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书法家有哪些著名人物的故事?五个著名书法家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1、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

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

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

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

2、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忠正刚正,名重海内。

但是因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给。

他曾写一封乞米的信给当时的李太保,表明他拙于生产,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了,现在又没米了,感到十分扰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请求救济一些米给他。

那种情况实在令人同情。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直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3、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

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

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4、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5、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首先,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研习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觉得自己书法已不错,就让老爹点评一哈。老王观小王的字少写了一点,顺手将那个点补上。

小王将写好的字送母亲看,意欲得到母亲的夸奖。 王夫人观后却说: 吾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故事虽夸张, 却说明一个问题, 要想写好书法, 必须付出巨大的辛苦与努力 。

不像今人,为追名逐利,提钱进京,拜国家书协常务级理事级等,名头下缀有大串称号的国之名门大家门下,再进入一个国级的书法圈子,如此镀金春之播种后,就开始挥镰秋收了。

其次,狂草和尚怀素 。从怀素的 《自叙帖》 可知,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长沙人,自幼出家为僧 。

有诗说: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图兔。生动的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和尚 ,酒酣兴放,笔走龙蛇 ,挥洒殆尽,意犹未足,又在粉墙素壁上驰骋笔墨, 回还聊饶相钩连,千变万化 在眼前。狂来轻世界, 醉里得真如。说的就是”颠张狂素”中的唐代狂草大家, 和尚怀素 。

怀素,以狂草书名流芳史书 。今天能看到的怀素的墨迹有 《自叙帖》《小草 千字文》《 论书帖 》《苦笋贴 》等。

怀素的草书是跟张旭徒弟邬彤学的,基本继承了张旭的风格。 所以,怀素狂草与张旭草法一脉相成, 故有”以狂继颠”之说。

据说 ,有一次怀素向颜真卿请教,颜真卿问他 :夫草书与师授之外,师自得之乎?怀素说: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 ,乃无长势,又遇壁之路 ,一一自热。颜真卿听后感慨的说 :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绝人, 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等等等。

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

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

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1、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木三分”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2、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3、颜真卿三岁丧父,一家十几口靠亲友接济。虽家道中落,但颜家仍礼孝传家。儿时,颜真卿用黄土掺水后,和成稀泥涂于墙,待黄泥稍干,他用一根短木棍,在墙面上写字。行人惊讶地问他:“何不以笔墨习字?”他答:“家贫,不忍母亲烦忧。”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1、王羲之:相传山阴有一位道士,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黄庭经》,但又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

他打听到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漂亮的大白鹅 ,在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的时候,故意赶着鹅经过。

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一群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喜欢极了,让道士开个价。

道士却说: “这么好的鹅哪能舍得卖掉。

不过先生您要是真喜欢,就给我写一本经来换。

王羲之一听,马上就答应了,当即用半天时间写好一卷《黄庭经》交给了道士。

道士如获至宝,便让王羲之把大白鹅带走了。

2、柳公权: 柳公权小时候去京城,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

他写的字龙飞凤舞,博得了围观人们的喝彩。

柳公权便向老人请教写字的秘诀。

老人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发奋练字,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3、文同:文同是宋代书画家。

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两条蛇正在互相格斗,便联想到唐代草书家张旭受到公孙大娘舞剑的启发,成为狂草大师的典故。

于是,文同就站在离蛇不远处仔细观察蛇的格斗。

他领悟到——蛇从慢慢匍匐前行到突然快速猛扑、两蛇纠缠的线路等等和毛笔在宣纸上的动静、快慢、轻重有很多相通之处。

受此启发 ,他的书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纵横起伏、气势豪迈的独特风格。

1.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换鹅帖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大白鹅,他喜欢鹅的高洁和鹅的神态,以便写字的时候运笔转腕。

传说东晋时期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想请王羲之给他抄写《道德经》,养了一批品种优良的大白鹅,坐等王羲之寻上门来,果然王羲之经过这里便走不动路了,央求道士把大白鹅卖给他,道士暗自窃喜,说要把白鹅送给他,但有个条件,就是请他抄写《道德经》,王羲之素来珍惜自己的字,但这次为了大白鹅爽快答应。

2、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卧碑三日

欧阳询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在隋朝就已声名远播,到了唐朝达到鼎盛,但他依然虚心好学。

有一次外出,在路边看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章草石碑,瞄了几眼觉得也就一般,但心中又想既是一代大家,那肯定有自己的特点,于是静下心来反复观看,发现其中奥妙,在一旁研究比划达三天三夜,这样的求知欲望,无人能及。

3.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持之以恒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从小家里穷,练字都是用黄土和水糊在墙上,用小木棍在上面写字。他师从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颜真卿弃官拜师,以为可以很快掌握书法的窍门,但张旭只是简单指点,介绍一些名帖给他临摹,或是带他云游山玩水,或是看他书写。

4.怀素(公元737年-公元799年):秃笔成冢

怀素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以狂草最为出名,有草圣之称。怀素是唐朝著名的和尚,练习书法的故事有很多,他用木盘做砚台,用木板做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字,磨完就写,写完再擦,日复一日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秃笔堆成了小山,练就一手挥洒自如的狂草。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4、柳公权

轶事典故:

致力学术

柳公权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

以笔为谏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 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1、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

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

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

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

2、著名书法家周慧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原先灵活的关节变得迟滞、酸痛,给她练习书法带来很大的障碍。

她平时写字还需要坐在特制的高凳上,写一会儿字就必须休息一下。

但是,她没有妥协放弃,反而练得更苦更勤。

3、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晋代人,他7岁开始练习书法,后在秦汉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风格,作品平和自然,奇逸豪放,是承前启后的书法家。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

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4、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

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5、欧阳询是唐代人,受晋代王羲之的影响,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书法家的长处,形成了"险劲"而"平稳"的书法风格。

6、颜真卿也是唐代人,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富于创新。

柳公权是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作品受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影响较大,风格清瘦、秀丽。

苏轼是宋代大文学家,学问渊博,书法苍劲、豪放。

他不固守于前代书法家的章法,主张"书无常法",同时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才能使书法有长。

古代书法家有很多

锺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征明……

故事:以王羲之为例

王羲之爱鹅成癖,他用字换一群鹅。

晋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鹅走起路来不急不徐;游起泳来,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

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

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

”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

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

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

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有一次写了一个大字拿给其父看,王羲之在大字下边点了一个点,然后让他拿给母亲看,王母看过说道:“我儿用尽三缸墨,只有一点像羲之”,并鼓励儿子不要气馁继续努力练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p20231004171210e5c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