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朝始于618年,终于907年,唐朝(618—907)|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90年

资料整理:天下达观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

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

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

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出现万国来朝局面 。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开国统一

明人绘李渊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一说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北魏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陇西李氏涌现过如西汉时的“飞将军”李广等著名人物。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后代。

北周时期,作为“关陇贵族”的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待到北周末年丞相杨坚掌权,才还复本姓李氏 。

617年五月,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同年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

唐朝初期,人口也从隋朝大业初年的八百万户骤降至二百余万户。唐朝的北方边境也受到了来自漠北的东突厥的威胁。

当时的突厥势力空前强大,包括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甚至是中原地区的窦建德、薛举、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都臣服于突厥。

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割据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陇右。

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策动武威豪族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

620年,李世民击败勾结突厥入侵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至此,唐朝不仅巩固了关中根据地,而且发展了实力,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

621年,李世民击溃郑夏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 。

窦建德被处死后,其余部刘黑闼起兵反抗,旋即被李世民、李建成击溃,割据鲁南的徐圆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唐朝统一了河南、河北、山东地区。

621年,割据江陵的萧铣被唐将李靖、李孝恭率军平定。

岭南地区的豪族冯盎降服,虔州的林士弘被唐军击败。岭南各地纷纷臣服。

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619年)便已降唐。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其部将辅公祏便于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起兵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

624年,除割据朔方、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起了统治。

贞观628年,唐太宗李世民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

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李建成、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被迫册立李世民为太子。

八月九日,李渊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徵等诤臣;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在唐太宗执政的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的第一个治世。

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643年)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六月一日,李治即位,即唐高宗。次年改元“永徽”。

653年,高宗借房遗爱等谋反一案,将诸宗室、勋贵中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巩固了自身的皇位。

永徽六年(655年),力排众议,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后,并借机打击顾命之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真正做到大权独揽。

高宗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在文治天下的同时,高宗一朝继续扩张征战,史称“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 。

永徽650年,唐将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高宗袭位后,还持续对西突厥用兵。显庆二年(657年),唐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远袭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生擒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西突厥亡。高宗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永徽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龙朔三年(663年),唐将刘仁轨于白江口之战大败百济、倭国联军于,同年百济灭亡。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勣等率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高宗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人口也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

660年,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皇后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684年,武则天因李显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同时将东都洛阳, 更名为神都。

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掌权与称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她开创殿试和武举, 打击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中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得到提拔,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姚崇等名臣。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 史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即位前后又兴起“酷吏政治”。待到在位末期,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敬晖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社稷、宗庙等恢复永淳以前旧制,将神都改回东都,废北都,恢复了两京并重的格局。

中宗复辟后,一直受到妻子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氏旧党如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敬晖等先后被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曾要求成为皇太女。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唐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

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在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唐玄宗

睿宗复位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712年,睿宗决定让位于李隆基,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次年,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其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朝廷内斗。

玄宗登基后,在政治上,他提拔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韩休、张九龄等贤臣为相,整饬腐败的吏治,并建立了一套监察制度,精简官僚,裁减冗官,设采访使发展节度使制度,导致地方权力增大。

经济上推崇节俭、抑制佛教,并几近荒废的义仓制度,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兴复马政,对外收复了辽西营州及唐睿宗时期赐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并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政权。

西域方面吞并大小勃律并且攻灭突骑施,塞北政权方面降服复国的后突厥,后又扶持回鹘剪灭后突厥。

723年,唐复置北都太原,然而“三都留守,两京每月一日起居,北都每季一起居。”可见北都与长安洛阳两京的地位不等,是为陪都。

玄宗统治下,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改元天宝后,统治者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放纵享乐,从此忽视国事。

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朝政日益败坏。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

唐玄宗后期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从而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导致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安禄山最为著名。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次年十二月叛军攻入东都洛阳,唐玄宗率众逃至成都,史称“安史之乱”。

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安禄山则在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757年正月,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睢阳太守许远等人率领军民坚守大运河咽喉、江淮屏障睢阳(今河南商丘),在睢阳之战中力阻前后叛军数十万人。长达十个月之久,使唐朝能够反攻,从容收复两京。 同年增设凤翔、成都两座陪都而形成五京制格局,宝应762年后结束五都制。

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

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

安史之乱战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

唐德宗任用杨炎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

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发生了持续五年的奉天之难战争。

最后虽叛将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时期主要的割据藩镇

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甚至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之一。

唐德宗死后,经过了唐顺宗的过渡阶段

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

其即位后,经常阅读典籍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等文献,他都仰慕不已。

唐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李纯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间,政绩较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从而取得了元和年间削藩的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朝获得再次统一。

唐宪宗晚期,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党争局面。这两个“朋党”在后来分别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其斗争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

835年,唐文宗与李训、郑注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但以失败告终。

宦官(北司)团结一致;以宰相为首的群臣(南衙)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李德裕

唐文宗死后,唐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继位,改元会昌。

唐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

唐武宗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相对被削弱了。

对于宦官有诸多不满的唐武宗,没有像唐文宗那样采取极端措施来进行解决,吸取唐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了阳为,实则冷淡的手段。

842年四月,宦官仇士良见唐武宗日益亲重李德裕,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于是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激怒禁军闹事。

李德裕闻讯后向唐武宗面奏此事。唐武宗愤慨,于是拿出君主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军去宜布御旨:“此事纯系谣传,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尔等不得信口雌黄。”将士们被震慑住了。 仇士良的阴谋被揭穿后,只好惶恐地向唐武宗谢罪。

唐武宗没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观军容使,以领神策左、右二军。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

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对他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便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官。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内侍监没做多久,基于大势已去,无东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

唐武宗对外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对内平定泽潞镇叛乱。在位时期藩镇降服。唐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唐武宗崇信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之一,史称会昌灭佛。

唐武宗死后,宦官选择光王李忱继承皇位,想继续保持朝政。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抑制宦官势力,打击不法权贵。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注重选拔人才。文化上,再次尊崇佛教。

宣宗时,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摆脱吐蕃统治,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重新回归唐朝。

咸通七年(866年)二月,张议潮表奏朝廷,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市。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

吐蕃余众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

河西肃清后使朝廷无西顾之忧,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安稳,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实际上,大中暂治并不稳定。唐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王仙芝、黄巢起义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宣宗驾崩,唐懿宗即位,国内随即爆发大规模民变,其中以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元年(860年)的裘甫起义、乾符二年(875年)初至乾符五年(878年)的王仙芝起义与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的黄巢之乱最具代表性。

而在经济重地江南地区遭受黄巢之乱打击后,唐朝的经济基础被打破,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唐僖宗死后,其弟唐昭宗继位,决定迁都洛阳。

乾宁五年(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日,宦官假传圣旨,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

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

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逼迫唐哀帝禅让。

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史册号网友观点: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汉唐宋明清都是二百多年王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x20220528114006072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