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成了成语的高产区。中国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讲了4位暴君(其中3位是亡国之君),均留下了成语典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成语吧。
夏桀与妹喜
1.时日曷丧
“时日曷丧”出自《尚书•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成语的主人公是夏桀。
夏桀,姒姓,名履癸,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东菜园镇西河村)人。
夏朝末代君主。
夏桀在位时,骄奢淫逸。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终日与宠后妺(mò)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夏桀重小人,轻贤臣。
有人引见伊尹给夏桀,伊尹劝说夏桀要体谅百姓的疾苦,以尧、舜的仁政来治理天下。
夏桀不听,他告诉伊尹:“人民跟我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
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伊尹无奈,离开夏桀投奔商汤。
商汤把夏桀的这句话告诉夏民,试探夏民对其国君夏桀的态度。
夏民指着太阳诅骂:“若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我这个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商汤明白夏桀已失去民心,于是起兵统帅诸侯讨伐夏桀。
夏桀大败,被流放于南巢,最终死于亭山。
纣王与妲己(图片来自影视)
2.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出自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成语的主人公是商纣王。
商纣王帝辛,子姓,名受,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商纣王”。
关于商纣王的故事,大家都有了解。
特别是1990版的电视剧《封神榜》(达奇饰商纣王、傅艺伟饰妲已),虽有演绎的成分,但基本讲清了那段史实,这里不再赘述。
国人暴动
3.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出自《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成语的主人公是周厉王。
周厉王,姬姓,名胡,西周第十位君主。
周厉王暴虐成性,奢侈专横。
西周百姓都议论他的过失。
召穆公就劝谏说:大王的政令太暴虐了,百姓不能忍受,都在议论。
周厉王听后大怒,找到一个巫师来监视那些议论的百姓,发现谁议论,就抓起来杀掉。
这样一来,议论的人渐渐少了。
百姓没有再敢开口说话的,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非常高兴,告诉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召穆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
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
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周厉王不听劝阻。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都城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反抗,史称“国人暴动”。
百姓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
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
臣下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
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只好带领亲信仓皇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
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周厉王病死于彘。
周厉王祸乱了西周,西周并末灭国,多亏两位相国——召穆公、周定公。之后二位相国共理朝政,号称“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烽火戏诸侯
4.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出自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周幽王。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shēng),西周第十二任君主。
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仪态万千,就是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
虢石父就献计说:何不令人点燃烽火台,以此逗引褒姒发笑?昏庸的周幽王果真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士兵点燃烽火。
霎时,烽火台狼烟冲天,各地诸侯一见狼烟,以为敌寇入侵,急忙率领本部兵马前来勤王。
各路诸侯来到骊山脚下,连敌寇的影子也没有见到,一看山上,周幽王和褒姒正坐在台上饮酒作乐。
诸侯们才知道被戏弄,一个个悻悻而回。
褒姒看到骊山脚下人马乱作一团,终于粲然一笑,周幽王大喜。
此后,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又数次戏弄诸侯。
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
周幽王听到消息,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
各地诸侯以为又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再出兵。
犬戎兵马攻入都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仓皇从后门出逃,途中被犬戎兵追上砍死。
西周从此灭国。
常有人把夏商周的灭亡归罪于女色。《左传》就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之说。一个朝代灭亡究竟因为什么,看过这几则故事,相信读者心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