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阿诗玛的传说来自哪个民族?《阿诗玛》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故事?

是彝族的阿诗玛的传说撒尼族阿着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种山地住着草房。

他们有个勇敢的儿子阿黑,又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天空闪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诗玛。

她的名字像香草,从此美名传四方。

不知不觉长到十六岁,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干活。

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粪播种紧跟上。

阿诗玛长到十七岁,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人人看她看花了眼。

爹妈见女儿长大了,悄悄问她喜欢和谁相好。

她说:"两股水到头要淌在一起,青松和磕松从不分离。

春夏来播种,秋冬来收获,会盘田的人我才中意。

""跳起舞来笑脸开,笛子一吹百鸟来。

这样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我疼爱。

"阿着底地方的青年,都偷偷地把她恋,没事每天找她三遍,有事每天找她九遍。

黑心的财主热布巴拉,想给儿子阿支娶亲,就请海热做媒人。

"只要你给我儿讨来阿诗玛,我的谢礼大,金子随你抓,银子随你拿,山羊绵羊随你拉。

"讨厌的猴子下山来,是为了偷吃庄稼;讨厌的海热到阿着底来,是为了劝说阿诗玛。

"阿着底下边,热布马拉家,银子搭屋架,金子做砖瓦。

这样好的人家,阿诗玛该嫁了!" 阿诗玛听后气愤地说:"清水不愿和浑水在一起,我决不嫁给热布巴拉家;绵羊不愿和豺狼作伙伴,我决不嫁热布巴拉家。

"海热威胁说:"热布巴拉的话,好比石岩压着嫩树芽。

热布巴拉家要娶你,你不愿嫁也得嫁!"阿诗玛回答:"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有本事来娶!有本领来拉!"人马像黑云,地上腾黄尘,热布马拉家,厚脸来抢亲。

可爱的阿诗玛,被人往外拉。

她忍住眼泪咕:"爹呀妈呀,快叫哥哥阿黑回来吧,快叫哥哥阿黑救妹吧!"哥哥阿黑啊,他到远处放羊去啦。

一天夜里梦见家中院子被水淹,大麻蛇盘在堂屋前。

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三天三夜就赶回了家。

他一听说阿诗玛遭劫难,就呼地背起了弓和箭,跳上黄骡马,去营救亲妹阿诗玛。

马铃响来玉鸟叫,阿黑来到了热布巴拉家。

"阿诗玛,你在哪里?"阿黑的吼声震撼了大地。

阿支关起大铁门,拦住阿黑不准进。

要和阿黑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拾种,只有阿黑比赛赢,兄妹才能见得成。

对歌对唱四季鸟,阿黑越唱越有神,声音就像知了叫。

阿支脸红脖子大,声音就像癞蛤蟆。

砍树时阿黑斧头快,一斧砍下三大块;热布巴拉俩父子,两斧头砍下一小块。

接树时阿黑手头快,一连接上三大块;热布巴拉父子俩,两人接了一小块。

比赛撒种与拾种,勤劳的阿黑样样快,热布巴拉父子俩,没有胜来只有败。

热布巴拉起坏心,他把阿黑请进门,半夜要用虎伤人。

阿诗玛拿起口弦打招呼:"他们比赛比不过,今晚要放虎害哥哥。

"阿黑夜半闪在楼梯口,只等老虎冲上来,嗖嗖三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倒下地。

热布巴拉俩父子,早晨一见死老虎,吓得全身打哆嗦。

万般毒计都用过,该让妹妹见哥哥。

阿黑备马出大门,回头不见阿诗玛。

阿布巴拉变了卦,还是不放阿诗玛。

阿黑回头射三箭:一箭射在大门上,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三箭正中堂屋供桌上,整个院子都震动,热布巴拉着了慌。

全家来拔箭,箭像生了根。

五条牛来拖,也不见动半分。

只好请求阿诗玛:"阿诗玛呀阿诗玛,你家的金箭听你的话,只要你能拔出箭,一定让你转回家。

"阿诗玛喊着哥哥的名字,拔箭就像摘下花一朵。

热布巴拉打开门,阿诗玛见到了阿黑哥。

热布巴拉家心不甘,商量办法来暗算。

忽然想起十二崖子脚,央告崖神把路断。

马铃响来玉鸟叫,兄妹二人回家乡。

走到十二崖子脚,小河顷刻变大河,不尽洪水滚滚来,兄妹二人不能过。

哥哥走在前,妹妹过不了河,妹妹走在前,哥哥过不了河。

兄妹手拉手,决心一起过。

滚滚洪水起大波,可爱的阿诗玛,卷进了大漩涡。

阿黑在风雨中高声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顶,有人来回答:"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

从此以后,阿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应。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

生活在叫阿着底的地方,一个贫穷的家庭中,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因此给她起名阿诗玛。

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

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她绣花、织麻样样能。

聪明、善良、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

头人的儿子软硬兼施地阿支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

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

最后,阿诗玛回归大自然--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

扩展资料:

1、阿诗玛以民族歌曲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阿诗玛》是流传在彝族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阿诗玛这个人物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彝族人民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荧屏,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阿诗玛出自云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阿诗玛,她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诗玛植根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诗玛也是被认同的***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人物,她源于彝族的同名传统文学《阿诗玛》。彝族常用阿诗玛来称呼女孩,表达对女孩的喜爱和赞扬。

传说中,阿诗玛是穷人家的女儿,能歌善舞,受人喜爱,与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相恋并定下婚约。后来财主的儿子也想娶阿诗玛,并在被拒绝后对她威逼利诱,鞭打压迫。阿诗玛始终不屈服,战胜恶势力,变成了回声神。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性传说。

聪明、善良、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流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

       《阿诗玛》的原创用撒尼彝语演唱,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用撒尼彝语演唱的《阿诗玛》在撒尼彝区十分盛行,汉文翻译整理本和其他艺术形式演绎的《阿诗玛》问世后,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但用撒尼语演唱的《阿诗玛》在撒尼彝区却处于濒危状态,现在能用撒尼语演唱《阿诗玛》的艺人已寥寥无几。


    阿诗玛的故乡是彝族。是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中非常有名的女子名字,被人们称为“彝族女神”。阿诗玛的故事是彝族民间传说故事,由彝族人民创作,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


云南彝族

阿诗玛(Ashima)是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中非常有名的女子名字,因此被人们称为“彝族女神”。

阿诗玛所属的为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各地,以及四川、贵州等省。

彝族人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特别是在音乐、舞蹈、织绣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除了阿诗玛,彝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艺术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电影《阿诗玛》的故事原型是少数民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聪明漂亮的撒尼族姑娘阿诗玛,为逃避土司热布巴拉家的逼婚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同黑暗的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后,返回自由幸福的家乡。

在途中遭遇撒尼土司热布巴拉家放水淹堵,溺水遇害后的阿诗玛,化为石林县石林风景区中的一尊石峰,可阿诗玛的声音却在石林中回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31225154808b65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