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山西名人传记,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的历史人物故事?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发生在1940年8月至12月期间,主要在山西省阳泉市周边地区。这场战役中,八路军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和集中优势兵力的策略,成功打击了日军的据点和交通线,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下面介绍其中几位:

1、 王进喜:他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的一名战士,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冲杀敌阵,被誉为“***”。

2、 李云龙:他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的一名指挥官,曾率领部队在战斗中打出了一系列精彩的战斗,被誉为“战斗能手”。

3、 ***:她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的一名女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誉为“战斗女英雄”。

这些英雄人物都是在百团大战中表现出色的,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典范。

1940年,狮脑山大战中八路军的机枪阵地。百团大战中,129师在山西阳泉反击日军。

5月14日,北京,百团大战老兵刘振魁手持他从日本军官手里缴获的指挥刀。

启示录

1940年,抗战进入第四个年头,华北、华东、华中依次沦陷,中日鏖战长沙,半个中国已陷于日军的铁蹄下。

为将华北作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日军决意巩固占领,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囚笼政策”,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为粉碎“囚笼”,是年8月20日到12月5日,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指挥下,先后105个团近20万人,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向日军堡垒密布的2500公里交通干线发起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日军把这次战役称为“挖心战”,并把8月20日定为“挖心战纪念日”。

据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联合公布的《百团大战总结战绩》,此役大小战斗共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毙伤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俘虏伪军18407人。

***向八路军总部发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

抗战史专家赵延庆表示,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打乱了其战略部署,延迟了其南进的步伐。

特约顾问:山东省社科院中国抗战史专家 赵延庆

器与术

扒铁轨炼钢造***

***在自传中提到,八路军准备在8月上旬青纱帐旺盛时进行破袭,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40余万人对正太铁路、津浦铁路、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公路、车站、桥梁、隧道、涵洞、水塔和通讯线路进行破坏。

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部向参战部队下发《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指出百团大战的成果大小主要看破坏正太铁路之程度。

对于桥梁、隧道、车站、铁道的破坏方法分为爆破、毁坏、燃烧三种。爆破应以爆破技术人员及工兵部队执行,毁坏及燃烧可用一般战斗部队及多动员民众执行。

指示指出,对于铁路的破坏,主要集中多数人力毁坏之,如拆轨、挖路基、炸路、燃枕木和电线杆。

据阳泉党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破袭铁路期间,山西阳泉几乎全部的煤矿工人和部队一起,参加扒铁路的破袭战。

每当夜晚,这些埋伏的工人们便走出青纱帐,排在几十公里的铁道上,在整齐的号子声中一起使劲,把铁轨连同枕木一起掀翻。

能够被带走的铁轨会被运到后方兵工厂炼钢,制造***和地雷。工人们点燃枕木,把带不走的铁轨烧得通红,铁道工和修理工再用大锤扳手,把铁轨拧成“麻花”。工人们再陆续走入青纱帐,消失在夜色中。

93岁的刘振魁身材魁梧,精神矍铄,他从卧室取出一把军刀,在空中劈刺。

“就这样,砍死两个日本兵。”这是一把日本军官指挥刀,刀鞘虽已磨损,但刀刃锋利,闪着银白色的光。

1938年,16岁的河北栾城人刘振魁报名参加八路军,成为129师385旅769团2营7连2排3班的一名士兵。

刘振魁在第一次战斗中,奋不顾身捡起日本兵扔过来的***,再扔回去炸死了日军一名小队长,缴获了这把指挥刀。“我认得那是马尾弹,延时五秒爆炸的***。战斗结束后,首长把指挥刀作为奖励给了我。”刘振魁说。

因作战英勇,1940年,刘振魁被调到129师师长***身边当贴身警卫员。

***得知这把指挥刀的来历后,嘱咐刘振魁:“这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证据,一定要留好。”刘振魁随身佩带着这把刀,跟随***参加百团大战。

如今77年过去,刘振魁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让儿女把这把刀捐献给博物馆,“这是他们的罪证。”

【布局】

大战在即士兵发粮

1940年7月底,129师师部的发报员一片忙碌,不断进出***的驻地。

警卫员刘振魁意识到,部队要有大动作。

开拔部队每个士兵分到十斤面和小米。“平常不会分这么多这么好的粮食,肯定要打仗了。”刘振魁说。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在5000公里铁路和30000公里公路间设置了3000个据点和10000个碉堡,对根据地实施“囚笼政策”。

“这些碉堡、据点和公路、铁路,纵横交织,形同蛛网,对八路军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山东省社科院中国抗战史专家赵延庆说。

