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农安县历史传说,农安宝塔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传说辽国钦天监夜观天象,见有流星自天而降,落在黄龙府地界。钦天监禀奏皇帝:有孽龙下世,将与大辽争夺天下,应立即修建宝塔镇压。皇帝便派钦天监率领官兵,从国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出发,晓行夜宿,经过茫茫大草原,整整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黄龙府,宿在龙骧馆中。

是夜,钦天监见黄龙府城东门外,有紫气弥漫,直向东北。

次日,钦天监官员命黄龙府尹陪同赴东门外察看。

黄龙府城东门外是个大下坎,坎下有一条大河,便乘船向北顺流而下。

河西岸是连绵不断的起伏冈陵,恰似一条长龙,蜿蜒30余公里,一直延伸到祥州城(今吉林农安县东北伊通河北苏家店)北。

钦天监官员认定是一条土龙脉,有帝王气,龙头就在祥州城北门外。

压龙先压头,便下令在祥州城北门外修建砖塔。

当塔修到七丈多高时,钦天监夜观天象,说土龙已掉转龙头跑到黄龙府去了,便立即停止修建祥州城的砖塔,率领官兵和民夫赶赴黄龙府,在黄龙府西门外,修了一座八角十三层的砖塔,上有铜顶,各层塔角悬挂铜钟、铁马。

后来人们把这座塔叫龙湾塔,把祥州未修成的塔叫半截塔。

因为土龙被镇压在塔下,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便也心安了,所以黄龙府也有“龙安府”之称。

相传在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不久,有人奏报说在黄龙府东北30千米的万金塔村,发现龙脉,夜半有龙腾云驾雾,将有真龙天子出世争夺天下的兆头。

辽帝惊恐之余,决定派人修建万金塔以镇之。

在挖土深约三丈左右时,察看风水的人又说龙脉已经转移,逃到西门外去了。于是,人们停筑万金塔,去改建农安塔。农安古塔是辽代盛行佛教的产物。

关于农安辽塔的修建起因,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传说辽国钦天监夜观天象,见有流星自天而降,...

吉林省农安县古称黄龙府,自古有塞外明珠、天下粮仓的美誉。历史上曾为扶余国和金国的都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黄龙誉关东,农丰天下安。如今这座历史古城、天下粮仓正焕发新时代风貌,以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七月,辽太祖病重。

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

次日天刚亮,夫余城上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

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

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

从此辽将渤海夫余府改为黄龙府。

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而农安地名是金代隆安府,元代龙安站的音转。据《满洲地名考》和有关资料记载,农安是土名龙湾的音转。俗名“龙湾”,曾名农安堡。龙湾之名是由于伊通河在此蜿蜒曲折,环绕山岗,其形像龙一样弯曲,故而得名。

历代归属

据史料记载,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扶馀)国,两汉时为夫余(扶馀)国属地,当时的农安是夫余国的都城;南北朝、隋时(公元420-618年)夫余沦为高句丽的附属国。当时农安属高句丽北境,叫夫余城(扶馀城)。唐灭高句丽后为渤海国的夫余府境。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

早先年,在关东林子多,人烟稀少,常有狼虫虎豹在山里山外村头屯尾出没,在关东北老龙湾(今农安县)有这么个传说,一代代传了不知多少年。

说有这么一家子,四口人,一个半打子老太太领三个闺女过日子。这三个闺女名字起得挺出奇,大闺女叫门闩棍,二闺女叫钌铞(liào diào,门窗上的搭扣。即钉在门窗上用来扣住门窗的铁片),三闺女叫扫帚节子。

有一天刚鸡叫,老太太就急忙起来,和面包包子、蒸馒头,把锅烧个热气腾腾的,准备给古稀的老妈去拜寿。包子、馒头装得满满一拐筐。

临走时,老太太不放心三个闺女在家,便把她们叫到跟前,说:“妈今儿个去给你姥姥过生日,你们要好好看家,把门闩好,傍黑时候妈就回来,我顺前门走,从后门回来,谁叫也别开门,听准是妈声,叫你们名字时再开门。”

三个闺女平时很听妈的话,都“嗯哪!嗯哪!”地答应着。门闩棍问:“妈你顺大道走,还是顺毛道走?”老太太说:“我顺毛道走,能超近儿一里多地。”

老太太和闺女说的这些话,全被在房后柳条通里找食吃的狼精听见了。狼精很鬼道,它哪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呢?乐得没法,抖搂抖搂毛,便忙三跌四地跑到东长垅地的毛道旁,躲在苞米地里,在那转来转去地等着老太太。

日上两竿,老太太慢打逍遥(方言,指悠闲)地来到小毛道(方言,指小路)。她哪里知道,狼精打扮成个女人在等她,那女人上前搭话:“大嫂!你上哪去呀?”老太太说:“去给我老妈过生日。”

“筐里装的啥呀?”

