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门关出现过哪些历史故事?
①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建剑门关,又称剑阁,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经过于此。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在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全部拆毁。
②
剑门关出现过三国时期,张飞由阆中出剑门时,在哪里种下了上千株翠柏,现在棵棵已是二三人才能合围的参天大树,就是现在的锦云廊。
③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
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自隋朝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县越牛头山,经达摩戍,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
扩展资料:
广元剑门雄关前山雄奇古劲,石梯依山傍崖步入云端,悬崖峭壁乱石嶙峋。后山却是松翠蓊郁、幽静雅致,古松漫山遍野,苍翠绵延,翠屏峰秀美幽深,山路曲折蜿蜒,荡舟湖间,别有韵味情趣。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剑门关、石笋峰、穿洞粱、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剑门蜀道翠云廊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以剑门关为中心,东南到阆中,西南到梓潼。
北向昭化、广元,从南向北,从东向西,八千余株千年古柏如一条莽莽苍苍的巨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无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
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因而得翠云廊之雅名,这条古驿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驿道,比古罗马大道还早30年。
二、剑门关与唐玄宗杨贵妃有什么故事?
据我所知,杨贵妃童年时生活在四川,但没有资料表明她和四川的剑门关有关系。
唐玄宗是唐朝开元年间的皇帝,先是杨贵妃的公公,后来是杨贵妃的丈夫。
如果硬说剑门关和他们有关系的话那么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帝王,剑门关也是他的领土。
唐玄宗和杨贵妃有红尘一骑妃子笑的荔枝故事,也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更有安史之乱赐死马槐坡的凄凉。
三、诸葛亮剑门关的故事?
蜀道难,剑门关就是证明。
四川盆地在千百年来,就是与世隔绝之地。这里北有秦岭,南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西边是龙门山脉,东边想要走出盆地,还要翻越夔门险关。在古代,想要进入川蜀地区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沿着长江回溯而上,二是经过汉中从剑门关入川。
尤其是剑门关要道,这里是古代川蜀大宗商品和军队出入川地的唯一重要通道,其地位可见一斑。当年诸葛亮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在这里修建了剑门关,从剑门关往南,再也没有天险可以把守,剑门关堪称是川蜀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剑门关的大剑隘到小剑隘,这区区15公里山路,是真正的绝险之地。诸葛亮在这里修筑了剑阁,打造石头关城,开启了剑门关战略要地的历史。
然而,再易守难攻的剑门关,都无法阻止帝国的毁灭。
蜀汉末年,姜维凭借剑门关挡住了曹魏大军,却挡不住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当年的进军路线,就是从甘陇出发,绕过剑门关,经过一条阴平古道直抵川蜀腹地。剑门关虽然险峻,但偌大的四川盆地,总有想不到的小道可以绕过剑门关。
宋朝灭亡后蜀,走的也是剑门关旁边的小路;蒙古大军占领川地,也是在攻克汉中之后的绕过剑门关完成的。诚然,剑门关险要,但它仅仅是大散关到剑门关防线的最后一环,防御的重心应该在更北边的地方,甚至是汉中。这样的节节防守,才算游刃有余。
现在的剑门关,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四、剑门关的传说?
传说战国中后期,秦惠王见古蜀国第十二世开明王朝国力衰退,蜀王荒淫无道,便欲攻打蜀,但是秦国到蜀国被千万重大山阻隔,根本没有道路可以通行。
大约秦惠王深知蜀国人有崇信巫术鬼神的迷信传统吧,于是心生一计,请人凿刻了五个巨大的石牛,赠送给蜀王。
秦王派人在石牛尾下放置黄金,每头牛还像模像样地安排了专门的饲养人员。
蜀国人一见到这些石牛,以为是天上神牛,能屙黄金。
蜀王大喜,便派国中五个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开山辟路,一直将石牛拖回成都。但是,因为有了道路,秦国的兵马很快就把蜀国占领了。这就是"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的最初的来历。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 地。
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 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 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
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 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
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
剑门关是剑门关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1982年以此为核心景点设立剑门蜀道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与剑门关豆腐有关的蜀国将领?