尤其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全长242公里,连接平汉、同蒲铁路,是日军在华北最重要的战略运输线。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为此,华北抗日根据地物资匮乏。从1940年3月至7月,华北抗日根据地大片区域变成游击区,“一个士兵每天只能吃到7两小米,靠野菜充饥,缺吃少穿。”刘振魁说。

日军也完全不重视八路军武装。据日军早期总结作战经验时称:“仅就战斗力而言,八路军不过是一支土匪武装”。赵延庆说。

八路军总部决定打破这种局面。

据129师参谋长李达事后回忆,1940年7月中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来到129师师部,向***、***谈了***最近准备组织发动一次破袭日军交通干线的设想,刘邓表示赞同。

1940年7月22日,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收到《百团大战预备命令》,这一命令由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下达,要求“彻底破坏正太铁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拔除沿线若干据点,较长时间切断正太线交通,打击敌之囚笼政策。”

大战即将掀开。

【掩袭】

狮脑山鏖战七昼夜

1940年8月20日22时整,战斗在晋冀鲁豫四省同时打响。

数十万埋伏在崇山峻岭间的八路军士兵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以掩护另一部分军民破袭正太铁路、津浦铁路、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

129师385旅769团和14团,受命占领狮脑山,与占据山西阳泉的日军交战。

阳泉位于正太铁路中段,是日军的重要据点,驻军是片山独立混成第4旅团部和独立步兵第15大队,另外还有500多名日本侨民。而距阳泉城仅6公里的狮脑山主峰1160米,占据了狮脑山,就可居高临下控制阳泉,卡住正太铁路的咽喉。

狮脑山战斗是百团大战第一场大规模战斗,“目的是牵制日军,掩护破袭正太铁路的军民。”385旅旅长***回忆。

8月20日当晚,阳泉下起瓢泼大雨。769团和14团约4000人,在消灭了附近西峪村矿警队后占领狮脑山,并在山上连夜构筑简易工事。

桃河,一条东西横贯阳泉的河流,如今已是阳泉市的标志性景区,许多市民在这里健身跑步。

但在1940年8月21日凌晨,数百名日本兵从桃河河滩出发,向狮脑山发起进攻。14团团长孔庆德用迫击炮反击,打退了这次进攻。

15时许,150多名日本兵绕道狮脑山右侧,欲迂回夹击八路军。但日军死伤40多人,仍未攻下狮脑山。

769团团长郑国仲回忆,八路军敌工干部在鬼子尸体上,贴上“侵略者的下场”的标语,让当地老乡抬进阳泉。

23日清晨,驻守阳泉的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长片山省太郎把日本侨民武装起来,800余人在20架飞机掩护下,向狮脑山发起进攻。

14团团长孔庆德说,当时日军还释放了毒气弹,“防御工事被炸毁后,我们只能靠弹坑做掩体。”

至8月26日,为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日军决战,鏖战七昼夜的769团和14团主动撤出狮脑山。此战共毙伤日军400余人。

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要战斗,***赞扬“守卫狮脑山的部队英勇顽强”。

如今,为铭记这场战斗,当地政府在狮脑山主峰上建起百团大战纪念碑,彭真和***亲笔题词。

【破袭】

不留一根铁轨枕木

当阳泉的日军被牵制在狮脑山时,8月25日,129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

***下令抓紧破路。

刘振魁对记者清晰背诵出当时的战斗口号,“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

129师385旅独立1团的士兵宋吉庚的任务,便是在山西武乡县一带破袭铁路。

“就是掀铁轨。”宋吉庚说,这一年他14岁,每次破袭铁路都在夜间,有战友巡逻看守,他和其他战友,找到铁轨的焊接口,卸螺丝,拆铁轨。

宋吉庚说,卸下来的铁轨会被拉到后方兵工厂炼钢,再造***和地雷,“我们撬开铁轨,日本人重新铺,他们铺,我们再撬。”

如今,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内,仍然留存着几枚八路军使用的***,这些***均产自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大部分就是铁轨制造的。”赵延庆说。

八路军总部也向各参战部队下发了《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对铁路、车站和附属设施采取搬拆、爆破、火烧、水淹的方法。

许多铁路沿线的民众、民兵和铁路员工,也参与到破路行动中。

从8月20日至9月10日的20天时间,正太铁路沿线晚上全是枕木燃烧的火光,白天烟雾弥漫,被日军视为命脉的“钢铁封锁线”瘫痪了。

如今,山西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内,一张陈列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当年抗战军民破袭铁路的场面,十几名军民在夜色中掀掉铁轨和枕木。