“包子、馒头。”

“给我点吃不行吗?”

“行!”

老太太一边说行,一边从筐里拿出来一个包子和一个馒头递给了那女人,那女人吃了香得直叭哒嘴,又要了两个吃了,吃完又要,老太太不给了。

那女人把衣裳一脱,露出了凶相,一龇牙,悬个高蹿上去“吭哧”一下把老太太给咬死了。吃饱了肉,喝足了血。狼精往地上一跪,头冲西北树林子嚎叫了几声,不一会儿跑来了一帮狼,来个大会餐,把老太太的肉吃个溜净,只剩下个干巴骨头架子。

黑天的时候,三个闺女盼妈回来。盼啊,盼啊,干盼也不见回来,三个闺女着急了。这时,狼精来了,顺前门乒乓地敲门,说:“门闩棍,钌铞,扫帚节子给妈开门哪!”三个闺女一听不是她妈声,就说:“你不是我妈,我妈说顺前门走,从后门回来,我妈声粗,你声尖。”

狼精一听出岔了,便扑噔扑噔地跑到后门,又招呼:“门闩棍,钌铞,扫帚节子给妈开门哪,妈今儿个在你姥姥家炒菜嗓子叫油烟子呛哑了。”

门闩棍说不是妈,钌铞也说不是妈。扫帚节子想妈想得厉害,就说是妈,不让开门不行,又哭又叫地把门开开了,狼精进到屋里,门闩棍、钌铞张罗点灯,想看看到底是不是妈。狼精怕露馅,急忙说:“反正也不干啥,别点灯了,省点油吧。”

过了一会儿,狼精又说:“妈今儿个累了,咱们睡觉吧。”扫帚节子说:“妈我还跟你在一个被窝。”狼精说:“好,妈搂老闺女睡。”

刚躺下,扫帚节子就往狼精身上摸,一摸屁股毛茸茸的。扫帚节子说:“妈!你屁股是啥?”狼精立即编造说:“你姥姥给二两麻,没啥拿,用屁股挟。”

说话工夫,扫帚节子呼呼地睡着了。

狼精把她咬死,嘎崩崩地咬着手指头吃。

钌铞听见了问道:“妈!

你吃啥呢?”狼精说:“你姥姥东讨西讨,讨来了胡萝卜压咳嗽。

”钌铞说:“妈!

把胡萝卜给我一块尝尝,也压压咳嗽。

”狼精递给钌铞一根手指头。

钌铞用手一摸,感到害怕,心里说:哎呀,我的妈呀,这哪里是胡萝卜呀,原来是扫帚节子的手指头。

这可咋办呢?于是悄悄捅了一下门闩棍,把嘴紧紧贴在门闩棍耳朵上小声嘀咕,应该怎么怎么的,怎么怎么的,想出了一个逃命的主意。

钌铞这小闺女精明,心眼来得快,抢先说:“妈!我有尿啦。”

“下地在炕沿前尿吧!”

“炕沿前有炕神哪!”

“那就上柜前去尿吧。”

“柜前有柜神哪!”

“那就上灰堆去尿吧。”

“灰堆有灰神哪!”

“那就上外头去尿吧,快去快回来。”

“外头黑,我不敢去,让大姐跟我去吧!”

“快去吧,这个啰嗦劲儿。”

两个闺女大步流星地跑到大门外,上大树顶上去了。

狼精把扫帚节子吃完啦,又想吃门闩棍和钌铞,在屋里等啊,等啊,干等不见她俩回来。

等着急了,便到门外去招呼:“这两个闺女上哪尿尿去了?”足足喊有半袋烟工夫,两个闺女也不敢吱声,狼精院里院外转悠好几圈也没找着,往树上一撒目,见她俩在树上呢,就说:“哎呀!

还在这呢,我寻思上哪去了呢,可把妈吓坏啦。

钌铞说:“我俩刚尿完尿,来只大黑狗,一害怕,就上树了,敢上来不敢下去了。”

狼精又着急了,干上上不去树,一上一“秃橹”,就问这两个闺女咋能上去。

钌铞说:“院里有个土篮子(方言,指筐),屋里有根麻绳子,把它拿来,你坐在土篮子里,把绳子一头拴在土篮梁上,一头递给我,就能把你拽上来。

狼精把绳子拴好,进了土篮,将绳子的一头抛到树上,钌铞接过绳子,和门闩棍一起可劲儿往上拽,一边拽一边说:“妈呀,你坐住,千万别掉下去。”三拽两拽,拽到树的半截腰,冷丁一撒手,“扑通”一声土篮落地,把狼精摔扁乎了。

