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红旗渠的故事及由来,修红旗渠的真实历史?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由林县人民从太行山腰修建。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林州(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曾跌死跌伤多人。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一大奇迹。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 奋战十年劈开太行山,建成长达1500km的红旗渠,引来了漳河水,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

在具有”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期间。其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红旗渠旅游黄金线路由红旗渠分水苑和青年洞景区组成。

分水苑景区,红旗渠总干渠到此一分为三条干渠,南去北往延伸林州腹地。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庆典在此举行。

苑区主轴景观带上分布着水利科普园、精神之柱、演艺广场、红旗渠纪念碑、***的翠柏、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和红旗 渠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等,与红旗渠纪念馆一起构成虚实结合的景观群落,呈现出现代与古朴兼而得之的风貌。

红旗渠纪念馆通过515米长的展线,采用空间环境、雕塑、绘画、多媒体等艺术手段,营造了再现历史、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 历史的效果与氛围,从而使人们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今天的使命重托。

红旗渠精神:

1、劈山填谷,工程艰巨,改变了河山旧貌。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总投工3740.2万个,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

2、困难时期办大事,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制裁我国。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

3、结束了林县人民一直缺水盼水的历史,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红旗渠是上个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历经十年之功,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巍峨太行山上修建的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它以浊漳河为源头,通过开山通道把漳河水引入林州做灌溉用。

红旗渠灌溉渠分干、支、斗三部分。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为1525.6公里。

这条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孕育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元代潞安巡抚***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

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困难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

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

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

红旗渠讲述了一个讲述了关于林县县委书记阎运德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做出巨大牺牲,开凿、修通红旗渠的故事,塑造了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人形象,颂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讴歌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民族品格。

六十年代的林县吃水难,难于上青天,那时的林县人风行一句话:一辈子咱只洗三次脸,生下来洗次脸,娶亲时洗次脸,死时最后洗次脸。世代的穷苦,工程的艰巨,使林县人根本没有奢望每天都吃上水、用上水……

一个水利学院的技术员刘广泰被林县的闫书记请进了山,来给林县人修渠引水。于是这群一无所有的农民,用不屈的坚韧劈开了1200多个山头,挖通了600多个隧洞,开出了74公里的蜿蜒渠道,修筑了这条荫及后代的红旗渠……

电影《红旗渠》讲述了一个关于河南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用了十余年时间修建了一条人工渠的动人故事。

有道是林县自古有“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传说。

197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了一部纪实电影《红旗渠》。影片跟拍10年,共留下一万多尺胶片。

电影《红旗渠》解说:“他们要把漳河拦腰斩断,逼水上山,然后再劈开石子山,老虎嘴等五十多座山,凿通四十二个山洞,架起几十座桥梁,修建一条宽八米,高四米三,长一百四十华里,饮水量为二十五立方米/秒的总干渠,把漳河水引到林县的分水岭。”

不是历史传说,而是現代版的新愚公移山在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河南的林县广大农民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问题,在巍巍的大行山上开凿“天渠”。使水通过“天渠”流进了庄稼田,流进了农户家,使林县根本上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任羊成老虎嘴里拔牙的故事

在修建红旗渠的人群当中,有一只专门负责出险的队伍,***员任羊成担任除险队队长。

他们每人身上系着几十斤重的绳索,手上拿着特制的铁钩,荡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除去险石,如果稍有闪失,身体与崖壁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出下来的石块,又往往是顺着手中的铁钩,往头上走的,所以一不留神,很容易砸着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工友们跟她开玩笑说,羊城啊,你这是在老虎嘴里拔牙呀,一次出现时,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掉下来,正好打到他的嘴上,当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昏了过去一会儿,清醒后嘴里却鲜血直流,她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原来是会砸在他嘴上三颗门牙,行在嘴里,卡住了舌头,在进行凌空出现作业时喊不出话来,就无法跟上面拉绳子的人配合,他们之间相互使看不见的,只能顺着绳子喊靠绳子传递声音,就是听不出来就无法施工,任羊成情急之下,就拿起腰间随身携带的钳子将三颗牙硬生生的拔了下来,不顾鲜血直流在悬崖上又持续作业,长达六个多小时

        河南省林县是个历史上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方,尤其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缺水,全县不仅人畜吃水困难,而且造成全县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彻底改变全县缺水的状况,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带领下开始修筑饮水工程,从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县,这就是著名的“红旗渠”建设的工程。

        整个工程分三条干渠建设,英雄的林县人民在当时缺衣少食、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团结奋斗、战天斗地,用简陋的工具凿山越岭,筑坝修渠,劈开太行山,打通浊漳河,历时近十年时间,把漳河水引进林县,解决全县严重缺水的问题。

        整个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人,是"***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尤其是红旗渠精神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红旗渠是我国史上的一个壮举,他是河南林县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条生命曲是从100公里以外的山西境内,引进了一条生命区,他是从岩石当中开着出来的,一条挂在百米高空的悬空渠她养育了上万的人的生命使干旱的山区变成了有保障的良田它造福后代,现在成为旅游景点,也是***教育基地

             红旗渠的故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导下,林县人民开始挑战太行山,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建好了红旗渠,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红旗渠修建历时十年,全县50万人,有三十万人参加了修渠工程。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全长1500公里,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耗时近10年,从太行山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解决水资源有限,不部分农田得不到灌溉的问题。林县在1962年开始修建红旗渠,经过10年的修建终于完成。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现出宝贵的生命。

红旗渠是我国建国后的一项举世瞩目的引水工程,当时我国经济落后,人民底子薄,年年干旱少雨,河南林县的群众响应国家号召,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入林线。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真实的历史,1964年的春天,为了修建红旗渠,每个生产队都要派十个劳动力出来,当时的我只有16岁,也和生产队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加入了修建红旗渠的队伍。