日军在《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记载:“总司令朱德部署的所谓百团大战,一起向我交通线与生产基地实施奇袭。在袭击正太线及北同蒲线警备部队同时,并破坏、爆破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奇袭完全出乎我军预料,损失甚大,恢复需要相当时间与大量资财。”

为扩大战果,八路军开始向铁路沿线的据点发起进攻。

【反扫荡】

八路军浴血关家垴

“百团大战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反扫荡作战”,赵延庆说。

据《文史参考》2010年报道,1940年10月份,针对交通破袭战,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约6000名群众遇害。八路军下达了反扫荡作战任务,各地军民坚壁清野,转战于崇山峻岭间。

武乡县蟠龙镇关家垴,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黄土高坡村落,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而75年前,这里曾爆发一场大战。

1940年10月底,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袭扰黄崖洞兵工厂,占领了关家垴。其随即被八路军385旅、386旅和新编第10旅等两万多人包围。10月29日,***来到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的129师师部,要求攻下关家垴。

刘振魁对新京报记者说,这一仗,师长***亲自在前线指挥。

关家垴虽只是一个小山岗,但北面是断崖陡壁,东西是陡坡,易守难攻。

10月30日凌晨,八路军特务团发起攻击。

透过师长的单筒望远镜,刘振魁看到进攻的士兵们前赴后继地倒下,“鬼子非常狡猾,挖的全是单兵工事。每个工事里只有一人,还有备用工事,很不利于我们围歼。师长心急如焚。”

负责进攻的386旅旅长陈赓按捺不住,他提出,“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打下去,代价太大,是否另选有利地形打伏击?”此建议遭亲自坐镇指挥的***反对,“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也希望部队停止攻击,另寻战机,也遭***否决。两人甚至在电话里吵起来,***要求,“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129师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授命769团团长郑国仲从土质斜坡挖地道,并逐渐推进至关家垴外围。

11月1日,1500多名日军增援关家垴,***命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在回忆录中称,关家垴是其一生中记忆深刻的恶战。但***、***认为,“实际上这一仗遏止了敌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撞的局面。”

根据八路军战报,这次战斗虽然歼灭日军400多人,大队长冈崎歉受也被击毙,但八路军也伤亡惨重。

战后清点人员时,刘振魁看到挖了100多个坟堆,“一个堆里埋十个人,特别惨哪。”如今,山西阳泉的百团大战纪念碑一侧,这些百团大战阵亡士兵的名字被铭刻于黑色大理石墙上。

山西当代楷模李月生,身残志坚,创办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帮助千余名残疾人就业,传递正能量,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指的是顾全大爷。顾全大爷年近九旬,却一直在义务支教,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他自己身患癌症,却依然坚持着教学工作,令人感动。顾全大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努力去关爱他人,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山西当代楷模是指在山西地区具有杰出贡献和杰出品德的楷模人物。这些人物包括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在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榜样。

他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崇高的品德影响着当地甚至整个社会。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努力向上,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山西当代楷模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值得社会广泛宣传和崇敬。

山西当代楷模是一位坚守初心、勇于奋斗的年轻人。

他在贫困的家庭中艰难成长,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激励更多的人,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他是山西的一面旗帜,不仅是当代楷模,更是社会的光荣。

他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让人们明白只要有勇气和坚持,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山西当代楷模是一位勤劳勇敢的优秀青年,他自幼家境贫寒,但没有被困境打倒,勇于迎难而上,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终成一家企业的成功创业者。

他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工作,帮助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实现梦想。

他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励着无数人前行。

他是山西省的一面旗帜,更是当代楷模,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好,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我无法用50字简述。我可以为你介绍山西的一位当代楷模:任月丽,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并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位:

李晓东,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创办了“爱心煤站”,为贫困户提供帮助。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山西当代的楷模。

希望这个故事能够给您一些启示。如果您需要更多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可以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当地相关人士。

山西当代楷模周小天,出身贫寒,但凭借着执着努力和坚强意志,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和慈善家。

他不仅创办多家成功实业,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家庭。周小天以自己的事迹和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成为了当地的楷模和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追求梦想,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也是山西当代楷模的典范。

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有很多,比如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妇守卫孤岛32年,将荒岛变成绿洲的故事,还有李国安扎根边疆40多年,为边防安全献出一切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山西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

山西当代楷模是指为山西省做出杰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比如,捐资助学助困帮扶的慈善家王功权,带领团队深入乡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杜宪,以及在文化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刘昌振等等。他们的故事鼓舞着山西人民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更多人为山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山西当代楷模。

