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圣旨并没有特定的格式,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用法。甚至同一个皇帝下圣旨,用的开头也不一样。根据接旨人官位不同,圣旨的材质不一样。
比如唐代的圣旨,一般都有,没下手,审核颁行。
所以圣旨,正文开头往往是,门下两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多用,应天顺驰,受滋名命。
虽然,具体内容不同,但所有的皇帝,都喜欢在圣旨的开头,表达自己的统治,是遵从天意,授命于天的。
元朝汉文诏书使用“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起头,蒙文诏书则使用“长生天的气力里,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
到了明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开头,才第一次出现。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总是担心的自己不够,根正苗红。
为了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
先后自封,奉天法祖,奉天承运皇帝。
圣旨的开头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么看来,历朝历代的圣旨开头都不太一样。
可唯独清王朝是个特例,他居然和明朝的圣旨开头一样。不过这和朱元璋本人倒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清朝的君主也想表明。大清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所以教本族发祥地圣经,改为奉天府。同时在诏书中也采用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一直用到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