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李世民百字铭朗读,李世民养生百字铭原文?

唐太宗的两篇《百字铭》

1、泰山百字銘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

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需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闲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2、唐太宗的《爱民百字銘》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功名富贵长久。

没有繁体。

唐太宗李世民《百字铭》

这是唐李世民百字铭译文:

        种田人多劳苦,吃了今天无明天,纺织女多奔波没有棉衣穿。

我们应该吃饭想到农民辛苦,穿衣不忘织女劳累,穿一丝关心千万人生活,吃一匙一百次鞭策自己,无功受奖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无功不受禄。

不取不正当的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正当的请酒不去喝,交正道朋友,决歪道朋友,经常注意克服自己缺点,不搬弄是非,若是听从这些规劝,获得的名利和地位定能长久。

《百字铭》为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作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作品原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二,作品评析

评析一

作为道教修真的真言叙述,这里有两句最为关键,个人觉得,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个人认为也应该从哲学角度去解这句话,首先跟佛教的一句联系下吧,心无起灭,湛然清净。

即:动静知宗祖与下一句的真常须应物对应看,显然,动静所指是在应物中发生的,知宗祖的宗祖既是下一句所提到的真常!

无事更寻谁与应物要不迷联系看正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是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理解吧,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所谓静极生动,极静处可参造化。

一念不生,万法皆通。

评析二

南怀瑾评析: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养气也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真正功夫。

降心出自金刚经:降伏其心,为而不为,有意降心就著相了,自性本空,所以为而不为,见地、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动静二句,把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放进去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可是不昏沉,也不散乱,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空得了,不要另外找个方法。

对人处事,自己要能不违背本性,这里都是讲功夫。

不要做什么功夫,心气合一,心物是一元的,真正念头空了,“气自回”,自然会气住脉停,达到二、三禅。

这里讲丹,并非肚子里真有个东西,古代道家形容,丹就是像月亮一样,圆圈中间一点,代表圆满自觉灵明的一点觉性。

壶代表身体,自己的气脉起变化作用。

只要做到气住脉停,它自然会起变化,自然的定久了以后,“普化一声雷”,轰的一下,身体所有气脉都打开了。

这时候,正如庄子所讲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宇宙一体,这时中脉真正打开了。

“白云朝顶上”,这才是密宗真正的灌顶,诸佛菩萨智慧光明灌顶。

“须弥”是讲头部,头部的大乐轮震开了。

这时候,长生不老绝对有,此乃世第一法。

“无弦曲”就是观世音菩萨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二十句话,一句五个字,共有一百字,所以叫百字铭。这二十句由普通人开始,修到长生不老,乃至超凡入圣,都说完了。每一句都是功夫,都是见地。

比如开始大家都想得定,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第一句话做不到:“养气忘言守”,养气功夫做到一点都没有妄念,谁做到了?念头多得很,守也守不住。

“降心为不为”更做不到,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更谈不上了。

静中打打坐还有一点影子,下了坐什么都没有,根本不能知宗祖。

动静知宗祖很重要,心中一天到晚都在静中,没有事,谁做到了?灵明觉性经常在,气自然回,并不是叫我们做功夫。

丹“自”结,那是自然的,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

三,作者简介

吕洞宾,唐代著名道士,修行得道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一般认为吕洞宾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另说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百字铭》为唐朝太宗李世民所作。是李世民的养生经验,也称《养生百字铭》。他总结了人要想活得愉快和幸福,饮食起居、为人处事中应遵循如下守则。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里来。

善处真君子,刀咬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慎开。

唐太宗百字箴言七字句中能用繁体字来书写的文字只有百字一个,其余六字均无繁体写法,简体字改写成繁体字的具体书写转换变化过程为:百字是个数字单位,按照数字单位繁体拾佰仟萬億写法,百字应写作佰。因此,此文的繁体写作:唐太宗佰字宁箴言。

李世民即位后,在政治上延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举贤用能。又派重臣巡察全国,考察风评,使得国家吏治清明,人才济济。

在经济上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薄赋尚俭,为政谨慎。实行了适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李世民还注重商业,为商人提供便利,在首都设立了专门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在民族政策上采取怀柔政策,主张“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因为他是践行儒家仁政思想的典范,是任人唯贤、虚心纳谏的典范,是把国家引向繁荣富强的典范,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富裕幸福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百字铭》充分体现了他的仁爱思想:“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正因为李世民接受了儒家的仁爱思想,确立了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和大众着想的观念,所以才能对“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的民间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够产生“无功受禄,寝食不安”的民本意识,才能够做到虚心纳谏、任人唯贤、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也才会有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一是吸取隋亡的教训,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著名的水能覆舟之说也是出自他的感叹。

二是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善听正确意见。他登上皇位后,名相名将辈出,著名名相谏臣魏征去世后的铜镜之说成为以后朝代王者的统治座右铭。

三是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合县并州,以减轻人民负担。

四..他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推动唐朝文学艺术发展,在维护唐朝统治地位上都起到一定作用。

五..初登位时,他还注意个人“戒奢从简”,节制自巳享受欲望的同时,要求大臣廉洁奉公,只有这样统治才能巩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3102710000690c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