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有关刘秀的成语故事,挑肥拣瘦的成语故事?

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曾在都城建立了太学,当时太学里,有位教学博士,姓甄名宇,很有学问。

有一年腊月三十,光武帝刘秀下诏赏赐太学里的教学博士们每人一只羊,让太学高高兴兴地欢度春节,可当羊赶到太学大院后,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这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教学博士们七嘴八舌,吵嚷了半天,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这时,甄宇站起来说道:“我们都是教学博士,为人师表,不能斤斤计较,挑肥拣瘦!”说罢,他便从羊群中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来,径直牵了去。于是,大家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分完了这群羊,各自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这段让羊的佳话传了出去,洛阳城里的人无不赞扬甄宇,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别号“瘦羊博士”。从此,“挑肥拣瘦”这个成语也就传开来了。

旗鼓相当 ( qí gǔ xiāng dāng )

典 故

西汉末年,成纪(今甘肃秦安地区)隗(wěi)嚣组织武装力量反抗王莽统治,攻占陇西、张掖、酒泉、敦煌等地。

后刘秀任隗嚣为西川大将军。

为阻止占据成都的公孙述势力向外发展,刘秀写信给隗嚣,希望他阻击公孙述的侵犯。

信的大意是:如公孙述进兵汉中,图谋长安,我希望借重将军的兵马旗鼓抵挡之。

如你能这样做,我就算得到上天的赐福。

人们由刘秀信中“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引申出“旗鼓相当”,比喻势均力敌或力量不分上下。

成语故事

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后人称他为光武帝。由于当时边远地区还没有完全统一, 隗嚣 在甘肃一带自称上将军,公孙述在四川一带自称皇帝,双方都握有重兵,时常为争夺地盘而发动战争。这两股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由于东汉王朝刚刚建立,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平息叛乱,刘秀就想方设法拉拢隗嚣,以孤立公孙述的势力,进而统一天下。隗嚣为了寻求政治出路,就乘机上书刘秀,表示愿意向东汉投降称臣。于是,刘秀便派大司徒邓禹赶赴四川,封隗嚣为四川大将军。 

不久, 吕鲔 ,在陈仓发动叛乱,拥兵数万,接着吕鲔又与公孙述勾结在一起,出兵攻打陕西中部一带,进逼长安城,形势万分危急。这时,隗嚣率领大军及时赶来,隗嚣的军队配合刘秀部队顽强抗敌,将叛军杀得大败而逃。 

刘秀听说前线告捷,十分高兴,就亲自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信给隗嚣,希望他能凭借自己的兵力,与汉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公孙述。刘秀在信中说:“我如今忙于在东方作战,大部队都部署在那里。眼下我在西方的兵力极其薄弱,如果公孙述侵犯长安的话,我希望与将军的兵马联合在一起,这样便能与公孙述旗鼓相当了。” 

隗嚣接受了刘秀的意见,不久,他与刘秀共同出兵讨伐公孙述,结果把公孙述打得大败。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

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

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

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腹”成语,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西汉末年,奸相王莽篡位,派人各处缉拿皇室太子刘秀。刘秀当年只有十二岁,为逃避追捕,潜逃南阳。一路上王莽的追兵不断,险象环生,几次差点被擒。从而就有了“刘秀十二走南阳”的民间传说……

话说有一天王莽的追兵紧逼,把刘秀追到一片开阔的庄稼地。

刘秀心中暗自思忖:“这回完了,一片平原,无处藏身,真是天要亡我呀!

”。

情急之下,刘秀看见有一农夫正赶着马扶着犁耕地,便信口言道:“天若不亡大汉,就让这农夫一犁耕下三尺深,好让我藏身此处,躲过此劫”。

说话间,只见那马匹加速,耕犁入地,犁出了一道深深的壕沟。

刘秀纵身而入,身负薄土,隐于犁沟之中。

正在刘秀屏住呼吸,听天由命之时,王莽追兵纷纷而至,外面一片嘈杂。

追兵搜寻无果,便问农夫,不料农夫既聋又哑,无法交流。

便问田间的鸟儿,可曾看见刘秀的去向?

田里的“角角”(洪洞方言俗称,学名田鹨,像麻雀一样的鸟)叫道“犁沟儿里,犁沟儿里”;喜鹊在枝头歪着脑袋不停地叫唤“枪扎,枪扎”;王莽便下令继续搜查。

芝麻掉进针眼儿里——就在一个“巧”字,恰巧马拉着犁停在了王莽的身上,这马聪明机灵,把前蹄儿半抬着,生怕踩着刘秀。

追兵见状,便不再搜寻。

“角角”又叫“犁沟里,犁沟里”,这时有乌鸦飞过说“瞎(哈)话,瞎(哈)话”,红嘴山鸦(洪洞叫红嘴鸦娃)叫说“走了(俩),走了(俩)”,说得追兵无了主义,便继续向前追赶,一路扬长而去。