门闩棍和钌铞从树上下来,见狼精还有点气,怕它缓过来,门闩棍进屋取出菜刀,把狼精剁个稀巴烂,埋到家西的羊草甸子上了。

黄龙府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农安县

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隋为高句丽夫余城。到唐朝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

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七月,辽太祖病重。

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夫余城上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

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农安塔的修建传说辽国钦天监夜观天象,见有流星自天而降,落在黄龙府地界。钦天监禀奏皇帝:有孽龙下世,将与大辽争夺天下,应立即修建宝塔镇压。皇帝便派钦天监率领官兵,从国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出发,晓行夜宿,经过茫茫大草原,整整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黄龙府,宿在龙骧馆中。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曾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尔!黄龙府,就是位于长春市北部的农安县城。

黄龙府是辽代军事重镇。

根据《辽史》记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夫余府。

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

辽太祖,即耶律阿保机。

辽代在此设黄龙府都部署司,最高军事长官为兵马都部署,领重兵,设寨堡,统治各族人民。

在金代,这里是通往上京即今天黑龙江阿城县的枢纽。

1115年,为了彻底取代辽国的统治,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娄室率兵攻打黄龙府,一举攻克。

后来,蒙古族铁木真也把军事攻击的重点放在黄龙府,黄龙府失守后,金也迅速灭亡了。

在黄龙府所在地,有一座高40米的辽代古塔,古塔为砖砌实心,共八角十三层。

民间传说农安古塔的来历是这样的:在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不久,有人奏报说在黄龙府东北30千米的万金塔村,发现龙脉,夜半有龙腾云驾雾,将有真龙天子出世争夺天下的兆头。

在挖土深约三丈左右时,察看风水的人又说龙脉已经转移,逃到西门外去了。

于是,人们停筑万金塔,去改建农安塔。

农安古塔是辽代盛行佛教的产物。

遗憾的是,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害死,没能实现痛饮黄龙的夙愿。

黄龙古寺传说 最能让自然遗产与仙风道骨产生关联的,无疑是黄龙沟尽头五彩池旁的黄龙古寺。古寺“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

"因为土龙被镇压在塔下,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便也心安了,所以黄龙府也有'龙安府'之称。公元1126年,金兵俘掳宋朝徽、钦二帝后...

黄龙府的由来 黄龙府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农安县 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隋为高句丽夫余城。到唐朝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

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

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

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

七月,辽太祖病重。 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

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 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万金塔的传说。

黄龙府(今农安镇)东27公里处有个万金塔,早头儿人都管它叫半截塔。都说塔下压着个金马驹子,浑身上下整个都是金子的,啥也不吃,还会跑动,那可真是无价之宝,谁不想得到呀?尤其是那些地主和坏县官,都琢磨着,可谁也没招招。那金马驹给压在塔下。那年头儿,谁也不敢把塔推倒了挖,因为塔是北京城皇上让盖的。

有个南蛮子知道,用一杆秤能钩动塔底,弄出金马驹。这消息一传出去,有秤杆子的富人都跑去照量,可谁也没整开,那秤用得海了。等到后来,就没人信了。

那南蛮子识货,他四处巡访,到底在一家老药铺里找到了那杆秤。南蛮子奔后屋就去找掌柜的,掏出一把金子,搁在桌子上,要买那杆秤。

药铺掌柜的是个老头儿,看了眼金子笑了,说:“我不缺钱花,咱卖药是为治病。”

那南蛮子说:“你用别的秤也中哇!”老掌柜的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秤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样药,用它一勺,效力立时大一倍,四方百姓都上这儿来买药。

南蛮子不甘心,跑到县衙里,给县官不少金子,让县官给药铺掌柜派个罪,好抢来那杆称。坏县官黑了心,又怕犯众怒,就偷偷地派人去害老掌柜。老掌柜心好,早有人给他报信,他气够呛,也不跑,晚上就坐在药铺柜台上。

那南蛮子领着刺客半夜进药铺,看老掌柜点着灯坐在那儿看药书。

老掌柜一见南蛮子领人进来,就明白了,乐地迎上去说:“你这是干啥,不就为杆秤吗?”

南蛮子说:“不假,我这是先礼后兵。”老掌柜把那秤摘下来说:“一把秤,何苦呢,你要就拿去吧!”

南蛮子乐坏了,伸手去接,老掌柜“咔嚓”一下把秤撅了。

南蛮子傻了眼,秤坏了,杀掌柜也没用。他拿半截秤就跑到塔下去钩,结果钩起一半,金马驹就“噌”的一下窜没影了(传说跑到了黄龙府,于是又有了“辽塔”的传说),塔可倒了一半儿。

后来人们就都管这塔叫半截塔了。不知啥时,人们又觉得半截塔不好听,又叫上万金塔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21026091211a23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