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影院观看一部精彩的影片时,突然影片静音了,只剩下无声的画面继续进行着剧情,此时的你一定很抓狂,这还怎么看呢?很显然,电影发展到今时今日,我们已经习惯了声画同步的电影放映方法,但是早期电影的放映确实是没有声音的,观众想要了解剧情只能盯着字幕,这样常常顾此失彼,影响影片观看质量。
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有声片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观众们的视听效果,而我国第一部有声片便是《歌女红牡丹》。
1926年,有声片在美国问世,此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令中国不得不奋起直追。
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蜡盘发声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也许是为了突出“有声”的特点,所以选择了“歌女”的题材,该片由当时著名的电影人洪深编剧,讲述了色艺双绝的坤角名伶红牡丹从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陈发祥并遭受着非人对待。
尽管当时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时,月入丰厚,但仍不够丈夫挥霍。
后因受刺激过度倒嗓,由主角沦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
丈夫因无钱可供挥霍,便把女儿卖入娼门,后又失手杀人,被捕入狱,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诚相待,终于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
作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实现了中国电影的技术突破,采用蜡盘发音的方法,将台词录到蜡盘上,放映时,一面在银幕上放影片,一面在放映间装留声机放蜡唱片,通过银幕后的扩音机播出。
这部有声片的出现创新了中国早期电影的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明,增强了观影趣味,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人说“胡蝶开口说话,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
除了影片本身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外,该部电影女主角红牡丹的扮演者胡蝶也在当时社会名噪一时,她是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女演员,也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 嘉宝"。
在《歌女红牡丹》中,她把一个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其成名之作。
也许是与这部影片有着注定的缘分,由于家庭环境影响,胡蝶可以将广东话与普通话自由切换,方便了声音的录制,正如她后来回忆说:“有声片的挑战是几方面的,从演员来说……新的潮流向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说国语,必须预先背熟台词。
当时的电影演员以广东人居多,所以大家非要勤学语言不可,并要请专人教授。
我在这方面却略占先着……家里是两种语言同时通行的,所以由默片进入有声片,由于有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也就顺利地过渡到有声片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