那时我们每天需要工作十个小时,每次上工要吹号,下工也要吹号,如果下工的时候吹第二遍号就是要开山放炮,炮一放,震的是天摇地动、山崩地裂,一点也不亚于前线打仗一样。

说到放炮,我也被分配过这项工作,那时我们一个人少的一次可以放5、6个炮,而多的一次能放十几个炮。

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为了方便运输要修林县至石板岩icon的路,路上有一个山墩特别大,大致有上千立方,就堵在正路上,堵住了工程进展,需要炸开。

我负责放一个藏着几十斤炸药的老炮,点着以后,也没有山体之类隐蔽的地方可以躲,我只能一股气跑了4、500米,但是漫山遍野都是被炸裂的碎石头。

幸好我戴了一个柳帽,就是用柳条编成的帽子,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安全帽有减震之类的功能,只可以抵挡一些小石头的冲击,所幸靠着这顶帽子我没受什么大伤。

林州(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曾跌死跌伤多人。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

当时的技术力量,仅有农民最基本的手段,没有任何大型机械,仅用锤头、铁锨、双手。

参与修渠的群众有7万多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最终经过林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红旗渠终于建成,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

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很多游客都会慕名的来到此地,目睹这伟大的工程。

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动工,至1969年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0多公里;支渠51条,总长500多公里;斗渠290条,总长近700公里;农渠4000多条,总长2488公里。

修建红旗渠,参与群众7万人,10年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今天红旗渠其中的一段“青年洞”已经建成了一个让人参观的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汇入林州,来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来具体感受一下林县人民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发挥穷棒子精神把人造天河镶嵌在太行山麓的。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源于1953年,当时中国的水利事业非常落后,农村大量缺水,水利工程极度破败。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派遣了大批工人和农民到甘肃省定西县修建红旗渠,使得河水可以输送到旱地上灌溉。

在修建的过程中,工人和农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山崩、洪水、风沙等等,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为这个工程奋斗了两年,最终修成了这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渠道。

这是一段极为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新时期开展水利事业的典范。

回答: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还折了两次腿,受了四次重伤。他修渠10年,又护渠25年,直到退休回老家定居。

      红旗渠的铁姑娘修渠英雄:

      红旗渠开工后,19岁的郭秋英积极报名参加,大队批准了她的请求,并委任她为“铁姑娘队”队长。起初,她们不会打钎、扶钎,就向父辈们学习;扶不好钎,铁锤打在手上,就简单包扎一下伤口,咬咬牙再接着干。慢慢地,她们逐步掌握了抡锤、扶钎、打炮眼等技术。

      当时,每次放完炮必须等浓烟散去才能继续施工,大大耽误了工程进度。郭秋英就提议:“男同志休息休息,咱们先进去,把烟排出来,把这个工程时间往前赶一赶。”在浓烟滚滚的隧洞里,姑娘们脱下外套,来回甩动着将浓烟往外赶,一趟又一趟,大大缩短了散烟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苦战一年后,铁姑娘队和其他民工一起凿通了长达400米的换新天隧洞。

1 简短而又感人2 红旗渠修渠是中国人民***在1949年前往陕北开辟灌溉区时所进行的一次壮举,由于地形险要,气候恶劣,人员和物资严重短缺,修建进展缓慢。

但正是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一群革命志士以极强的意志力和无限的缜密计划,在303天内凿山穿洞、疏浚河道,铺设沟渠,完美地实现了灌溉工程的目标,被誉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

3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战士不怕牺牲、勇攀高峰、攻坚克难、自力更生的进取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其故事也成为一直在激励新时代的年轻人们不断去创新、敢于挑战。

1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很感人激励人心。

2 故事发生在1959年至1965年,当时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的农田水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动了群众修渠运动,而红旗渠成为了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故事讲述了无数普通人拼死拼活,在艰苦的条件下修建红旗渠的英雄事迹,他们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3 这个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亮点,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团结。

这个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旗渠修渠的英雄故事主要是关于杨贵和参与修渠的农民工们的事迹。

杨贵是红旗渠的总设计师,他带领着一支由50万农民工组成的队伍,历时10年修建了红旗渠,这条渠道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修渠过程中,杨贵和农民工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山体崩塌、洪水泛滥、疾病传播等,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段英雄史诗。

红旗渠是英雄的的渠,是临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修渠出现了铁姑娘队,铁姑娘们不如儿男,为修渠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任羊成,他本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成为红旗渠众多建设者中的模范人物和时代英雄。

开山、放炮、炸石、排险是修建水渠的基础工作,在青年除险队,任羊成任除险队长。在爆破、除险的过程中,任羊成身先士卒,挑战极其危险的工作,他五次受伤,每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除险工作中任羊成每天腰系大绳,身悬空中,飞崖除险,为崖下修渠民工安全开路,而自己几次从半崖上摔下来,掉到均针里,浑身扎满了枣刺,石头落下砸掉了三颗牙,他也不肯下火线。

回答如下: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红旗渠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期间,有一位叫***的年轻人,他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陡峭的山崖,把钢筋和水泥等建材一包一包地背上去,为修建渠道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仅仅是勇敢的斗士,更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他的故事激励了整个国家,更是成为了中国劳动精神的象征。

上世纪六十年代,苦于被极度缺水长期困挠的林县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不甘现状,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遂道,建成了全程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发生的一件件传奇故事。

重新安排旧山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县委书记楷模一一杨贵

20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杨贵来到了林县任县委书记。面对林县因长期极度缺水而贫困交加的现状,杨贵决心率领全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彻底改变世世代代受干旱缺水煎熬的困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y20240406143212841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