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史记的读法 司马迁的历史世界,《史记》很有趣的——读《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有感

我自己的专业是古典散文,自从入学,就每星期跟着教授把《史记》翻译成韩语。

刚开始的时候,别说翻译了,我连教授讲到哪里了都不知道。

后来渐渐地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从「游侠列传」到「吴太伯世家」再到「吕后本纪」,还有「外戚世家」和「匈奴列传」,坚持下来之后,自己真的有了不小的进步,而且《史记》真的是越看越有意思。

最近放假,找了很多读书博主推荐的《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来读。很多人说,读了这本书让自己有信心去看《史记》了,但我却觉得,先对《史记》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读,可能更能体会作者所说的内容。这本书真的刚刚好,回答了很多我自己学习时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比如,我的教授经常让我们发表完自己翻译的内容后,对当天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我经常提不出什么像样的问题。而且我常常不能理解,我的教授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对《史记》的内容提出疑问。这本书上就说,读史记

不只要从头到尾通读,而且在细读的过程中,要不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司马迁这样写,为什么司马迁如此繁写、如此简笔,为什么司马迁如此分配相关内容,为什么司马迁如此安排篇章及行文顺序……

所有的为什么都必须、也只能回到《史记》的文本中找寻答案。令人惊讶的是,愈是积极探问为什么,就愈是会在《史记》中挖掘出相关的解释,读到原本忽视了的,或是读不到的意义。

看了这个,我突然就理解了我们教授对提问题的执着,而且也很好奇我的疑问是不是在司马迁的笔下都能找到答案呢?

再比如,我在学习「吕后本纪」的时候,其实不太理解最后太史公的评价。

整个本纪看下来,我都觉得“这娘们儿不是什么好人哪~”,吕雉是个嫉妒心报复心很重的人,在治国这件事情上她多数都是“看心情的“。

但是,最后太史公却说,惠帝吕后时期,人民终于在常年战乱后得以休养生息。

当时,我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的,感觉不符合因果关系啊,难道不是应该”妖后祸国殃民“嘛?这本书又给了我一个好的解释。

如果从刘家或吕家的角度来看,吕后掌权的时候真是多事之秋,但是尽管这么多的嘈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吕后并不算是一个历史上的坏人,因为她“无能为恶”。

她只能在那个小的范围搅和刘氏和吕氏。

对大的天下,她没有这个眼光,也没有这种野心去干扰。

实质上,整个吕后一朝没有在统治天下,而是忙于处理刘氏和吕氏之间的纠纷。

她管不到天下,这正是社会最需要的。

社会已经太忙太累了,战斗这么久之后,需要休息。

所以这样一个宫廷内斗,因祸得福的是社会,大家反而可以不被政治干扰。

这解释真的太精彩了,从这里也能看出司马迁拥有何等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

第一,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代对政治有不同的需求,有为的政治并不都是对的、好的,有时候反而让这个社会不得休息,没办法让民间有自主的变化和发展;第二,现在我们喜欢看的宫廷剧,里面钩心斗角,这些故事从历史的眼光、人类智慧的眼光来看,坦白说真是不重要,不过是我们茶余饭后说起来,觉得很兴奋、很有趣而已。

一个大的时代如何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一个社会如何建立起一套更美好的机制,往往都跟这些充满阴谋、钩心斗角的宫廷戏剧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学习的时候,在「吕后本纪」的“考证”部分,有一篇讨论吕后和武后的小散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两个人,应该可以作为“无为”和“有为”的代表,而这两者对国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下周开始,我们这个《史记》翻译学习小组也将开启新的章节——「货殖列传」。

于是,我就提前去翻了这本书里关于此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我突然想起,之前在看的电视节目里,有一个经济学教授把很多社会现象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得特别清楚,当时就觉得这个教授真的太酷了。

后来,那个节目里又来了一个哲学教授,这两个教授就battle上了,也让我知道同样的事情,用哲学理论解释,可能就是不同的景象了。

而「货殖列传」可能让我们知道,很多事情也是可以从史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而且可能更有理有据,比那些个抽象的概念更让人信服,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把司马迁称作史学第一人,把《史记》称作“史家之绝唱”的原因吧。

想到这儿,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有点迫不及待了。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的内容真的很棒,它让我越来越爱自己的专业了,让我觉得自己每天做得事情非常地有意义。虽然我不能把司马迁优美的词句翻译得那么精准,但是身边有那么多韩国同学和我一起学习我们的历史文化,让我觉得非常地自豪。

PS: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当然我更推荐大家去看看《史记》。非常有意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n20221017003505111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