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北宋王朝有哪些贤惠的皇后?北宋的皇后,大权在握的皇后——畸形的北宋

皇后,伴随着皇帝而出现的一个称呼,一同治理天下的人物,皇帝负责治理天下,关乎民生社稷,而皇后负责总理六宫,替皇帝稳定好后方,还有稳固朝廷勋贵的家中妇女,所以说一般来说,晋升有功之臣的母亲,夫人都是皇后下旨,而且皇后是母仪天下,地位尊崇,生下的长子基本都是太子,甚至有人会说皇后就是古代女子最高地位的象征,其实不然,皇帝上面有太上皇少之又少,但是皇后吗,上面有太后,太皇太后,这一个个等级森严,注定后宫的不平凡,所以说,后宫的争斗,并不弱于朝堂的斗争,而北宋,恰恰是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特殊就特殊在基本每个皇后都有日后临朝称制的特权,也就意味着皇后位置的重要性,其他的朝代都会避免这种情况,而北宋,没有,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宋临朝称制的开始,宋真宗赵恒曾有过三个皇后,最宠爱的也是最后的皇后是刘皇后,在赵恒突然驾崩后,看着年幼的宋仁宗赵祯,刘皇后临朝称制,当然,这不是顺顺利利的,但是当时的宰相丁谓是依附于刘皇后的,再加上天子年幼,多番操作之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就出现了,刘太后在位期间虽然说是大权独揽,但是还相对克制,再加上她母族没什么人,对国家影响力不大,甚至还把丁谓放逐,这对朝廷还是有好处的,所以他死后,并没有和吕后一样遭到清算,还是和仁宗的生母李宸妃一样以皇后的礼仪安葬,可以说是善终,但是却给北宋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刘皇后没有庞大的外戚,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呢?开国勋贵呢?他们的女儿作为皇后呢?北宋的朝廷并没有对这种情况加以制止,一方面是复杂的政治斗争,让文臣意识到孤儿寡母更有利于他们维护统治,治理天下,因为一个听话的皇帝,才是北宋士大夫愿意看到的皇帝,另外一方面,就是仁宗的软弱,这位皇帝号称仁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其实就是性格懦弱,遇上强势的大臣,就是主弱臣强。

而且仁宗没有子嗣,皇后是曹皇后,于是就把宗室子弟当成养子,仁宗在位期间还好说,仁宗去世后,曹太后继续临朝称制,这就引起了英宗的不满,加上有些朝臣挑唆,最终英宗和曹太后爆发了争端,在首辅韩琦等人帮助下,年幼的英宗战胜了曹太后,取得了这场礼仪之争的胜利,把自己的生父赵允让带进了皇陵,同时让曹太后撤帘还政,年幼的英宗掌握了大权,这一看好像是皇帝战胜了太后,但是背后是什么?是宰辅支持,是北宋文臣之首,欧阳修和韩琦选择了支持英宗,他们决定着走向,最终他们的劝说让曹太后选择低头,原因不是他们想让英宗亲政,而在于曹太后是勋贵,开国将军曹彬的孙女,是将门和文臣敌对,英宗的皇后是有名的高皇后,英宗去世后,宋神宗继位,年轻的神宗野心勃勃,开始了变法,这并不顺利。

王安石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而又不能变通,很快变法遭受了高太后和向皇后的反对,神宗自己坚持的心思也并不强烈,后来在征伐西夏失利后,神宗匆匆去世,爆发了大规模动乱,蔡京妄图武力夺取政权,威胁首辅,最终高太后稳定了朝局,确定了哲宗为下一任天子,然后临朝称制,这时候后宫不仅有高太皇太后,还有向太后,可以说是两家外戚,高太后废除了新法,任用司马光等人为宰辅,自然得到了朝臣的支持,很快就稳固了政权,哲宗在不断长大,但是直到高太后去世后,哲宗才得以亲政,这时候的向太后就没有临朝称制的机会,所以哲宗没有子嗣,而且英年早逝,这里面同样是矛盾重重,哲宗去世后,向太后得以临朝称制,扶持端王为宋徽宗,也是把持朝政多年,才还政,所以北宋末年,向家是外戚之首。

甚至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南宋,哲宗废除掉的孟皇后在南宋依旧被尊为太后,可以说,太后这个“职务”贯穿了宋朝的始末,最后的南宋也是出了很多太后,一方面不得不感慨北宋皇帝的短命,另一方面就是权利的争斗了。

太后想要临朝称制可不仅仅是一句新帝年幼就可以做到的,君不见皇帝的命令都能被大臣反驳,何况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后临朝,只能说是,太后获得了文官集团的认可,和文官集团达成了妥协,君不见曹太后,就因为立场问题不仅输掉了礼仪,而且还被迫撤帘。

所以说,北宋的问题在于主弱臣强,外戚,勋贵,都比不上团结一致的文官集团,仁宗时期想要处死一个犯罪的文官,遭受了满朝大臣的反对,甚至刻字都不被允许,只能流放,试着想想,这样的环境下,没有文臣的允许,一个女人怎么可能短暂的掌握朝政大权?每一位太后都会有倚重的宰辅,刘太后前期的丁谓,后期的曹得利,曹太后就没有文臣支持,之后的高太后有司马光,而向太后有章淳,所以有人在朝堂替他们说话,才得以达成妥协,相比之下宋朝的宗室就很差劲了,就算是赵匡胤的嫡系子孙,有名的八贤王在刘太后时期也只能装疯卖傻,隐忍多年后向仁宗告状也被文臣轻易掩盖,最后不得不给刘太后一个完美的结局,之后在北宋政治上,很少出现宗室子弟的身影,有也是皇帝的子嗣活动,为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

所以说,北宋士大夫与皇族共治天下不是一句空话,是每一任皇帝证明的实际,在涉及文官利益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需要退让,给予士大夫相应的尊重,所以说,北宋是科举最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富庶的时代,正是因为文臣的强势,所以也是一个武力被压抑的时代,又正好处在民族多元的时候,最终导致了落魄的下场,只能说,无奈之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21118090007a543.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