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唐代上元年间,长安城里有个叫郑小仙的艺妓,有沉鱼落雁之色,又有闭花羞月之容,长安城许多有钱有势的公子少爷想要结交她,但她都不理会,唯独对进京来赶考的苏州书生李春和情有独钟。然而,郑小仙与李春和的相识,差点毁掉了李春和的前程,还逼着他的母亲,追到京城来兴师问罪……
苏州书生李春和从小聪明好学,饱读诗书,母亲裴氏自从丈夫在春和十岁时去世后,就专心培养春和,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李春和知道母亲的辛苦,读书极其用功,成绩也一直不错。
这一年,十九岁的李春和奉母命到京城长安参加京试。临行前,裴氏拿出积攒的千两白银和五两的金锭交给李春和,让他到了京城先找个安静的住处,好好温习功课,等完试用节余的银两再去拜谢师恩。
李春和收好银两,拜别母亲,在家仆李辛地陪同,打马一路北上。主仆二人走走停停,近一个月时才到了长安城。为了方便读书,李春和就找到城外一家僻静人家的后院住了下来。
离开考还有四个多月,李春和读书之余就闲逛长安城。一日,李春和独自出行,进城游逛,途中休息时,见一个年轻姑娘在一个丫环的搀扶下从身边经过。姑娘长得极其美貌,李春和登时就看呆了,心想: 这是谁家的闺女?这样娇嫩动人?
见两个女子上了一辆花车要离开,李春和二话不说,就赶紧随机雇了一匹马,悄悄地跟了上去。没几分钟,李春和就骑马追上了花车。姑娘见有人跟来,就撩起车帘张望。李春和长得英俊帅气,那姑娘突然见了,也是心里一动,赶紧害羞地放下了帘子。
花车进了城,转了几条街后,停在一处带有楼阁的院落。两位姑娘下车,走进了院落。李春和抬头一看,见门牌上写着:“怡红园”,一下就明白了。见李春和在院门口发呆,赶花车的人笑着告诉他,那姑娘名叫郑小仙,是京城里有名的艺妓。
第二天,带足了银两的李春和便到怡红园里来找郑小仙了。说来也巧,李春和进了园,就碰到了郑小仙的丫环,正要说话时,鸨母出来接待了李春和。李春和说明来意,并将一包银两交给鸨母,让引见郑小仙。
那鸨线见钱眼开,笑眯眯地把李春和带到了郑小仙的房间,之后就转身去安排酒菜。郑小仙见了李春和,心里又欢喜又好笑。欢喜的是李春和能来找她,好笑的是李春和呆呆的样子。李春和被郑小仙哑然一笑,这才解了尴尬,便随口问起了郑小仙的身世。
原来郑小仙是一个落魄秀才的女儿,只是秀才考取了功名,还未等到上任,就病死途中。
因为家中太穷,从小聪明的小仙读了不少书,也会作诗喝曲,为了安葬父亲,小仙不得已就流落到了红尘之中。
李春和知道了郑小仙的身世,被她凄惨的经历所打动。
此后就常来怡红院看望郑小仙。
时间久了,两人就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情爱也一天比一天深。
转眼就到了考期,郑小仙精心备了点心和笔墨纸砚,装在考篮中,送给李春和去应考。李春和恋恋不舍,一考完试就赶回来看郑小仙。
可是,不出所料的是,李春和由于和郑小仙频繁相见而荒废了功课,而榜上无名。这次应考,李春和虽然没有考取,但他却不以为然。为了迎接下期考试,李春和干脆就搬到了怡红园去住。
郑小仙见李春和执意要来,虽然心里欢喜,但她却觉得李春和不该来这里,应该找个清静的屋子,安心读书才好,但李春和却是不肯。
让李春和没有想到的是,自从李搬致力园里来住,那鸨母就变着花儿让他掏银子,有时候实在没有理由了,就说李春和的到来,让郑小仙没有时间去接待客人,这些钱应该由李春和掏。
春和为了不让郑小仙再抛头露面,也为了能和郑小仙多待一会,只好不断给鸨母银两。
然而,李春和带的银两毕竟有限,到了初冬时节,银子没了,金锭也兑了银子花得差不多,那鸨母见到手的银子越来越少,就不给好脸色给李春和看了。
到后来,老鸨母就指桑骂槐地下逐客令了。
郑小仙也忍不住了,就和鸨母吵架说理,还说自己要赎身出去了,鸨母这才缓和了一些。
不过,鸨母看着郑小仙已经完全爱上了李春和,而且一直也不应酬别的客人,就想着一定要把李春和赶走。
这天一早,老鸨母雇了一匹马,让李春和骑马去白马寺的山门外等候,说她要把郑小仙送过去,给他们求佛求姻缘。李春和不知道有诈,就飞马直奔白马寺而去。李春和刚才,鸨母就把李春和的家仆李辛赶出了怡春园。李辛没有去处,幸好还有些银子,就一路往苏州赶回了。
鸨母见李辛走了,随后叫来车子,装上全部家当,带上郑小仙搬到了另外一处僻静的院落,之后就叫人把郑小仙看管起来。至此,郑小仙不见李春和回来,才知道中了鸨母设下的圈套。