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李国安、赵梦桃、李双良、申纪兰、郭俊陆、***等人的故事。其中,李国安是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当代楷模,他被授予“当代愚公”称号,成为感动全国人民的楷模。

山西当代楷模是一位勤劳、守信的农民工,他在乡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活。他在生产中勤劳务实,为人诚恳,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尊重。

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困难,一直以身作则,一直传递着正能量,成为了当地的楷模。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们投身到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抱歉,无法提供山西当代楷模的故事50字,但可以提供以下信息:

王晋刚,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备修造厂加工车间工人。从干机加工到制造“机器人”,他不断学习、实践、创新,终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位研发工程师。他主导研发的“机器人”在山西焦煤集团内部推广应用,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作出了贡献。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相关新闻报道或人物传记。

郭凤莲: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创办企业,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等代表,全国劳模。

张恩忠1939年出生于夏县大晁村。其父张天心是革命烈士。

1953年他考进了夏县中学,在结识新老师、新同学的同时,也一脚踏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

一时间,他对《家》《雷雨》《子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书籍痴迷留恋、爱不释手。

3年后,他考入运城师范,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

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他开始给学校墙报写稿子。

先是模仿别人,后来就搞点小“创作”,写首小诗、编个小故事。

1958年,张恩忠被分配到垣曲县实习一年。那个年代,大跃进的浪潮正席卷着全国。为此,县教育局要求人人都要有一个“敢想敢干”的计划。当时他刚满18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填写了要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计划。

张恩忠开始酝酿、构思起了一部反映抗战时期中条山游击队与日寇浴血奋战的长篇小说《龙岗战火》。

创作是艰难的。

为了写好这部长篇小说,夏天,他把自己关在又闷又热的小房间里看书、记笔记;冬天,他又多次冒着中条山的酷寒走访老游击队员。

那些年,他很少在夜里12点以前休息。

有时,为了一个情节,一段对话,他都要反复斟酌推敲。

两年工夫,长达40余万字的《龙岗战火》初稿完成。

在当年闻喜县召开的晋南文化现场会上,这部长篇小说被推荐到会上展览,并得到了著名作家西戎的充分肯定。

1975年,他应邀赶赴上海文艺出版社,四易其稿,《龙岗战火》终于于1979年3月正式出版,第一次就印刷了14万册,在全国发行后很快销售一空。《上海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山西农民报》都先后进行了评论和介绍。

1980年,张恩忠被调入运城地区文化局成为一名专业作家。这一时期,他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全面丰收。先后在省内外发表和出版了长篇小说《司马光传》、中篇小说《玫瑰园魔影》、长篇传记文学《侯忠义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等100余篇,发表数量达500余万字。

除此之外、他还创刊和主编了集文学艺术、民俗民情等各种内容于一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刊物《河东文化》。

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文学人才,还主编了近百万字的《河东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受到了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嘉奖。

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张恩忠无论是在师范求学,还是在山村小学任教;无论是在县文化馆任创作辅导员,还是在市群艺馆任副馆长,自始至终,初衷未改,不赶潮流,淡泊名利,凭着对文学事业的执著和坚韧,硬是拉长了他的创作“无霜期”。

2021年1月27日,入选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1、[演员]仝晓燕:1987年9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代表作品有《爱情闯进门》《爱情悠悠药草香》等。

仝晓燕,1987年9月6日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原青春美少女组合成员,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2、[画家]仝相和:1948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范县。

仝相和,男,1948年4月生,字非攻,号丹顶鹤,河南省范县人,毕业于无锡书法艺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书协理事,中国石化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濮阳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现任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书协主席、书画院院长。

3、[革命者]仝华章: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洧川县。

仝寅

明朝初年数术家,山西人,其传记见《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仝寅,字景明,安邑人。

年十二岁而瞽,乃从师学京房术,占祸福多奇中。

父清游大同,携之行塞上。

石亨为参将,颇信之,每事咨焉。

英宗北狩,遣使问还期。

筮得《乾》之初,曰:“大吉。

但繇勿用,应在渊,还而复,必失位。

然象龙也,数九也。

四近五,跃近飞。

龙在丑,丑曰赤奋若,复在午。

午色赤,午奋于丑,若,顺也,天顺之也。

其于丁,象大明也。

位于南方,火也。

寅其生,午其王,壬其合也。

至岁丁丑,月寅,日午,合于壬,帝其复辟乎?”已而悉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40323162020b5c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