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饮酒其五表达诗人归隐态度的诗句,《饮酒》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

陶渊明写《饮酒》五的时候并没有隐居,而是当时心里烦闷,借酒消愁。

所以,陶渊明是在借诗明志,后来的弃官也是因为时局动荡而不是真的看破红尘。

所以我以为表达的无奈的心情,而不是喜悦。

饮酒其五,最后两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

作者虽然自居尘世,却能保持宁静的心境,生活的悠然自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朴实无华的语言,朴素真挚的情感,是饮酒诗的特色。

饮酒诗共20首并非一时所作,大约写于作者40岁前后。内容大多是酒后的题咏,或赞美隐居的闲适,或书写对时俗的蔑视。表白自己的导向,这是第五首是陶渊明诗歌恬淡静穆风格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饮酒·结庐在人境》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饮酒其五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这首诗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原诗: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主旨: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写景的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其五》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此句表达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河污,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三重境界,分别是“忘世”、“忘我”、“忘言”。

第一种,忘世,即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说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第二种,忘我。即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体会到作者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

第三种,忘言。诗人把感情升华的感觉,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这三种境界层层深入,逐渐使主题深刻生动。诗人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遥望南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饮酒至醉之后,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

全诗情味深永。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山岚的笼罩之中,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采菊东篱。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在晚霞的辉映之下,不可分割,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308200928091a7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