豆腐始于一千多年前的蜀汉三国,大将军姜维兵败汉中退守剑门后,钟会紧追不会,逼至关下,日日喊杀不休。
姜维因兵疲不能战,马困不能骑,无法迎敌。
地方官便发动关内所有百姓,家家磨豆浆,户户做豆腐,以豆腐犒劳士兵,以豆渣饱喂军马。
数日后,姜维兵马体力大振,终于打败了钟会。
从此,民间竞相制作豆腐,并在剑门世代流传。
六、剑门关三国的典故?
剑门关是巴蜀雄关,自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是川北门户。
当年邓艾钟会兵分两路灭蜀,诸葛瞻领兵御敌,本来可以拒关自守拖死邓艾,逼走钟会的,可是诸葛瞻却令剑关门大开,引邓艾进来决战,战机稍众即逝,没有阵地战经验的诸葛瞻最终兵败身死,邓艾率兵直逼成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七、剑门关的历史背景和典故?
剑门关是川北要塞。三国时诸葛亮所筑。扼守金牛道要冲之地。相传秦欲灭蜀,故送五金牛于蜀王,蜀王令五丁开山以迎金牛。故名金牛道,诸葛亮北伐至此,于断崖隘口修筑此关,因地处大剑山中,故名剑门关。
八、诸葛亮来过剑门关几次?
三次
据史料记载,当年刘备为了取得蜀汉政权,曾四次来往于剑门关;丞相诸葛亮至少也是三次亲自穿过剑门关伐魏;大司马蒋宛也曾来往四次;姜维为了保卫蜀汉后期政权,更是频频出剑门关伐中原,一共走了四次;张飞驻阆中时也常从剑门驿道来往成都。
剑门驿道在三国时期是一条重要的军事要道。
这些频繁的军事活动,为剑阁留下了三国的文物遗踪,成为剑门驿道上的重要景观。
九、三国时候谁驻守剑门关?
在三国时期是蜀汉名将,姜维在守护着剑门关。
这也是诸葛军师的最佳安排,总观全局,这样的安排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第一论武力值,姜维之上也是无谁了,第二论智商诸葛以下唯有姜维可担此重任,但是人算永远不如天算,姜维是没有辜负重望,最后却是后院起火了,刘备的好儿子后主刘禅首先开门投降了!
你让姜维咋办,顾前不顾后的可悲结局!
剑门关就是剑阁,已知的是是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天水郡冀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
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崭露头角,继续北伐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
蜀汉景耀七年(公元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
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
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与钟会反叛,事败被杀。
十、三国时期剑门关是谁镇守?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其著名诗篇《蜀道难》中,对剑门关的描写。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剑阁县,是古代从北方进入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以其险要著称于世。
剑门关始设于三国的诸葛亮,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剑门关的关楼虽然履毁履建,但在历史上上百次的战争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刀光剑影,但剑门关从来没有被正面攻破过,所以有“蜀北屏障”之称。
发生在剑门关的历次战役,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三国时期(公元263年)蜀国大将姜维镇守剑门关,以3万之师拒魏国大将钟会的13万军马于关外长达3月之久。后因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甘肃陇南一带),绕崎岖小路偷袭成功,蜀后主刘禅投降魏国,让镇守剑门关的姜维大军失去后援,最终导致蜀国灭亡
是姜维。
姜维出身天水姜氏。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魏天水太守马遵怀疑有异心,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遇刺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
在中国古代曾有“北有山海关,南有剑门关”的说法,剑门关也有“天下雄关”、“天下第一关”等美誉。
剑门关在三国时期叫剑阁关,唐朝时才改称剑门关。
关楼可以说是剑门关的标志性景点,经历了多次重建。
最近的记录: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拆毁,1992年在关口东侧重修了关楼,2006年被大火烧毁,512地震后,震成了危楼,得益于灾后恢复重建计划,于2009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