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朝宰相姚崇的儿孙,古人的生死观,有感于唐朝宰相姚崇母亲对身后事的认知

许多经历二次婚姻的人,对身后事都十分纠结。

有的要与前夫合葬,有的死活不允许与前夫合葬。有的想与后夫合葬,而后夫的孩子却置之不理,而把离异的亲生父母合葬一处。

为此,这个问题还拿到了平台上讨论,各种意见、说法都有。真是无所适从,令人纠结。

这是个社会问题,中国进入老年社会,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它困扰着一部分人。因为要面对这不可回避的麻烦事、纠结事。

人啊,真够麻烦,活着就很费劲,死了也得妥善处理,否则就会不得安宁。

参加过几次葬礼,就遇到这个问题。

1.好友梅梅的母亲去世了,她还没到现场时,梅梅继父忧伤地对好友说,她妈妈不在了,估计梅梅就不会再回来看望我了。

好友安慰他说:“不会的,毕竟是你养育了她。”梅梅继父难受地又说:“我的心愿是百年后和她妈妈埋在一起,不知以后会是什么情况?后事咱也做不了主呀!”

梅梅继父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轻轻拉住好友的手。

2.单位领导的父亲去世了。他父亲是再婚的人。

在去往墓地的路上,领导继母的儿女也一路陪同〈两家的孩子平时也相互来往),到了墓地,大家看到领导他把父亲的骨灰送到了亲生母亲的墓地,因为墓碑早就上刻着亲生父母的姓名,儿女的姓名。

送葬的人们一时窃窃私语,不知领导继母的儿女又会做何感想?他们们活着的母亲又是如何考虑的?

我们旁人不知道。但感觉是个棘手的问题。

有人在旁边说:“这样也好,祭祀的时候也省事”。

有人说:“也不知当事人是什么意见?”

有人说:“人死了,还不是由后人安排。谁拿事,谁做主!”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家一个样。据说***与***也没有合埋在一起。

各有苦衷在其中吧!伟人和百姓一样。死了就过去了,成为历史了,有人念叨,是生前做了好事,人们还记着他们。

民间有个说法,三代过去,爷爷的爷爷就记不得了!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教子要有义方!”

中国是讲究孝道的国度,几千年来,生前尽孝,死后祭祀,这种方式埋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很少掏出来示人、但它确实也困扰着每一个人。

今天读书,读到在唐代做了四朝宰相的姚崇,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姚崇的母亲是这样将后事交待给儿子的。我认为古人比我们有智慧呀!

姚崇出生河南古陕州城东南的硖石,当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冲破封建世俗的约束,毅然改嫁到一位姓黄的人家度日。

后来姚崇当上了唐帝国的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之后是否与父亲姚懿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之遥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

后来姚崇就将去世的母亲埋葬在河南伊川万安山下,最后姚崇自己也埋葬在母亲身旁!

我想姚崇的母亲可能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但古人那质朴的、纯洁的、善良的、随遇而安的生死观,是多么豁达的、高洁呀。

后来,到了宋代,著名巜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他的身世也与姚崇相似,父亲去世得早,为了生存,母亲带着他改嫁了,随继父姓朱。后来范仲淹立志为天下读书,功成名就。

晚年的范仲淹,敬重姚崇为人,死后也要与姚崇为邻,于是将家族墓移到了姚崇墓附近,把母亲也安葬在此地。自己死后也陪伴在母亲身旁。

其实,中国的古人特别有智慧,他们也有解不开的结,他们说,那就留给后人去解,后人也许更聪明!

古人说得对,他们这种让后人去解决的豁达的世界观,非常实际,也很实在。

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科学探索,经济发展,许多原本非常疑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后人还是要尊重死者生前的遗愿。我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何况身后事呢?

据说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儿子,从小就秉性执拗,和爹对着干,爹说东,他一定是向西,刘秀晚年想,我要是留言葬在高山,儿子估计会把我理在河边,于是提出把自己葬在河边的遗言。

谁知道,他儿子竟说,我一辈子不听爹爹的话,老了就随他一次吧。于是就把刘秀埋葬在黄河边上了。

不论真实,还是传说。都成为生生死死的故事。但却表达了活着的人的思想观念。

人,就是人,都有秉性、心愿,活着有千千结,不甘心,死后也求能随愿。

愿天下的儿女,能满足父母的心愿。祝愿天下再婚的父母,在天愿能有比翼鸟,在地能做连理枝。

不知这样讲,对吗?

史册号网友观点:古人重视身后之事,今人只看眼前事,认为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神鬼存在,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之遥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

高手答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葬在哪都离不开地球 所以根本不用计较什么合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40124112010b3a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