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安阳历史文化作文400字,一句话形容安阳文化?

安阳是殷商文化的代表。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有闻名世界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

安阳一座古老而又青春的城市,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爱我的故乡安阳。

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攸久,文化遗存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殷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古城是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安阳最能引人入胜、最能打动人心、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是在这个城市中曾经辉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阳独特的人文魅力。

1、殷墟: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逐步将殷墟建设成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遗址公园,把殷墟作为一个保存完好、环境古朴自然、历史信息丰富生动、文物遗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实有效保护、给人启迪、供人欣赏的古老文明遗址,世世代代传续下去。

总体构思为:一河、三区、五景,即以洹河为纽带,依托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岗区,形成五个景点组团:入口标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遗址展示、洹河绿化带和周围整治。

2、古城:既继承与发扬古城的整体历史文化风貌,又便于开发、改造、创新,体现时代要求,实现传统风貌的延续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古城格局、传统街区、典型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坑塘、古树名木、空间轮廓和整体环境为重点,突出传统风貌、地方特色,以保护为基础,实现古城的有机更新和传统风貌的继承和延续。

将来的安阳古城,城隍庙、高阁寺、郭朴祠、许三礼祠堂、钟楼、文峰塔、天宁寺与仓巷街传统街区,东、南、北大街,唐子巷等历史街区浑然一体,环城河清彻宜人,两岸绿树成荫,景致优雅,展现出安阳明清古城的历史风貌。

1、安阳桥庙会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有一次被敌人追得溃不成军,一路逃至安阳河北岸。

往前是翻滚的河水,后面是疯狂的追兵。

朱元璋心里暗叫“不好!

”这时,河里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个庞然大物从河里一跃而起,横跨在洹河两岸。

朱元璋定眼一看,是一条身长数丈的大鲸鱼。

他急忙从鲸背上向南逃去,躲过一劫。

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对此念念不忘,命人修建鲸背状石桥以示纪念。

鲸背观澜由此得名。

2、安阳桥庙会不仅是安阳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民“娱乐盛典”,更是安阳老百姓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有着浓浓的老安阳味道。

3、2009年,安阳桥古庙会被正式列入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没有特指的情况下说安阳老槐树都是指位于安阳文峰北街唐子巷口东不远路中央的老槐树。

相传,明初,连年战乱,中原地区人口大减,朱皇帝从山西往中原迁移人口,洪洞县是迁出地,安阳地区则是目的地之一,政府诓骗老百姓说不愿迁出的在洪洞大槐树下集合,结果出尔反尔,强行把集中的老百姓迁出,人们就记住了“家在哪里住,山西洪洞大槐树”,也就对大槐树有了特殊的感情,由于安阳地区有大量洪洞移民,他们睹物思乡,也由于这棵槐树树龄久远,体量巨大,人们也就把这棵大槐树视若圣物,既使修路也没有移动它,而是把它保留在了路中央,并且修了花池栏杆加以保护,使它成为了安阳的地标之一,并且槐树也成为了安阳的市树。

安阳最有名的老槐树,当属老城区文峰北街那棵树龄400多年的古槐。一提起“文峰中路大槐树”,可谓无人不知晓,它已经成为一株名符其实的地标之树。

这棵古槐原来位于中山街西侧的一处居民院落当中,当年修建文峰中路的时候,它被原址保留,道路南侧的线型还专门作了调整。

当时筑路的市政工人用了一辆8吨的工程水车来浇灌它,还在周围垒砌了台基加以防护。

而今,经过园林绿化工人的悉心呵护,这棵老槐树已枯木逢春,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延年益寿,与周围的街道建筑环境相得益彰,点缀着安阳老城古朴典雅的历史文化氛围。

安阳人之所以对文峰塔东边棵老槐树这么情有独钟,话说明朝初年,常年战乱,烽烟四起,中原地区变得地广人稀。

于是,明朝政府下令,使得人口大量向中原地区迁徙。

河南彰德府,也就是安阳,是当时移民的目的地之一,槐树成了移民们怀祖的寄托。

很多老安阳人认为他们的先人来自山西洪洞县,因而,对大槐树有着一股特殊的情感。

特别在民间,大家对槐树更是抱有一股敬畏之情。

1986年11月16日,安阳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一项决议:选定国槐作为安阳的市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30703132014dd5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