在前面曾讲过安平桥的建造历史,由僧祖派发起建造,黄护资助,工程从南宋绍兴八年开始,建了七年,后来因资金问题停了六年,僧祖派与黄护也相继去世,到了绍兴二十一年,泉州太守赵令衿到任后才重启工程,一年后全线完工。这赵令衿的号就叫“超然居士”,所以后人才会在这里建“超然亭”来纪念他。

这个赵令衿太守据说人很帅,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皇族第六代,高干子弟,他在泉州当了四年太守,做了很多好事,除了造五里桥外,还建了安海的东桥、惠安永济桥等惠民工程,后来他回去杭州述职,到宰相秦桧家族的祠堂参观时,说了一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这人的好运气最多传五代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的意思。

水心亭

这事被人密告,大权在握的秦相觉得赵令衿在讥讽他,遂将赵帅哥给抓起来,所幸的是,秦桧在赵令衿被抓的当年(1155年)11月就死了,赵令衿得以平反,被朝廷分配到宁波当“观察使”,还赐了“安定郡王”,当了个清闲的政协委员,整日与和尚一起玩,绍兴二十七年(1158年)十二月初四,赵令衿在宁波去世。

与水心亭相连的这间澄渟院是僧房,三开间,用石板架设成地板,原来地下就是海水可达的海域。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弘一法师应水心亭丰德法师的邀请,由漳州瑞竹岩,经同安梵天寺到安海,在这澄渟院修行弘法达一个月,安海及附近的民众都慕名前来聆听大师说法。据水头陈厝的陈慈惠先生说,他阿公陈坚杉与弘一法师亦师亦友,以前家里有许多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及照片,可惜“十年动乱”时都被毁了。

白塔是安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22米,五层六角,原名“瑞光塔”,是安平桥的附属建筑。安海有个“白塔点灯”的风俗,每隔60年点一次灯,据说每次点灯,第二年安海总能有人金榜题名,明代时,安海就有进士21人,举人71人。

既然一点灯就会出人才,那为什么不年年点灯呢?

“白塔点灯”不是年年都可以点的,只能在庚寅年(虎年)点,每一个甲子点一次,有人认为这与白塔的风水位置、建塔的方向和时间有关。

上一次“白塔点灯”是2010年,第二年安海真的出了一个泉州理科状元,四人被清华、中科大、上海交大免试录取,晋江市高考第一名、第二名都是安海人;下一个“白塔点灯”时间是2070年,上上一次则是在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2103122062473d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