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苏美尔神话故事体系,苏美尔神话特点?

在苏美尔神话中,天地的开辟被表现为原初父母从抱一状态的分离;乐园神话以农耕文化的经验为依据,为一切乌托郑式幻想追求及乱伦作品莫定了原型模式;造人神话体现出的人对神的绝对崇敬和顺从,使造人主题的表述显得悲凉而阴沉。

答:和罗马神话一样,虽然众神是永生的,但并非全知全能,身上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性。

他们也可以有妻儿,并形成一个组织完备、等级分明的天堂体系。

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等级的,等级也并非一成不变。

苏美尔的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众神的地位高低由他们的信徒所在的城邦政治军事实力的对比来决定。

后来,各城邦走向联合,众神开始有了统一固定的神系。

在闪米特人统治的时期,苏美尔的神灵们常常被赋予新的名字,苏美尔神话和巴比伦神话的关系就如同希腊神话与罗马神话的关系一样,是后者继承了前者,并有所发展。

希腊神话中的秩序神是雅典娜,法律与秩序的守护神;北欧神话中没有明确提到,应该是凡赛堤(Forseti),真理与正义之神;日本神话中的秩序神是天照大御神;埃及神话中的秩序神是马特(Maat),正义及秩序之神,但不在九柱神体系中;苏美尔神话中的秩序神是沙马什,太阳神兼任司法神。

中国神话貌似不存在这种神。

非要抓一个的话,二郎神?

公元前30世纪-埃及神话:埃及神话(英语:Egyptian mythology),是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之前,古埃及人所信仰的神体系与宗教。其信仰大约诞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其中出现多次大变化,埃及神话与希腊神话最大的区别是埃及神话中大部分的神明都是人身动物头。

公元前30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安(An)是苏美尔地区乃至美索不达米亚崇拜中最高级别的神,统摄天地。在苏美尔语中,安是天的意思;而阿卡德人称其为阿努 [1]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被看做众神之主。

公元前27世纪-中国先秦神话: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广义先秦指秦朝建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也称为先秦时期。这里我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97----公元前2015年)开始算。

公元前20世纪-波斯神话: 公元前2000年,古波斯人逐渐摆脱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并产生了早期的宗教活动。

公元前20世纪-印度吠陀神话:西元前二千年前,由古印度西北部雅利安游牧部落之信仰演化而成。

公元前10世纪-斯拉夫神话:包括斯拉夫民间信仰在内,已传承了超过3000年以上,在斯拉夫民族改信基督教以前,他们所信奉的就是所谓的斯拉夫神话中的神明。按地区来分,斯拉夫神话大略可分为东斯拉夫神话与西斯拉夫神话。

公元前10世纪-玛雅神话:传说玛雅人在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建造宗教性建筑,最早的遗迹是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进一步演化为金字塔。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神话:西方古典神话指的是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传说的故事

两个神话起源不同,北欧神话起源非常晚。

先从渊源看:

欧洲那一片的文明起源是亚洲的苏美尔文明,随后非洲的埃及文明出现,两大文明共同影响下诞生了希腊文明,副产品也就是希腊神话,所以希腊神话带有苏美尔神话的一些特征和埃及神话的一些特征。

而北欧神话起源在北欧和冰岛,主要创作和传播者原来是日耳曼人的囚犯,被流放到寒冷的北方,生长环境和身份的不同使得北欧神话表现的特别特殊。

再从地理环境看:

希腊地处地中海,气候温暖,生活相对适宜,因此神话中歌颂的成分很多。而北欧气候恶劣,人们需要时刻和自然抗争,理所当然的神话就显得很硬派,很命运化,悲剧较多。

所以两者不同之处:

希腊神话中人们生活比较幸福,并且借鉴了苏美尔文明的管理制度,整个神话体系较为完整,符合逻辑。神都是人化的,神都是长生不死的,对人类有自己有性格的看法。神话主体为英雄的事迹,英雄们一般都是半神半人,英雄应该有的美德是:力量(比如赫拉克勒斯)、智慧(比如波尔修斯)、统治力(比如忒修斯)。

北欧神话中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杀戮是常有的事情(维京人),城邦领主有很大的权利,神话体系复杂混乱(比如说三层世界的位置,如何到达)。

宇宙间有唯一的真理,神早晚会死的很惨,对人类持无所谓的态度。

神话的主体是神的故事和某些超强但死的很惨的人类英雄。

英雄的命运一般是起源于战争和杀戮,最后终结于战争和杀戮。

英雄或神应该有的美德是:力量(比如托尔),智慧(比如奥丁),牺牲(比如奥丁),忠诚(大多数的人类英雄)

区别很多啊,首先创世神不一样,灭世神也不一样,其次神系神谱也不同,宗教观念也不一样,北欧神话更注重个人武勇(从瓦尔基里会迎接勇士死亡后的灵魂就可以看出了),而希腊神话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解放(从希腊众神在奥林匹克山跟人间经常搞些狗屁倒灶的事就能看出了)。

苏美尔人用当地盛产的芦苇和粘土作为书写材料,以削尖的芦苇杆在粘土泥板上压写字符,由于压出的笔划呈楔形,因此名为“楔形文字”。将写好字的泥板晒干或烧干后即成为今天所说的泥板文书。常用的苏美尔文字约600多个,主要分为表义符和表音符两种,另外还有定义符和尾音符。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或者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棵树表示一幢房屋。

受相应的黏着型语言的制约,苏美尔文字在一千年的使用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起源

苏美尔文字出现大约500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时,苏美尔神庙的管理人员使用许多规范化的简图,把它们结合起来保存神庙的财产档案和商业交易档案。

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须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发展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

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要难以掌握得多。

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从苏美尔时代残存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苏美尔人的对话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角色在辩论中站在对立的一方互相驳辩——夏天对冬天,斧头对犁子,或者农夫对牧人。由于双方均有许多可以立足的根据,因而辩论通常没有输赢。另一方面,残存至今的苏美尔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

一则令人着迷的苏美尔处世格言这样讲:“仆人呆的地方,必有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在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创作中,史诗和神话创作特别丰富,除著名的《吉回尔伽美什》外答,还有《埃努玛·埃立什》、《阿古沙伊雅》、《阿达帕》和《伊什塔尔下降冥府》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2120223322930a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