刘秀从犁沟里爬出来,便转入一个荒村。

长途跋涉和惊吓觉得十分疲惫,看见路边有有几颗树木,就斜靠着树休息,又累又渴,不经意就睡着了。

在梦中梦见自己吃到了一种仙果,又甜又解渴。

回味着仙果的美味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上落了一颗大桑葚,吃起来给梦中的仙果一样。

原来他靠着的树是一颗果实繁茂的大桑树,于是又摘了些许桑葚充饥。

人在饥寒交迫、穷途末路之时,吃到这样的美味让他神清气爽、精神大振,由此躲过了一劫。

几经磨难后,刘秀最终返回京都,登基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开启东汉的汉光武帝。

于是就对昔日落难时帮过和害过他的动植物进行了赏罚和分封。

罚“角角”(田鹨)只能穿粗布大衫,在田里安家,不能高飞远走;罚喜鹊只能穿小衫马褂,三九不得回家,三暑不能喝水,风餐露宿在枝丫;封乌鸦和红嘴山鸦穿绸挂缎,四海取食,包括祭祀贡品;封马配鞍韂,日行千里,至今马仍然爱抬起一只前蹄,生怕踏到刘秀的身体;只是怎么也想不起桑葚树的样子,赶到原地查看时又恰逢冬日,叶、实落尽,凭印象错封了椿树为王木,至今桑树仍然流出特有的水水,那便是它委屈而心酸的眼泪…

刘秀成语有:

1、差强人意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

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跟刘秀,只要刘秀没睡,他就一旁卫护不肯先睡。

偶尔输了,别人提不起劲时,他总是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

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

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既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2、反侧自安

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派大将刘秀攻打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刘秀的一些下属见王郎势大,发生动摇,和王郎勾结准备倒戈。

刘秀智勇过人,终于拿下城池,杀掉了王郎。

他从收缴的机密文书中,发现了部下写给王郎的数千封密信。

刘秀把部将召集一堂,当众把密信全部烧掉。

刘秀坦诚地说:“令反侧子自安。

”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1、“置之度外。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

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服。

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

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

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

公孙述自称蜀帝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

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

据载,当时刘秀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后来,刘秀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隗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

刘秀那句话,就是成语“置之度外”的来历。

2、“有志者事竟成。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帝(刘秀)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

常以为落落难合,久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

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

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

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

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

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

亲自带兵前来支援。

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二十八宿之一)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

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

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3“克己奉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颖阳人。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个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 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 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

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诏文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字公孙,颖川父城(今宝丰县)人,曾为王莽拒汉,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后汉书》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冯异官居征西大将军,会同大将邓禹、邓弘镇压赤眉起义军,因兵败退守渑池北礼庄寨一带,筑城坚守约期再战。

终大败赤眉于崤底。

汉光武帝闻报大喜,当即下诏嘉奖。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此而得。

5、“披荆斩棘。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六年春,异朝京师。

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

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

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公元三十年,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

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创夜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

”由于冯异,谦虚好学,所以深得人们敬仰。

6、“疾风知劲草。

”《后汉书·王霸传》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

努力!

疾风知劲草。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奔。

入伍后王霸忠心耿耿,多次打胜仗;在昆阳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

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军事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

王郎重金悬赏捉拿刘秀,形势很危急。

这时王霸的朋友们都悄悄溜走了,只剩下王霸。

刘秀对王霸说:“在颖阳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来了,真是疾风知劲草啊!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封王霸为偏将军,始终都很器重他。

7、“旗鼓相当。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东汉时期,刘秀称帝以后,仍然有一些人拥有重兵,各霸一方。

刘秀经过五年的征战,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消灭,最后只剩下了甘肃的隗嚣集团军和四川的公孙述两支军队。

后来,隗嚣也归附了刘秀。

刘秀对他比较重视,待为上宾,其用意是利用隗嚣的军队钳制公孙述的军队。

刘秀写信给隗嚣,信中说:“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长安一带侵扰,我希望将军率本部人马抵住,因将军实力与其‘旗鼓相当’。

”8、“差强人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意气自若,方整历器械,激扬士史。

(光武帝)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

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差强人意”本意是褒义词,用的久了,竟然转成贬义词了。

9、“推心置腹”出自《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

“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

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

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

同时,刘秀与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

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

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10、“得陇望蜀”出处《后汉书·岑彭传》赐岑彭等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建武八年(32年),岑彭率兵跟随光武帝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

当时,公孙述(蜀地的割据者)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弇包围在上邽。

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指西城、上邽),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11、“北道主人”出处1:《后汉书·邓晨列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

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出处2::《后汉书·耿弇列传》:“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

”不过作为成语,现在通常用“东道主”,而很少有人用北道主人,意思是一样的。

12、“敝帚千金”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这是吴汉在成都屠城后,光武愤怒指责吴汉的副将没加以劝阻。

“敝帚千金”这个词用的也不多,后人常用“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的来源,也是源自光武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13、“乐此不疲”出处:《后汉书·光武纪》: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 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另外与刘秀有关的成语典故还有:糟糠之妻(宋弘)、聚米成山(马援)、垂于竹帛(邓禹)等。

仕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

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

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

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已逸待劳’。

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

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

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

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

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311121512095ce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