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十个坚持什么时候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什么时候提出的?

2017年10月18日提出的。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坚决坚持中国***十九届六***所提出的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这是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

“十个立足”也就是“十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必须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全面提高国家安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个明确:

①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中国***是最高政治领导确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②明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明确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④明确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⑤明确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⑥明确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⑦明确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⑧明确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⑨明确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⑩明确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2、落实要坚持统一认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风雨与共,说的都是统一认识问题。只有认识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步调才能一致,才能形成合力。 三、落实要坚持围绕大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说的是做事情要有大局观念。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准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敬业爱岗,遵纪守法,不准消极怠工或无故迟到早退缺席;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不准讥讽、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不准开展有偿家教等营利性活动和收受家长财物、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或其它商品;

坚持以德修身,教书育人,不准嫌贫爱富、传播有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论;

坚持严谨治学,因材施教,不准抄袭剽窃、马虎应付、敷衍了事;

坚持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不准在校园公共场所吸烟、在课堂接打电话、讲教育教学禁忌语;

坚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不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搬弄是非、散布谣言;

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不准我行我素、拉帮结派、极端个人主义;

坚持真理,崇尚科学,不准参与赌博、迷信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

1、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大家也一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服务。

既然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摒弃传统的站在教师立场来处理学生问题的做法,代之以学会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以对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如果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处理问题,教育的过程可能就是教师极尽对学生讽刺挖苦之能事,去抽打、撕剥、伤害学生仅有的一丝尊严。

学生不但不服气,还会和教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教育的结果也多是不欢而散。

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处理问题,教师则往往能够能体会学生的难处,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和宽容,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在问题行为中省思自己的错误,通过教育行为及其教育的过程还能够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

2、关注表象与探究原因

许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执迷于表象而偏离了对事情深层原因和本质问题的关注和探究。

如在教育工作中,他们在对待学生矛盾冲突中喜欢动手打架的女学生时,往往只关注于该学生能不能认识错误,能不能向教师检讨错误并做出保证,能不能向对方赔礼道歉等有助于平息事件的表象层面。

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喜欢通过武力处理问题这一劣迹,也没有去深究学生这一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该学生在今后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做法只是给了教师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满足感,并没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就需要持有一种探究的态度来对待问题,不妨和学生一起唤醒早期记忆进而分析原因,并让学生承担打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在体验与冲突中自己教育自己,从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3、服从教师与服从规则

在许多学生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在不知觉之中总会把自己推向矛盾斗争的前沿。他们以自己的教师名号为护身符,习惯于赤膊上阵,与学生争个面红耳赤,希望学生能够屈从或服从于自己,却往往不但得不到预期效果,还使自己颜面扫地,成为恶化师生关系的***。

既然学生的问题行为发生在集体,危害于集体,所以最有发言权的也应该是集体。

作为教师,要从裁判员、审判员向协调员和规劝者的角色转变。

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不妨及时组织班级成员进行讨论:他的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违反了班级的哪条规则?应该接受什么处理?通过和学生谈行为,讲规则,论纪律,让问题行为者在集体的声讨中主动向道理、规划和制度来妥协,而不是向教师个人来妥协。

而教师在学生的论辩中还可以保持自己第三方的评说权,做一个矛盾双方的协调者和规劝者,让肇事者感受教师的期待和温存。

4、感性决断与理性思考

教育工作是一项技术活,要求从教者要理性和智慧地处理问题,杜绝发扬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的感性工作精神和育人方式。

首先,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让自己的不当言辞成为师生矛盾的发酵粉和激化因子。

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

说话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给人们美好的回忆或启迪,而不是留下心灵的伤痕。

用指责、命令和反问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往往不但不会和学生有深入的对话和沟通,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反抗、辩解和诘难,陷教师于尴尬之地。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将学生的问题行为看作是针对教师个人的态度行为,进而对学生个人品行进行轻易定性和做出结论。

如此,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为教师的情绪化态度将问题发酵,甚至教师本人还成为了问题学生的制造者。

5、愤怒暴力与温柔友善

在教育工作中,温柔友善的力量永远胜过愤怒和暴力。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强大,动辄盛气凌人,抱着一种改造学生的强大勇气来实施雷霆万钧的教育行为。

而应该化身为一个需要帮助的柔弱之躯,遇事待人和颜悦色,言谈话语如春风化雨,帮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进而获得自主发展。

在学生与自己的观点有背离的时候,也不妨先认同学生的观点和做法,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行走,在此过程中再运用“先跟后带”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挤”一下,再“挤”一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沿着老师预定的方向前行。

6、批评指责与表扬鼓励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君主进谏次数过多,就会遭到耻辱;对待朋友劝告次数过多,也会被朋友疏远。

更何况学生不是圣明的君主,也不是和教师心心相惜的朋友。

如果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或批评指责学生,而学生却不为所动或不思改悔,其实这时教师也是在自找其辱。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火种,而让它燃烧起来的是那些添柴火的人。

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会点燃他们心中愤怒、怨恨、贪婪、嫉妒、悲伤、自卑的火焰;表扬、赞美、鼓励和赏识的柴火可能会点燃他们心中和平、欢乐、希望、善良和爱的火焰。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

”而人性最深刻的原则,也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

教师要做学生善良火种的添柴人。

通过不断地鼓励和赞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现实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教师肯定什么,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学习模仿什么。

所以,教师要习惯拿起心中爱、鼓励、赞美、肯定、理解、关注的工具,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学习兴趣,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7、配合教师与配合家长

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书籍、网络、朋友等共同塑造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边界问题,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需要别人来做的。

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老师要主动将教育的对象向家长适当延伸。

让家长认识到教师其实是学生人生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支流,他只能陪伴学生一段而不是全程,所以是教师在配合家长教育学生,而不是家长在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只有家长负责任地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职责,教师才有可能全心地予以配合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8、壁垒森严与人文关怀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人文关怀的教育立场,重视通过情感激励来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进而达到无为管理的目的。

绝对不能让制度和规章变得壁垒森严、密不透风,而应当让管理充满人性,让规章制度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精神状态的啦啦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加油站。

9、注重个别与顾全大局

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是把80%的精力用在了20%的学生身上,所以显得精疲力竭,往往还不见成效或成效甚微,其实这是教师工作的一个误区。

班级里占绝大多数的基本群众被教师忽视或缺少关注,不利于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理性的教师应该具有大局意识,要善于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分配到组织好班级活动中来,通过活动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精神状态;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和中等学生的交往上来,了解她们,亲近她们,关注她们的精神成长。

“抓中间,带两头”,通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来带动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才是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无私奉献与专注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4031116021129d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