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电视剧和小说中看到很多古代大官的官名,例如军机大臣、内阁首辅、尚书、宰相、太尉等等,这些官职的职权是什么?和皇帝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叫法都不一样?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的变迁,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经典书籍中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钱穆的讲稿编写而成,选取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从政府组织、财政税收,考试选举与国防兵役四个方面重点分析每一朝代的政治制度得失,让我们对中国数千年历史政治发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我们现在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下面选取政府组织中皇权和相权的演变部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政府组织问题实际上是皇权和政府职能问题。从中国历史上看皇室和政府一直以来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是在政府,政府的代表是宰相,负政治上的实际责任,皇权和相劝划分开来,所以朝廷一直有内廷和外廷之分。
汉代的皇帝和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皇帝的秘书处有六尚,分别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尚是管理的意思,六尚就是管理皇帝的衣食住行,其中尚书是管文书的,职权只是给皇帝私人写写文书,职权本不大,后来朝代变迁尚书才变成了大官。
宰相的秘书处要庞大得多,分为十三曹,类似现代的部门,每一曹管国家的一方面,例如官吏升迁、农业、交通运输、兵役、货币盐铁、司法等等,可以看到宰相的实际职权大得多。
汉代的政府组织就有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就是三公,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庭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管国家的经济、农业、军事等各个方面,这些人大都归丞相管,可见汉朝时丞相实际权利很大。
到了唐代,宰相的职权被分配给三个衙门,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拟定命令,皇帝同意画敕就是下旨,门下省需要对诏书复核,如果不同意可以送回中书省,诏书就不能下达,凡属皇帝的命令,在皇帝敕字之下必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算是生效,否则就是违法,我们电视上看到的皇帝随便就可以拟旨下发在唐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门下省复核了诏书,诏书就下达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命令权,尚书省分为六部,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部制度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一千多年。
到了宋代,相权进一步低落,只有中书省单独拟旨,另外设置枢密院来管军事,称为两府,宰相管不到军事,此外还专门提升三司:户部司、盐铁司和度支司来管财政,这样宰相对军事和财政都没有管理权。
明代则废除了宰相,改由尚书省的六部分别负责,称为六部尚书,互不相干,只对皇帝负责,变成多头政府,一切事权集中于皇帝,但皇帝一个人精力有限,哪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写文书,审核所有事项?所以明代皇帝设置了一个秘书处,就是内阁,选一些六部中的官员进入内阁,称内阁学士,帮助皇帝写写文字,后来皇帝越来越懒,内阁学士的权力加重,但是下旨仍然要皇帝盖印才生效,皇帝把这个权力交给最信任的太监来帮忙,这就是掌印太监,所以明朝内阁学士要做点事必须勾结太监才能起作用。
明代行政上的最高长官是六部尚书而不是内阁学士。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另设置军机处,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是内阁。皇帝选定大臣进入军机处,搭建自己的私人秘书班子,军机处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处,而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通过军机处亲自拟好旨,命令下发给接受指令的人,主管行政的六部长官都无权查看,相当于是皇帝密旨。
从上面五个朝代皇权和相权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皇权越来越重,相权逐步变弱分散,各项政治也越来越繁密化。
对于每一朝代的制度都要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问题来分析对待。
正如钱穆老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才能起作用。
现在你看历史剧,知道谁官大官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