李春和飞马跑了一个上午,才到了远郊南山的白马寺,但他直等到半下午时,仍不见郑小仙来,眼看着就要日落西山了,李春和想骑马回去,可是他拴在山门外树上的白马不知去向。无奈之下,李春和只得在寺里借宿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李春和步行回到长安城。到了怡春园时已经是下午了,但园门紧锁,再怎么敲门呼喊,都没有人应声。有邻居认识李春和,告诉他,怡春园已经搬走了,他家的李辛也被赶走,不知道去向了,无处可去的李春和就这样流落街头了。
不过,李春和并不甘心,他在城里四处打听郑小仙的下落,可是偌大一个长安城,有几个人能知道她在哪里呢?无奈,时节进入了寒冬,李春和没有银子,但也得生活,就靠着自己的读书习字,在长安城找了个教书的活儿,还在街头卖字求生活,他想多挣些钱,好四处寻找郑小仙。
再说被李辛鸨母赶走后,就一路直奔家乡苏州而回。到家后,李辛向家母裴氏说了公子的事。裴氏当时就气昏过去几回,醒来后,裴氏把家事交给管家打理,叫上李辛等三个家仆和丫环雇好车就直奔长安而来。
腊月初,裴氏到了长安城,在李辛的引导下,往怡春园而来,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正在街边卖字的儿子李春和。
这李春和自打见不到郑小仙,也花光了带的银子,之后就也不顾脸面了,教书卖字为生,还妄想着攒钱去找郑小仙。
裴氏看到时,李春和正在吆喝着卖春联。
裴氏见儿子成了这样,又气又恨,叫李辛带着家仆收了他的字摊,把他带到了定好的客栈。
见母亲突然出现在长安城,再看看李辛,李春和当下就明白了。进京考试,坠入红尘,不但落第,还流落街头卖字求生……这让原本是官夫人的裴氏觉得颜面扫尽,一想到儿子是为了一卖唱的歌妓成了这样,她就非得见见郑小仙不可。
于是,裴氏就动用在长安城的亲友关系,四处查找郑小仙。
小年的时候,裴氏见到了郑小仙,原本也是个美人坯子的裴氏一见郑小仙,也被她的美貌给惊住了。
不过,裴氏却很冷静,她把郑小仙叫到一边,单独和她说话。
两个人在一起聊了半天,裴氏被多才博学的郑小仙给惊呆了。
到后来,裴氏得知郑小仙的身世后,还为郑小仙卖艺不卖身叫好。
当下,裴氏叫人去找到鸨母,给郑小仙赎了身。
李春和与郑小仙失散几个月后又团聚了,裴氏把两个人叫到一起,让他们立誓。
李春和跪倒在母亲裴氏面前,发誓说,如果考不上功名,就不和郑小仙在一起;而郑小仙也跪地指天发誓说,如果不能助李春和考取功名,她再也不会见李春和。
裴氏听了,心中暗喜,但表情却是严厉认真的。
她让李辛留下,又把郑小仙原本的丫环找回来,让他们二人服侍李春和与郑小仙,也让他们二人监督李春和与郑小仙,随时买书汇报在京城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情况。
此后,在李辛的监督下,也在郑小仙的全力陪伴下,李春和想到自己被鸨母驱赶,又流落街头卖字求生……连自己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又待郑小仙好,唯有靠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对得起母亲的一片苦心,也才能给心爱的人一个美好的未来……
虽然有了郑小仙在身边,但李春和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分心。于是,李春和让郑小仙住在正院里,而自己却独自住到了后院的书房,安静专心地读书习文,只是偶尔思念难耐时,他才会到前院找郑小仙说会儿话,然后又回到后院去读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年初夏再试时,李春和一举高中状元,被任为常州太守。几日后,李春和携带郑小仙,一同回到苏州,先成亲再上任。
后记:幸好李春和的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在认识了郑小仙并不是一个红尘女子,而且对自己的儿子是有真情后,就同意了歌妓郑小仙和自己儿子的事。而郑小仙虽然只是一个有才博学的歌妓,但她却是善良心好,还非常重情重义的女子,在她的陪伴下,李春和的人生成功。看似郑小仙在善待李春和,其实她也在善待自己。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目的是为丰富文化生活,纯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一定的虚构成分,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
---谢谢阅读尔文夜读更精彩---
民间故事:名医给员外女儿医病,号脉后就道喜,父亲说女儿未婚配
民间故事:老士卒贿赂不成,想拿回钱财,被拒后被富豪埋进棉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