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读《杨绛传》有感,《杨绛传》读后感——对杨绛影响最大的人

我对于杨绛先生的了解,大多都只是停留在那句:“你的烦恼主要是因为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剩下的,可能只剩下她是钱钟书的爱人,是《我们仨》的作者。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央北的《杨绛传》。

这次买来《杨绛传》,其实也只是个偶然的机会——某东大活动,而我突然想读一些人物传记而已。而这本书,也只是我随手选择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央北,是个青年写作者,并不太出名,应该是专门写传记的学者。已经写过仓央嘉措、徐志摩等人物了。我手中的这版,是2017年4月第一版的,一共是13万字,很好读。

读完这本书,了解了整个她的生命历程,心中满满地都是赞叹与感动。

赞叹于她坚韧而不屈的生命力,感动于她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乐观与淡然。

对杨绛先生影响最大的人,我想这个人肯定是她的父亲。

杨绛先生出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杨荫杭是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律师,他自小就是个学霸,曾先后考入北洋公学、南洋公学,还去美国、日本留过学,做过《申报》的编辑,当过江苏的高管。

杨荫杭是一个典型的有知识分子情怀的人,还是个还是个刚正不阿,满骨子正气的主儿。

拥有这样一个父亲,对杨绛的人生影响是巨大的,包括杨绛先生一生酷爱学习、废寝忘食地与书相伴,包括杨绛先生解放后能拒绝国民党的盛情邀请,而选择留下来新中国的“做坐冷板凳”,也包括在动荡的年代,杨绛先生能饱含一颗永远追求公正、正直的强大内心,即使遇到问题和磨难,都能坚强的去面对。

杨荫杭对妻子也是满怀爱恋。1937年开始,日寇越发猖獗,上海沦陷后,又对苏州展开轮番的轰炸,而此时杨绛的母亲身患恶性疟疾,高烧不退,还没有来得及撤出香山,杨荫杭之妻就过世了,死在了战火到来的前夜。

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葬礼,没有守灵,只有杨荫杭用几袋大米换来了一具棺材,匆匆地将就将爱妻下葬。当时就连墓碑都没有立下。

杨荫杭在荒野失声痛哭,那个陪了自己半辈子的人,就这样走了,去了,消失了。自此,在尘世间杨荫杭就少了一半的心安与灵魂。

而没有给妻子立碑这件事情对于杨荫杭来说,他从不曾忘记,时时刻刻挂念着妻子的棺木还未安葬,1945年春,又在灵岩山买了一处公墓,又亲自去香山寻那下葬的地方,寻回妻子的棺椁。

在那段民不聊生,日寇嚣张的岁月,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安全的,但是杨荫杭就这样,着着便衣,摘掉眼镜,装作难民的样子在那里寻找,终于在香山上寻得,重新上漆之后安葬了妻子,了却了一桩心事。

父亲在杨绛心中是正义、公正和伟岸的代表。特别是对母亲的念念恋恋,我想也一定是在杨绛心中埋下了“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种子。

她与钱钟书一路互相扶持,互相支持的感情,早就有人在上演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21004163012c0c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