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北朝十六国,北朝和16国是同时的吗?

北朝开始于公元386年北魏的建立,十六国是304年~439年这段时间,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十六国结束。

所以北朝和16国不是同时的,但有一小段时间交叉

不是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其中三个不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第一个北燕是由汉人建立的。北燕的建立者是汉人冯跋。

第二个汉族政权,前凉的建立者名叫张轨。

第三个汉族政权,西凉的建立者名叫李暠,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

东晋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南朝(420-589)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386-581)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

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

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动的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

1、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2、高平陵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3、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4、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因该事件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

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5、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

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朝帝王世系一览表

南北朝时间为公元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大混乱时期。其中,北朝开始为386年-581年,南朝开始为420年-589年,史学界一般以南朝刘宋代东晋(420)为南北朝起点。

北魏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他是十六国时期代国(东北割据国家)的后裔,趁前秦淝水之战失利后,重建国家,后称北魏。北魏是北朝第一个国家,后经历多年战争,于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形成南北对立。

北魏386年-534年,享国148年,共16位皇帝(在皇帝位上的,不包括后面追加)。

从年龄来看,16位皇帝平均年龄不足25岁,可见北魏皇室寿命较短。其中,有9位皇帝被自家臣子弑杀,可见北魏皇权实在不稳。另外,有5位英年病逝,1位被太后毒杀,1位(皇太女)下落不明。

从血缘关系来看,宣武帝元恪前,基本都属于长子接任,随后便因权臣随意废立,至少有5位是权臣拥立。

东魏、北齐

东魏

北魏灭亡后,分裂为东西魏。东魏历时17年,仅有元善见1位皇帝,且被权臣高欢控制,高欢死后,禅位于其子高洋,后高洋毒杀元善见,称北齐。

北齐

北齐享国28年,历经7位皇帝。其中,开国皇帝高洋比较有文治武功,但后期也比较暴虐。其中仅高演英年早逝,开国皇帝高洋与武成帝高湛(胞弟)为好就好色挖空身体虚弱而死,另外均被杀。

从年龄来看,7位皇帝年龄平均不足25岁,没有长久在位的皇帝。

另外,高洋及其兄弟有4人为皇帝,可见兄终弟及的权力比较普遍。(鲜卑族)

西魏、 北周

西魏

西魏535年-556年,享国22年,历经3帝。为北魏权臣宇文泰拥立的元宝炬所建立,西魏权力一直处于宇文家族,皇帝从未有过真正的权力,由其死因即可看出。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享国24年,历经5帝。北周为宇文家族建立,继承了西魏政权。其中,除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间长,并且统一北方外,有3帝被杀,1位好酒色去世。

从年龄来看,平均年龄仅为22岁。

十六国中战斗力最强大的就是前秦。

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16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共计44年。

前秦注重教育建设,文教和礼乐均为16国之最,并出现各界大家,前秦的汉化改革有效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延续与民族融合,并为后秦,北朝的汉化改革打下基础。

1、北魏

2、北周

3、西魏

4、北齐

5、南陈

6、南梁

军事实力的话应为北魏,具体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首先国土面积大,而且当时汉化程度还很低,胡人的野性存在的还是很大,且名将很多,拓跋焘自己就是。其余如东魏高欢时期、南朝的宋、梁,则由于国土、将领、政治方针等等原因,军事方面总有许多问题,这从他们的几次战役可以看得出。

而西魏(北周)的成功则主要托北齐腐败的政治、吏治等等,本身军事实力远不如太武时期强大。

而文化方面,毫无疑问,南朝梁,首先皇帝萧衍就是一个大文学家,他年轻时的朋友都是当世鼎鼎有名的文豪,有沈约、谢朓等人。其次他本人也重视文教,重用文人,所以梁朝的文化绝对首屈一指。

整体实力北朝强南朝弱。

一北魏,二北周,三北齐四东魏,五西魏其次宋齐梁陈。北方的朝代军事实实力整体强力,以胡人,鲜卑族统治为主,汉人大量南迁,统治中心南移。

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大同迁到洛阳后,加强汉化,增进民族大一统,国力更加强大。

南朝整体实力较弱,名将不多,处于防御状态,但文化程度很高,出现偏安南方,相对稳定,形成南北对峙。

十六国”史称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从公元304年巴氐族李雄建立成汉和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

“十六国”之后,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它起源于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结束于隋朝消灭陈国。虽然,在这一时期政权迭起,朝代时有更替,但从总体上来说,南方和北方长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因此,人们把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这其中,南朝包括四个政权: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而北朝则包括了五个政权,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晋书》奉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资治通鉴》则奉南朝为正统。

南北朝北方北魏第一,一统北方,南方五朝刘宋实力最强。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灭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304082104093325sg.html

为您推荐